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清末民初安徽铁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0 00:27
  近代中国,铁路作为一种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而来。在列强一再强取中国铁路权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逐渐觉醒。20世纪初,收回路权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各地响应号召。此背景下,安徽绅商创立了商办铁路公司,拉开了近代安徽铁路筹建的序幕。此后,安徽人民为修筑铁路做出不懈努力,为安徽近代化的进程画上浓重一笔。本文主要论述20世纪前二十年安徽铁路筹议、筹建与建设的过程,分为清末和民初两个时期段。对清末商办铁路的筹建、津浦铁路安徽段的建设、津浦铁路对皖北沿线地区的影响、民初安徽铁路的筹建以及期间安徽人民与西方列强争夺本省路权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安徽铁路发展中的线路趋向问题,文章将安徽铁路线路归纳为腹地线和省际联络线,从自然地理区位、社会经济条件、政治外交格局三个角度指出趋向形成的原因,明确铁路建设与地方的互动关系,得出区域历史规定性对线路趋向作用的一般规律,以期为现实服务。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清末安徽商办铁路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 安徽商办铁路公司的成立
        一、 安徽铁路公司创办的背景
        二、 安徽铁路公司成立始末
    第二节 芜广铁路的筹建与建设
        一、 芜广筑路资金的筹集
        二、 铁路工程的建设
        三、 芜广铁路的终止
第二章 清末安徽官办铁路的筹建和建设——以津浦铁路为例
    第一节 津浦铁路安徽段的筹建
        一、 津浦铁路的缘起
        二、 津浦铁路改线过皖
    第二节 津浦铁路安徽段的建设
        一、 铁路工程的开展
        二、 淮河铁路大桥的建设
    第三节 津浦铁路与安徽经济社会
        一、 津浦铁路建设对皖北的影响
        二、 津浦通车推动沿线地区的商品化
        三、 津浦铁路与近代蚌埠的发展
第三章 民国初年安徽铁路的筹议、筹建与建设
    第一节 皖路收归国有和民间创设铁路的要求
        一、 皖路收归国有
        二、 安徽农商团体筹建安正、安颖铁路
        三、 安徽轻便铁路的建设
    第二节 安徽铁路权益的纠葛
        一、 强筑浦信铁路的落空
        二、 宁湘铁路的收束
    第三节 民国时期有关安徽铁路的规划
        一、 北洋政府规划安徽铁路
        二、 孙中山筹议的安徽铁路
第四章 清末民初安徽铁路的线路趋向
    第一节 安徽铁路筹建和建设中的线路趋向
        一、 安徽腹地线的议建
        二、 省际联络线的筹议
    第二节 影响近代安徽线路趋向的因素
        一、 自然地理区位
        二、 社会经济条件
        三、 政治外交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孙中山的铁路梦[J]. 威廉·端纳.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0(05)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商人阶层的崛起[J]. 杨松涛,王彦章.  学术交流. 2010(04)
[3]皖江地区铁路交通发展历史与机遇[J]. 黄华平.  铜陵学院学报. 2010(01)
[4]试论晚清的商办铁路政策[J]. 孙自俭.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08)
[5]铁路与淮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社会变迁(1908-1937)[J]. 秦熠.  安徽史学. 2008(03)
[6]近年来安徽近代交通史研究综述[J]. 王艳红.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3)
[7]近代中国铁路建设延误原因探析[J]. 尹铁.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01)
[8]简评清末商办铁路[J]. 纪丕霞,赵永厚,姜兴美.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9]试论我国近代铁路公司的兴起[J]. 金前文.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2001(01)
[10]铁路对近代中国城市化的作用探析[J]. 姜益,徐精鹏.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辑). 2000(07)

博士论文
[1]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D]. 张晓芳.复旦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抗战时期湖南铁路建设研究[D]. 李声满.湘潭大学 2008
[2]近代江苏铁路交通研究[D]. 仲一虎.扬州大学 2008
[3]清末福建商办铁路研究[D]. 许东涛.苏州大学 2007
[4]近代安徽铁路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D]. 廖德明.安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71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371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3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