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客运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0 23:53
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2008年经过调整后,计划到2020年将形成由客运专线、城际客运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组成的快速客运网络。该网络规模达5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该网络在运输组织、客运管理、市场需要、旅客需求、服务水平等方面相比目前状况将发生巨大变化。随之,作为客运组织重要内容的开行方案编制的理念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在新的路网条件下,设计满足旅客需求并且经济合理的列车开行方案,对快速客运线网的成功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对快速客运网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其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理论以及与既有线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的不同之处;通过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形成开行方案编制的关键理念,制定开行方案编制策略和优化原则;研究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方法、多目标优化模型和优化算法,最终形成直达和中转合理组配的开行方案,为我国快速客运网的建设和运营组织决策提供关键理论与方法。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对我国快速客运网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快速客运网有别于既有铁路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的基本理论,包括开行方案编制的需求和内容、...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和内容安排
1.6 本章小结
2 快速客运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分析
2.1 快速客运网线路特性分析
2.1.1 快速客运网的概念
2.1.2 快速客运网线路的基本类型
2.1.3 不同线路的技术经济特性
2.2 快速客运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统一编制的意义
2.3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需求和内容
2.4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影响因素
2.5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原则
2.6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过程
2.7 本章小结
3 快速客运网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分析
3.1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3.1.1 铁路运输产品的服务属性
3.1.2 旅客自身特性
3.2 快速客运网旅客的出行需求分析
3.2.1 旅客选择行为调查
3.2.2 旅客选择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3.3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模型
3.3.1 非集计模型
3.3.2 高速列车旅客的选择行为模型
3.3.3 旅客对高频率列车换乘模式及直达列车的选择行为模型
3.3.4 小结
3.4 本章小结
4 快速客运网节点等级划分与客流的输送模式研究
4.1 快速客运网节点等级划分
4.1.1 快速客运网客运节点的划分依据
4.1.2 基于聚类分析的客运节点划分方法
4.1.3 快速客运网客运节点划分方案
4.1.4 各等级客运节点间的旅客列车开行原则
4.2 快速客运网客流的输送模式
4.2.1 客运专线与既有线的合理分工
4.2.2 客运专线本线客流输送方式
4.2.3 跨线客流输送方式
4.3 本章小结
5 快速客运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方法研究
5.1 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策略
5.2 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初始方案编制
5.2.1 旅客列车运行区段的确定
5.2.2 旅客列车种类与开行对数的确定
5.2.3 旅客列车停站方案的确定
5.3 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方法
5.3.1 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
5.3.2 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算法
5.4 本章小结
6 京沪客运专线及相关铁路网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实例研究
6.1 区域路网客运通道基本情况分析
6.2 区域客运通道分工方案分析
6.3 区域客运通道客流输送模式分析
6.4 区域路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计算
6.4.1 旅客列车运行区段的确定
6.4.2 计算列车开行对数及等级
6.5 区域路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与调整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及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TOPSIS的出行方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J]. 王爽,赵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9(02)
[2]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分析[J]. 赵钢,彭其渊.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8(06)
[3]基于弹性需求的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J]. 史峰,周文梁,陈彦,邓连波. 铁道学报. 2008(03)
[4]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经济效益评价系统的开发[J]. 李剑,刘会林.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8(05)
[5]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思路综述[J]. 闫海峰,董守清,李群仁.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8(05)
[6]高速客运列车开行模式选择分析[J]. 赵峰,聂磊. 综合运输. 2008(05)
[7]国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特点分析[J]. 聂磊,廉文彬. 中国铁路. 2008(02)
[8]城际列车开行方案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分析[J]. 徐行方,程赟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9]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规划调整研究[J]. 赵长江,李群仁.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7(12)
[10]基于假设意向调查数据的铁路客运专线客流预测方法研究[J]. 王英男,张喜.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7(11)
博士论文
[1]基于周期化运行的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和运行图研究[D]. 汪波.北京交通大学 2008
[2]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D]. 邓连波.中南大学 2007
[3]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研究[D]. 孙全欣.北京交通大学 2007
[4]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 何宇强.北京交通大学 2006
[5]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主要技术经济问题研究[D]. 刘万明.西南交通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客运专线高速客车开行方案的计算与评价[D]. 冯枫.北京交通大学 2007
[2]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经济效益评价研究及其计算机实现[D]. 陶思宇.华东交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08336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和内容安排
1.6 本章小结
2 快速客运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分析
2.1 快速客运网线路特性分析
2.1.1 快速客运网的概念
2.1.2 快速客运网线路的基本类型
2.1.3 不同线路的技术经济特性
2.2 快速客运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统一编制的意义
2.3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需求和内容
2.4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影响因素
2.5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原则
2.6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过程
2.7 本章小结
3 快速客运网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分析
3.1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3.1.1 铁路运输产品的服务属性
3.1.2 旅客自身特性
3.2 快速客运网旅客的出行需求分析
3.2.1 旅客选择行为调查
3.2.2 旅客选择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3.3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模型
3.3.1 非集计模型
3.3.2 高速列车旅客的选择行为模型
3.3.3 旅客对高频率列车换乘模式及直达列车的选择行为模型
3.3.4 小结
3.4 本章小结
4 快速客运网节点等级划分与客流的输送模式研究
4.1 快速客运网节点等级划分
4.1.1 快速客运网客运节点的划分依据
4.1.2 基于聚类分析的客运节点划分方法
4.1.3 快速客运网客运节点划分方案
4.1.4 各等级客运节点间的旅客列车开行原则
4.2 快速客运网客流的输送模式
4.2.1 客运专线与既有线的合理分工
4.2.2 客运专线本线客流输送方式
4.2.3 跨线客流输送方式
4.3 本章小结
5 快速客运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方法研究
5.1 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策略
5.2 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初始方案编制
5.2.1 旅客列车运行区段的确定
5.2.2 旅客列车种类与开行对数的确定
5.2.3 旅客列车停站方案的确定
5.3 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方法
5.3.1 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
5.3.2 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算法
5.4 本章小结
6 京沪客运专线及相关铁路网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实例研究
6.1 区域路网客运通道基本情况分析
6.2 区域客运通道分工方案分析
6.3 区域客运通道客流输送模式分析
6.4 区域路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计算
6.4.1 旅客列车运行区段的确定
6.4.2 计算列车开行对数及等级
6.5 区域路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与调整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及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TOPSIS的出行方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J]. 王爽,赵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9(02)
[2]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分析[J]. 赵钢,彭其渊.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8(06)
[3]基于弹性需求的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J]. 史峰,周文梁,陈彦,邓连波. 铁道学报. 2008(03)
[4]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经济效益评价系统的开发[J]. 李剑,刘会林.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8(05)
[5]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思路综述[J]. 闫海峰,董守清,李群仁.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8(05)
[6]高速客运列车开行模式选择分析[J]. 赵峰,聂磊. 综合运输. 2008(05)
[7]国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特点分析[J]. 聂磊,廉文彬. 中国铁路. 2008(02)
[8]城际列车开行方案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分析[J]. 徐行方,程赟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9]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规划调整研究[J]. 赵长江,李群仁.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7(12)
[10]基于假设意向调查数据的铁路客运专线客流预测方法研究[J]. 王英男,张喜.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7(11)
博士论文
[1]基于周期化运行的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和运行图研究[D]. 汪波.北京交通大学 2008
[2]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D]. 邓连波.中南大学 2007
[3]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研究[D]. 孙全欣.北京交通大学 2007
[4]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 何宇强.北京交通大学 2006
[5]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主要技术经济问题研究[D]. 刘万明.西南交通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客运专线高速客车开行方案的计算与评价[D]. 冯枫.北京交通大学 2007
[2]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经济效益评价研究及其计算机实现[D]. 陶思宇.华东交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08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508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