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与公路货运系统协调状态及演进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7 05:55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协调发展的战略对货运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同为陆上交通的公路货运和铁路货运,作为我国当前最为主要的货运方式,其协调程度和演进趋势无疑将对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协调发展铁路和公路货运,使两种运输方式既能各展所长、又能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我国未来交通运输体系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系统论的相关原理,对我国铁路与公路货运系统的总体协调状态、具体协调程度以及协调演进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分析了铁路与公路货运系统发展的有利政策及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从运输线路、货运车辆以及货运周转等角度对其协调状态进行了总体度量。其次,在对协调状态进行总体度量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铁路与公路货运之间的具体协调程度,对两者协调程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再次,将协调程度引入两者协调演进的数学模型中,分析了铁路与公路货运协调演进的趋势以及协调程度对其演进趋势的影响。最后,在综合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与公路货运协调发展的策略。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灰...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的问题及问题边界
1.2.1 协调的内涵
1.2.2 问题的提出及边界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系统论
2.1.1 系统论原理
2.1.2 灰色系统理论
2.2 协调程度及协调演进的数学模型
2.2.1 DEA在协调程度计算中的应用
2.2.3 协调演进的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2.3 小结
3. 铁路与公路货运系统协调现状研究
3.1 铁路与公路货运协调的有利政策
3.1.1 铁路货运发展的有利政策
3.1.2 公路货运发展的有利政策
3.1.3 协调发展的有利政策
3.2 铁路与公路货运协调的制约因素
3.3 基于灰色系统模型的协调状态总体度量
4. 铁路与公路货运系统协调程度及演进趋势研究
4.1 协调的具体程度
4.1.1 指标选取原则及指标设置
4.1.2 协调的具体程度计算及分析
4.2 协调演进的数学模型
4.3 协调程度对演进趋势的影响
5 铁路与公路货运协调发展的策略
5.1 铁路货运发展策略
5.2 公路货运发展策略
5.3 铁路与公路货运综合协调策略
6.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的优化衔接[J]. 王雪波,胡建平,陈立东.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21)
[2]基于DEA模型有效性排序的供应商评价[J]. 左小明,李从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3]铁路提速后,我省道路客运行业应有的思考和对策[J]. 蔡振标. 河北企业. 2007(11)
[4]铁路提速对道路运输企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J]. 田庆稳,方华. 交通企业管理. 2007(06)
[5]基于公铁协调发展的陆上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分析及应用[J]. 田园,付惠敏,张淼琳. 交通与运输(学术版). 2006(01)
[6]中国综合交通各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 熊崇俊,宁宣熙,潘颖莉. 系统工程. 2006(06)
[7]关于公路、铁路协调发展评价指标的探讨[J]. 李明捷,沈士军,王迎. 交通标准化. 2006(05)
[8]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研究[J]. 武旭,胡思继,崔艳萍,马叶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9]资源型区域协同发展评价研究[J]. 穆东,杜志平. 中国软科学. 2005(05)
[10]系统协同发展程度的DEA评价研究[J]. 穆东,杜志平.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5(04)
博士论文
[1]我国综合交通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 熊崇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2]基于复杂性的企业协同竞争机制研究[D]. 李振华.天津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基于DEA的我国铁路运营绩效研究[D]. 刘玲.西南交通大学 2008
[2]基于DEA的铁路与公路运输的协调性研究[D]. 蔡博.西南交通大学 2007
[3]运输通道公铁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 付慧敏.长安大学 2006
[4]第四方物流的协同机制研究[D]. 孙浩然.重庆大学 2006
[5]综合运输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 王孝坤.长安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53793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的问题及问题边界
1.2.1 协调的内涵
1.2.2 问题的提出及边界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系统论
2.1.1 系统论原理
2.1.2 灰色系统理论
2.2 协调程度及协调演进的数学模型
2.2.1 DEA在协调程度计算中的应用
2.2.3 协调演进的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2.3 小结
3. 铁路与公路货运系统协调现状研究
3.1 铁路与公路货运协调的有利政策
3.1.1 铁路货运发展的有利政策
3.1.2 公路货运发展的有利政策
3.1.3 协调发展的有利政策
3.2 铁路与公路货运协调的制约因素
3.3 基于灰色系统模型的协调状态总体度量
4. 铁路与公路货运系统协调程度及演进趋势研究
4.1 协调的具体程度
4.1.1 指标选取原则及指标设置
4.1.2 协调的具体程度计算及分析
4.2 协调演进的数学模型
4.3 协调程度对演进趋势的影响
5 铁路与公路货运协调发展的策略
5.1 铁路货运发展策略
5.2 公路货运发展策略
5.3 铁路与公路货运综合协调策略
6.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的优化衔接[J]. 王雪波,胡建平,陈立东.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21)
[2]基于DEA模型有效性排序的供应商评价[J]. 左小明,李从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3]铁路提速后,我省道路客运行业应有的思考和对策[J]. 蔡振标. 河北企业. 2007(11)
[4]铁路提速对道路运输企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J]. 田庆稳,方华. 交通企业管理. 2007(06)
[5]基于公铁协调发展的陆上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分析及应用[J]. 田园,付惠敏,张淼琳. 交通与运输(学术版). 2006(01)
[6]中国综合交通各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 熊崇俊,宁宣熙,潘颖莉. 系统工程. 2006(06)
[7]关于公路、铁路协调发展评价指标的探讨[J]. 李明捷,沈士军,王迎. 交通标准化. 2006(05)
[8]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研究[J]. 武旭,胡思继,崔艳萍,马叶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9]资源型区域协同发展评价研究[J]. 穆东,杜志平. 中国软科学. 2005(05)
[10]系统协同发展程度的DEA评价研究[J]. 穆东,杜志平.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5(04)
博士论文
[1]我国综合交通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 熊崇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2]基于复杂性的企业协同竞争机制研究[D]. 李振华.天津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基于DEA的我国铁路运营绩效研究[D]. 刘玲.西南交通大学 2008
[2]基于DEA的铁路与公路运输的协调性研究[D]. 蔡博.西南交通大学 2007
[3]运输通道公铁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 付慧敏.长安大学 2006
[4]第四方物流的协同机制研究[D]. 孙浩然.重庆大学 2006
[5]综合运输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 王孝坤.长安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53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05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