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大连为例

发布时间:2017-04-24 03:09

  本文关键词: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大连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及相应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大连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动态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大连港口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港口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港口物流的两个衡量指标港口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港口吞吐量对经济增长和集装箱吞吐量的方差贡献率分别大于集装箱吞吐量对经济增长和港口吞吐量的方差贡献率,经济增长对港口物流的方差贡献率则较低。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港口物流 城市经济 VAR模型 大连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94、41101114)
【分类号】:F552.7;F259.27;F299.27;F224
【正文快照】: 0引言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1]。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安筱鹏,韩增林,杨荫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演化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J];地理研究;2000年04期

2 许继琴;港口城市成长的理论与实证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04期

3 安筱鹏,韩增林;关于建设我国北方集装箱枢纽港问题的思考[J];人文地理;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卫,王建军,彭涛,苏燕羚;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历史演变与趋势[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4期

2 王成金;金凤君;;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3 王成金;金凤君;;中国海上集装箱运输的组织网络研究[J];地理科学;2006年04期

4 韩增林,安筱鹏,王利,王成金,王丽华,李亚军;中国国际集装箱运输网络的布局与优化[J];地理学报;2002年04期

5 曹有挥,曹卫东,金世胜,李海建,王黎明;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形成演化机理[J];地理学报;2003年03期

6 张耀光,崔立军;辽宁区域海洋经济布局机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3期

7 王成金;于良;;世界集装箱港的形成演化及与国际贸易的耦合机制[J];地理研究;2007年03期

8 赵建军;青岛物流产业发展的空间竞争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2期

9 李学工;任伟;;国外港口物流发展的趋势、特征及启示[J];港口科技;2007年02期

10 李晓娜,韩增林;大连市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对临港工业的拉动作用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封学军;祁晓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机理研究——以福建省为案例[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吴静;;天津现代化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封学军;祁晓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机理研究——以福建省为案例[A];中国航海学会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陈怡星;陈烨;石永洪;;飞地型临港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模式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日良;;论宁波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位与作用[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增林;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形成机制与布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传胜;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资源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0年

3 张萍;港城互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魏众;集装箱码头物流作业系统集成优化调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孙玉峰;日照港大宗散货物流系统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舒洪峰;集装箱港口发展动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7 王列辉;区位优势与自我增强[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鸿丽;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与区域经济关系及港口群合理定位的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2 刘丽宁;我国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3 徐莉;洋山港区建设与长三角产业带发展关系的研究分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4 可娜;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付立红;大连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思考[D];清华大学;2004年

6 林克;电力物资企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孙域梁;大连湾水产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8 谢丹;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9 刘旭;青岛港口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陶娜;现代港口投资效益的国民经济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家文;信息时代城市结构变迁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1999年04期

2 韩增林,李亚军,王利;城市物流园区及配送中心布局规划研究——以大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为例[J];地理科学;2003年05期

3 宋伟;杨卡;;民用航空机场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6年06期

4 吕拉昌,阎小培;现代物流经济与经济地理学[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2期

5 方远平,阎小培;19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中心城市服务业特征与趋势比较研究——以北京、上海与广州为例[J];经济地理;2004年05期

6 封学军,严以新;港口物流企业在价格战中的策略选择[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7 赵鹏军,吕斌;港口经济及其地域空间作用:对鹿特丹港的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2005年05期

8 陈雯,周诚君;传统物流到供应链管理——兼论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二级城市物流中心配置[J];唯实;2002年05期

9 赵坚,杨轶;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年02期

10 刘耀彬,宋学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怀宇;;东盟六国港口物流国家标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0年10期

2 翟希东;;港口物流实验室建设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7期

3 陈艳;陈艳;;福建省港口物流的发展[J];物流科技;2011年07期

4 朱丹;;以港口物流推进闽台物流产业的合作发展[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年17期

5 潘晓莎;;高职院校《港口物流管理》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8期

6 张雨琴;;我国港口集疏运系统发展现状与优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06期

7 金贞花;安国山;;港口物流行业关系营销研究述评[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谢锦男;;港口物流行业的数据挖掘与辅助决策系统设计[J];中国储运;2011年08期

9 本刊特约记者;;王任祥教授:致力于港口物流发展研究和人才培养[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1年07期

10 元晓鹏;;世界先进港口物流的发展理念及主要措施分析——以欧美、日本、香港等港口为例[J];港口经济;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德馨;;坚持自主创新,走中国港口物流快速发展之路[A];物流工程三十年技术创新发展之道[C];2010年

2 ;第二篇 港口物流经济[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孙亮;;第四代港口新概念和中国港口物流发展趋势[A];2009年苏浙闽沪航海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9年

4 孙云潭;袁淑秀;;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加快构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性物流中心[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杨赞;刘颖;;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发展我国港口物流[A];港航企业发展与资本市场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关腾飞;;浅谈港口物流的发展[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盘名德;;防城港打造环北部湾港口物流中心的SWOT分析及对策[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包起帆;;现代港口物流科技创新与实践[A];自主创新 实现物流工程的持续与科学发展——第八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廷;王国华;;现代物流对港口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A];自主创新 实现物流工程的持续与科学发展——第八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珊;;国外主枢纽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及启示[A];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选[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建华;港口物流需要“内外兼修”[N];国际商报;2008年

2 中国物流学会会员、国际注册高级物流师 王凌峰;上海口岸三年磨一剑告别“星期五现象”[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璐;港口物流:肩负起货通天下的重任[N];经济日报;2009年

4 记者 谭大跃;区港共建做大做强港口物流[N];深圳特区报;2009年

5 郑强平 记者 刘兴;共建区域通道 畅通港口物流[N];南昌日报;2009年

6 中国物流学会会员、国际注册高级物流师 王凌峰;探索港口物流与陆地结合的创新模式[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7 汕头港务集团物流公司 余琼云;努力打造区域港口物流中心[N];汕头日报;2009年

8 记者方雪萍;丰立集团做大港口物流业务[N];中国冶金报;2009年

9 本报驻粤记者 陈国雄;港口物流成为肇庆经济增长“第四极”[N];中国水运报;2009年

10 市发改委 赵永金;推进港口物流建设 带动市域经济增长[N];黄冈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新龙;港口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刘秀国;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港口物流绩效评价及预警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刘明辉;腹地型港口物流系统节点设施规划布局与运作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继良;港口物流系统竞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蒋永雷;区域产业转移形态及其对港口物流系统的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陈洁;基于风险辨识的港口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与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孙玉峰;日照港大宗散货物流系统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莫宝民;基于供应链的港口物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高鹏;港口物流网络系统的建模及作业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宁;港口运营结构优化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羽珈;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港口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靳长青;大连港口物流的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3 李志成;港口物流中心发展战略的情景规划[D];天津大学;2010年

4 陈雷;连云港港口物流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白满元;港口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邓萍;港口物流与腹地区域经济相关性测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范永辉;武汉市港口物流发展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郭坚强;港口物流服务研究——兼论上海港物流中心的建设[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9 鞠宏志;辽宁省港口物流园区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10 陈潇霏;港口物流市场竞争优势成因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大连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3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23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0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