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厦门—南昌海铁联运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5 17:47
   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了21世纪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它强调企业着重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业务外包的方式,通过核心企业集成企业内外部资源,以信息技术为纽带形成供应链,以达到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敏捷程度,满足客户快速多变的需求。多式联运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具有手续简便,单证简单化、标准化,货物运输安全、快速,成本低廉的优势,是未来内陆地区进行国际贸易运输的一种趋势。 厦门港为了实施建设成为东南沿海区域性枢纽港口的战略,从2005年开始,以港务集团作为经营主体开展赣厦海铁联运,厦门外代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作为其子公司实际开展了南昌—厦门的海铁联运经营。 本文从企业微观运营角度,以厦门外代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经营的南昌—厦门的海铁联运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厦门港发展海铁联运的必要性,介绍了海铁联运的现状,南昌海铁联运市场竞争状况,总结了海铁联运经营过程中碰到的主要外部问题;同时,介绍了外代国运经营厦门—南昌海铁联运的运作模式和业务流程,以供应链管理思想分析了目前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上的全程海铁联运新模式,运作管理过程和经营效果评价方法,以期助益于厦门外代国运解决海铁项目的经营问题。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552;F532
【部分图文】:

业务过程,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出版社


第一章绪论间的障碍,并适当地改变企业的结构和文化,同时在企业之间建立统一一致的运作模式或体制,解决业务流程和结构上存在的障碍。在合作伙伴评价和选择阶段,总成本和利i闰的分配、文化兼容性、财务稳定性、合作伙伴的能力和定位(自然地理位置分布)、管理的兼容性等将影响合作关系的建立。必须增加与合作的联系,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如产品、工艺、组织、企业文化等),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到了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建立的实质阶段,需要进行期望和需求分析,相互之间需要紧密合作,加强信息共享,相互进行技术交流和提供设计支持。在实施阶段,相互之间的信任最为重要,良好愿望、柔性、解决矛盾冲突的技能、业绩评价、有效的技术方法和资源支持等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生;;中国快速消费品供应链效率有待提升[J];运输经理世界;2011年06期

2 张诚;;我国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罗博文;;浅谈供应链管理在铁路运输中的运用[J];企业导报;2011年09期

4 李敏;;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煤炭港口发展新思路[J];中国港口;2011年08期

5 于洪彬;;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制造业供应链规划与评价[J];江苏科技信息;2005年S1期

6 李腾;毕玉;;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的模型设计与实现[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09期

7 史国红;;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山西建筑;2011年27期

8 吴非;;供应商管理:企业“节流”的武器——访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物资处处长付小江[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年30期

9 徐廷学;陈红;周东君;党承;;基于SOM网络的军事供应链绩效评估[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艾勇;;用供应链管理理论提升铁路物资供应的快速响应能力[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俊峰;不确定性条件下供应链管理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王玖河;港口企业供应链的结构分析与优化[D];燕山大学;2007年

3 申文;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计划模型与决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杨丽伟;供应链企业协同自主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廖燕;供应链管理中RFID应用价值评估与采纳扩散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刘刚;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交易费用与决策优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叶春;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信息技术与模型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朱九龙;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南水北调水量控制与水资源分配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黄伟建;多Agent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李美燕;基于商品性质的多级配送系统的库存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剑波;厦门—南昌海铁联运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唐斌;供应链企业合作的博弈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路庆忠;石化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及系统设计[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4 乔熹;辽宁省盘锦鼎翔集团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5 蒋飞箭;KMHK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6 滕军;包钢原燃料采购供应链管理模式创建[D];内蒙古大学;2004年

7 聂敏杰;层次分析法在FAG公司供应商选择决策中的应用[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8 张蕾;循环取货方式的实践与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朱泽;基于VMI的成品油库存优化及系统开发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林海松;面向我国中小企业的全球化供应链计划、组织与控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85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85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a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