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江苏多式联运集聚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31 20:12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战略背景下,通过分析江苏沿江地区多式联运集聚发展现状特征和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调整运输结构政策和长三角多式联运一体化发展需求,提出江苏多式联运集聚区发展目标定位,从立足全省、服务国家、面向国际等视角,提出集聚区发展策略,构建多式联运创新服务体系,更好地支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文章来源】:综合运输. 2020,42(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江苏多式联运集聚发展分析


江苏沿江地区已建成多式联运枢纽

多式联运,港区


建设一体化的港口设施,完善港口布局,重点建设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南京长江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太仓集装箱干线港、南通长江经济带集装箱新出海口“一区三港”。加强大型联运泊位建设,推进龙潭港区、太仓港区、通海港区等重点港区5~20万t级泊位建设。建设一体化的铁路设施,推进沪通铁路建设和宁启、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实施铁路进港区、进园区工程,近期实现龙潭、太仓、通州湾等重点港区疏港铁路建设,远期建设常州、镇江、扬州等沿江港口以及无锡内河港疏港铁路,实现沿江重点港区疏港铁路全覆盖。建设一体化的航空枢纽设施,强化核心机场的功能作用,加快推进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门户枢纽建设,规划建设第三跑道,高标准完成T1航站楼改扩建。提升硕放、兴东区域中心机场功能,加强公路等集疏运体系建设,积极承接上海两场航空货运服务转移,更好地服务长三角高效性的物流需求[6]。(2)集聚分工协作的物流企业体系

江苏,产业带,沪宁,海洋


围绕沿江、沿海、沿沪宁三大交通通道,目前业已形成了三大产业带。一是沿沪宁发展带,由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地组成,初步形成了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二是沿江产业带,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沿江集聚,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物流等基础产业带,逐步向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迈进。三是沿海产业带,围绕深水港口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新能源、造船、物流等为主的临港产业为基础,以海洋食品、海产品加工、海洋化工、海洋医药等为主的海洋产业为特色发展的沿海产业带。(3)结构调整,多式联运围绕核心枢纽集聚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苏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协同学的视角[J]. 蒋阳,沈于.  中国商论. 2019(18)
[2]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和路径选择[J]. 陆月星,张仁开.  科学发展. 2019(09)
[3]江苏打造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集聚区[J]. 汪祝君.  综合运输. 2018(05)
[4]江苏省中欧班列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 汪祝君.  综合运输. 2018(02)



本文编号:3560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560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d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