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新形势下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18 21:00
  集装箱多式联运对区域经济具有服务和支撑作用,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也是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港口是多式联运的重要节点,特别是国际多式联运的必经环节。所以,在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变,国家新政策的影响,天津港发展环境的改变等新形势下,对我国北方第一大港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变得尤为必要。天津港如何应对危险,把握机遇,就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由集装箱多式联运和无水港的相关概念谈到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结合天津港面临的新形势及其影响,剖析了新形势下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存在的众多问题,创建了基于无水港的集装箱多式联运优化模型,把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最小作为目标,在广义成本与运输时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总成本最低,并提出根据不同客户制定运价的新方法,然后用一个算例证明理论研究结果,最后就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2章 集装箱多式联运概述
    2.1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有关概念
        2.1.1 集装箱多式联运涵义及特征
        2.1.2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
        2.1.3 集装箱多式联运优越性
        2.1.4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的影响因素
    2.2 无水港
        2.2.1 无水港的概念
        2.2.2 无水港的功能
        2.2.3 无水港在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作用
第3章 新形势下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分析
    3.1 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
        3.1.1 天津港的集装箱班列运输现状
        3.1.2 天津港的腹地现状
        3.1.3 天津港的无水港发展现状
        3.1.4 天津港的自身政策现状
    3.2 天津港面临的新形势及其对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影响
        3.2.1 新宏观环境
        3.2.2 国家新政策环境
        3.2.3 天津港新发展环境
    3.3 新形势下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必要性
    3.4 新形势下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
        3.4.1 集装箱班列与海洋运输缺乏有效衔接的问题
        3.4.2 集装箱班列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
        3.4.3 多式联运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
        3.4.4 不同箱源互通互融问题
        3.4.5 船公司在内陆地区的营销网络不健全问题
        3.4.6 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单位监管政策的问题
        3.4.7 铁路内部的衔接与配合问题
第4章 基于无水港的多式联运网络的成本优化模型
    4.1 模型的介绍
        4.1.1 类轴辐射网络
        4.1.2 模型的说明
    4.2 模型的建立
        4.2.1 模型的思路
        4.2.2 模型的假设及符号说明
        4.2.3 成本函数
    4.3 模型的应用
第5章 发展天津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策略建议
    5.1 加大揽货力度
        5.1.1 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吸引货源、挖掘货源
        5.1.2 建立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协调机制
        5.1.3 加快无水港建设,开发内陆腹地货源
        5.1.4 加大内贸集装箱运输力度,大力发展集装箱班列运输
    5.2 提高港口服务水平
        5.2.1 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路、港、航的合力作用
        5.2.2 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5.2.3 采用灵活的运价机制和费用政策
    5.3 资本运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式联运的最短时间路径-运输费用模型研究[J]. 魏众,申金升,黄爱玲,张智文,石定寰.  中国工程科学. 2006(08)
[2]优化多式联运问题的一种广义最短路方法研究[J]. 张运河,林柏梁,梁栋,高红艳.  铁道学报. 2006(04)
[3]国际多式联运线路选择的方法研究[J]. 苏印,李铁柱.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6(02)
[4]构筑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 促进港口物流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J]. 靳志宏.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 2006(02)
[5]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装卸与运输一体化优化问题[J]. 靳志宏,朴惠淑,杨华龙.  系统工程. 2005(11)
[6]一种多式联运网络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化模式[J]. 王涛,王刚.  中国工程科学. 2005(10)
[7]铁路枢纽内部集装箱货流输送方案的研究[J]. 赵楠,严余松,户佐安.  铁道货运. 2004(02)
[8]一种多式联运网络的最优分配模式研究[J]. 张建勇,郭耀煌.  铁道学报. 2002(04)
[9]中国国际集装箱运输网络的布局与优化[J]. 韩增林,安筱鹏,王利,王成金,王丽华,李亚军.  地理学报. 2002(04)
[10]多式联运的形式及其特征分析[J]. 孙家庆.  集装箱化. 2002(03)

硕士论文
[1]集装箱多式联运策略研究[D]. 戴恩勇.武汉理工大学 2005
[2]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协调性分析与研究[D]. 周鑫.上海海事大学 2004
[3]东北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发展分析[D]. 高媛丽.大连海事大学 2004
[4]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协调问题的研究[D]. 张为峰.上海海运学院 2002



本文编号:3646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646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2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