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东北东部铁路与海洋红港建设背景下的东北铁路货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1 15:52
  东北拥有丰富的矿产、术材、煤炭等自然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布局在东北三省的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工业发展也发展良好。东北地区的丰富资源和经济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来加强物流环节,流通速度过慢、物流成本过高是东北物流所存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东三省在地图犹如一个倒三角,东西方向的铁路线路众多,南北方向却只有沿着东北西部的哈大线贯穿全区,运力吃紧极大的限制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整个东北东部在南北方向上缺少了联系,这就使得东北东部铁路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而海洋红港的建设也将与大连港和营口港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港口与铁路的建设将使得东北的物流运作更加顺畅。文章首先以东北地区的铁路和港口为基础,先建立了整个东北地区的货物运输网络,通过对东三省9个节点城市的和3个港口的选取,构建OD矩阵,在利用GIS软件计算出了货运的最短路径,分析了货物的走形线路。其次,利用东三省的GDP、外贸进出口额、铁路总货运量、运营里程等定量的数据,对东北地区节点城市的铁路至港货运量进行了预测。最后,利用GIS软件可以计算出每个节点城市的货运里程、OD矩阵...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东北东部铁路与海洋红港建设背景下的东北铁路货运研究


现有铁路运输状况

东北三省,运输网络


为此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收集和处理大量的区域地理空信息[2’一22]。一个描述东北东部铁路的货物运输网络,Gls的作用非常重要,描述目标对象的基本属性,还可以显示节点在空间上的位置及状况。在输入了得到的信息之后。利用GIS就可以对这些大批、运算和查询,其结果更是可以图形的形式来表现。所要研究的是东北地区铁路货运,对此,本文参考了中国地图大庆、哈尔滨、牡月一江(黑龙江省),长春、吉林、通化、延阳市(辽宁省)这9个城市做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据此画出了路网现状及主要港口(大连港、营口港),由于本文研究的是物运输,所以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铁路货运。省现有铁路网如下图所示:

运输网络


图3.2未来完善后的运输网络Fig.3.2FuturetransportationnetworkofthenortheastIS介绍及其交通应用信息系统(Geogaphic玩formationSystem或oeo一informationsy又称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GIS可以信息快速的收集起来。现如今,可以很方便的从网上查询的电子一,通过电子点图,我们可以快速知道到目标区域的交通线路是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查找公交线路、可以了解某一区域并茂的表现方式对我们的一记忆、理解帮助很大。可以想象,利用数据、定位数据等分析一定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结管理、决策问题[23]。Gls的基本框架如图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遗传算法的烟草配送车路径优化问题[J]. 叶安新.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1(04)
[2]基于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的铁路货运量预测[J]. 王治.  计算机仿真. 2010(12)
[3]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铁路货运量预测研究[J]. 刘志高,兰洪杰,王瑞江.  物流技术. 2010(Z1)
[4]蚁群算法解决有时间窗的车辆优化调度问题研究[J]. 王海星,王德占,申金升.  物流技术. 2006(11)
[5]一种求解时变网络下多式联运最短路的算法[J]. 魏航,李军,刘凝子.  中国管理科学. 2006(04)
[6]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在公交线网规划中的应用[J]. 阎利军,左志,杨忠振.  交通与计算机. 2006(02)
[7]基于BP网络的铁路货运量预测[J]. 郭栋栋,王喜富.  铁道货运. 2006(02)
[8]期望效用理论的发展[J]. 郭文英.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5(05)
[9]GIS中最短路径的算法研究与仿真[J]. 王凌,段江涛,王保保.  计算机仿真. 2005(01)
[10]基于人工免疫算法和蚁群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J]. 胡纯德,祝延军,高随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34)

博士论文
[1]随机库存—运输联合优化问题研究[D]. 袁庆达.西南交通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建设技术经济分析[D]. 盛莉.西南交通大学 2009
[2]集装箱多式联运政策与技术评价模型研究[D]. 左志.大连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75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375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1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