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西安市交通新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2-01-26 12:11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使我国的能源与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节约石油资源,改善汽车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开发和推广使用新型清洁能源汽车,实现汽车能源多元化新格局,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据世界燃气汽车协会资料,2005年,全世界74个国家共有燃气汽车1415万辆,其中,CNGV515万辆,LPGV900万辆,CNG加气站12000座,小型CNG加气机(家用)10000多台;乙醇汽车500万辆。本文结合国家“863”项目——“西安市交通新能源中长期规划”,首先对现阶段国内外汽车能源的发展状况、技术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交通新能源的多元化道路势在必行;其次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交通新能源的概念,并分析比较了各种交通新能源的优势、劣势及发展前景;讨论了陕西省及西安市的各种新能源汽车、各种配套设施的使用现状、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并利用灰色理论模型预测了西安市未来几年的天然气汽车的保有量,最后通过影响因素分析、政策扶持以及多元化产品发展,提出了适合西安市的汽车工业和社会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促进了西安市未来几年的交通新能源多元化的健康、科学、快速...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际交通能源现状
        1.1.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主要能源数据对比
    1.2 我国交通能源形势及问题
        1.2.1 现有种类能源无法支撑中国巨量汽车保有量的发展
        1.2.2 中国无法承受巨量汽车发展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1.2.3 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
        1.2.4 我国天然气资源及其开发潜力
    1.3 价格居高不下的交通能源
    1.4 我国能源现状
    1.5 我国新能源技术现状
    1.6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1.6.1 能源动力系统转型是大势所趋
        1.6.2 西安能源多元化的势在必行
第二章 各种交通新能源技术特征分析
    2.1 新能源的概念
    2.2 交通新能源素质的分析方法
    2.3 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
    2.4 甲醇
    2.5 二甲醚
    2.6 生物燃料
        2.6.1 乙醇
        2.6.2 生物柴油
    2.7 电能
    2.8 氢气
第三章 陕西省及西安市交通新能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CNG 和LNG
        3.1.1 陕西省天然气概况
        3.1.2 西安市加气站现状
    3.2 甲醇
    3.3 生物燃料(生物柴油)
    3.4 二甲醚
第四章 西安市交通新能源的规划预测
    4.1 各种预测模型
        4.1.1 基于回归分析法的预测模型
        4.1.2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法的预测模型
        4.1.3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模型
    4.2 预测模型的选择
    4.3 天然气汽车预测
    4.4 加气站预测
    4.5 结论
第五章 西安市交通新能源中长期发展思路与目标
    5.1 稳步发展CNG 汽车
    5.2 试运行LNG 汽车
    5.3 示范电动汽车
    5.4 推广甲醇燃料
    5.5 示范生物柴油
    5.6 试验二甲醚汽车
第六章 实现持续发展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6.1 发展对策
        6.1.1 配套政策
        6.1.2 循序渐进的推广实施
        6.1.3 建立发展新能源的管理机构和人才队伍
        6.1.4 技术路线
        6.1.5 社会意识
    6.2 发展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甲醚生产工艺技术进展[J]. 康举,韩利华,梁英华.  河北化工. 2007(11)
[2]陕西省人口总量时间序列的ARIMA模型[J]. 闫树熙,张巧卫.  榆林学院学报. 2007(06)
[3]关于中国汽车新能源的展望[J]. 文岩.  汽车工业研究. 2007(08)
[4]生物燃料的发展前景[J]. 张淑华.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7(07)
[5]国内液化天然气汽车实施经验与示范作用[J]. 刘叶贵,罗东晓.  天然气工业. 2007(06)
[6]2006年主要能源价格情况及2007年走势分析[J]. 陈灵广.  中国经贸导刊. 2007(06)
[7]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 2007(03)
[8]我国液化天然气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 黄帆.  天然气技术. 2007(01)
[9]二甲醚——替代能源中的新军[J]. 吕学珍.  上海煤气. 2007(01)
[10]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 周冬.  中国环保产业. 2007(01)

博士论文
[1]几个预测方法及模型的研究[D]. 唐万梅.内蒙古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灰色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D]. 尹逊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
[2]汽车能源多元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研究[D]. 王晓丽.吉林大学 2006
[3]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D]. 肖润谋.长安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610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610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0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