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1-04-29 07:44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认可。随着我国各省市政府及企业对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不断重视,理论界也随之加强了对物流园区规划理论及方法的研究。科学的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有利于营建现代物流的环境,发挥整体效益,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和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铁路作为社会物流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其良好的运营过程对社会大物流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因此,铁路运输业能否以运输物流一体化为方向,改革铁路运作方式和服务理念,尽早构建现代铁路物流园区,不仅关系到铁路自身的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国物流业的大发展。本文首先通过国内外物流园区规划与方案评价的综述研究,对物流与物流园区、铁路物流与铁路物流园区进行了概述,从物流与物流园区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入于,综合考虑铁路本身所具有的即“基础设施”、“大动脉”、“大众化”大特性,分析了铁路物流园区的形成机理,概括了铁路物流园区的概念及特性,并明确了铁路物流园区与其他一般物流园区的不同之处。其次,依照物流园区规划的MSFLB“五步曲”规划方法论探讨物流园区规划内容,包括:铁路物流园区目标...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物流园区规划文献综述
1.3.2 方案评价文献综述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物流园区及铁路物流园区概述
2.1 物流与物流园区
2.1.1 物流的概念及分类
2.1.2 物流园区的概念及分类
2.2 铁路物流与铁路物流园区
2.2.1 铁路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2.2.2 铁路物流园区形成机理分析
2.2.3 铁路物流园区的概念及分类
2.3 铁路物流园区特性分析
2.3.1 铁路物流园区的特性
2.3.2 铁路物流园区与一般物流园区的不同点
2.3.3 铁路物流园区与铁路货运站比较分析
第3章 铁路物流园区规划体系分析
3.1 铁路物流园区规划的技术路线
3.2 铁路物流园区发展环境及物流需求分析
3.2.1 发展环境分析
3.2.2 物流量分析及预测
3.3 铁路物流园区的目标定位
3.4 铁路物流园区总体规划与设计
3.4.1 选址规划
3.4.2 用地规划
3.4.3 功能规划
3.4.4 布局设计
3.5 铁路物流园区经营管理分析
第4章 铁路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研究
4.1 铁路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4.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4 评价指标数据的量化与标准化
4.2 铁路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评价方法研究
4.2.1 评价方法概述
4.2.2 评价方法的分析
4.2.3 评价方法的选择
4.3 铁路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综合模糊评价步骤
4.3.1 建立因素集与评语集
4.3.2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权重
4.3.3 一级模糊评判
4.3.4 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4.3.5 规划方案排序方法
第5章 山东省高密市铁运物流园区规划与评价实证研究
5.1 高密市铁运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
5.1.1 需求及发展环境分析
5.1.2 总体规划及运营发展规划
5.2 规划设计方案模糊综合评价
5.2.1 确定因素集、评语集
5.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2.3 进行一级模糊评判
5.2.4 进行二级模糊评判
5.2.5 方案优劣排序
5.2.6 实例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 陆添超,康凯.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9(22)
[2]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综合模型对ABC分类法的改进[J]. 酒小涛,徐琪. 物流科技. 2009(10)
[3]城市铁路物流园区选址规划方法[J]. 张晓东,潘华,万涛. 城市交通. 2009(05)
[4]铁路物流中心绩效的模糊综合评判[J]. 姜庆国,王立海,杨学春. 森林工程. 2009(01)
[5]物流园区内部功能区布局方法[J]. 马成林,毛海军,李旭宏.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8(06)
[6]铁路物流园区及货运量预测问题分析[J]. 杨杰,翁振松,孟羽中. 综合运输. 2008(01)
[7]物流园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夏纯欢. 商场现代化. 2007(34)
[8]基于三角模糊数和一种新标度层次分析法的物流园区规划的综合评价[J]. 杨茂盛,王秀芝. 物流科技. 2007(11)
[9]铁路物流发展模型预测[J]. 王均平,王东梁,付永军. 物流科技. 2007(11)
[10]物流中心选址的动态评价方法研究[J]. 王健,余政峰. 公路交通科技. 2007(10)
硕士论文
[1]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问题研究[D]. 万涛.北京交通大学 2009
[2]铁路物流中心规划方法与实例研究[D]. 张咏.西南交通大学 2008
[3]基于产业结构理论的物流园区规模与结构的研究[D]. 李大颖.北京交通大学 2007
[4]我国港口物流水平的系统评价与分析[D]. 张建兵.大连海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67137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物流园区规划文献综述
1.3.2 方案评价文献综述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物流园区及铁路物流园区概述
2.1 物流与物流园区
2.1.1 物流的概念及分类
2.1.2 物流园区的概念及分类
2.2 铁路物流与铁路物流园区
2.2.1 铁路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2.2.2 铁路物流园区形成机理分析
2.2.3 铁路物流园区的概念及分类
2.3 铁路物流园区特性分析
2.3.1 铁路物流园区的特性
2.3.2 铁路物流园区与一般物流园区的不同点
2.3.3 铁路物流园区与铁路货运站比较分析
第3章 铁路物流园区规划体系分析
3.1 铁路物流园区规划的技术路线
3.2 铁路物流园区发展环境及物流需求分析
3.2.1 发展环境分析
3.2.2 物流量分析及预测
3.3 铁路物流园区的目标定位
3.4 铁路物流园区总体规划与设计
3.4.1 选址规划
3.4.2 用地规划
3.4.3 功能规划
3.4.4 布局设计
3.5 铁路物流园区经营管理分析
第4章 铁路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研究
4.1 铁路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4.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4 评价指标数据的量化与标准化
4.2 铁路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评价方法研究
4.2.1 评价方法概述
4.2.2 评价方法的分析
4.2.3 评价方法的选择
4.3 铁路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综合模糊评价步骤
4.3.1 建立因素集与评语集
4.3.2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权重
4.3.3 一级模糊评判
4.3.4 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4.3.5 规划方案排序方法
第5章 山东省高密市铁运物流园区规划与评价实证研究
5.1 高密市铁运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
5.1.1 需求及发展环境分析
5.1.2 总体规划及运营发展规划
5.2 规划设计方案模糊综合评价
5.2.1 确定因素集、评语集
5.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2.3 进行一级模糊评判
5.2.4 进行二级模糊评判
5.2.5 方案优劣排序
5.2.6 实例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 陆添超,康凯.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9(22)
[2]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综合模型对ABC分类法的改进[J]. 酒小涛,徐琪. 物流科技. 2009(10)
[3]城市铁路物流园区选址规划方法[J]. 张晓东,潘华,万涛. 城市交通. 2009(05)
[4]铁路物流中心绩效的模糊综合评判[J]. 姜庆国,王立海,杨学春. 森林工程. 2009(01)
[5]物流园区内部功能区布局方法[J]. 马成林,毛海军,李旭宏.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8(06)
[6]铁路物流园区及货运量预测问题分析[J]. 杨杰,翁振松,孟羽中. 综合运输. 2008(01)
[7]物流园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夏纯欢. 商场现代化. 2007(34)
[8]基于三角模糊数和一种新标度层次分析法的物流园区规划的综合评价[J]. 杨茂盛,王秀芝. 物流科技. 2007(11)
[9]铁路物流发展模型预测[J]. 王均平,王东梁,付永军. 物流科技. 2007(11)
[10]物流中心选址的动态评价方法研究[J]. 王健,余政峰. 公路交通科技. 2007(10)
硕士论文
[1]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问题研究[D]. 万涛.北京交通大学 2009
[2]铁路物流中心规划方法与实例研究[D]. 张咏.西南交通大学 2008
[3]基于产业结构理论的物流园区规模与结构的研究[D]. 李大颖.北京交通大学 2007
[4]我国港口物流水平的系统评价与分析[D]. 张建兵.大连海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67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167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