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级差效益的高速公路合理收费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2 20:44
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已经步入了快车道,高速公路在带给人们舒适、方便的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导致某些地区乱收费现象严重,给社会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另外,高速公路之所以如此快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多渠道的融资方式,特别是特许经营方式的出现,为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科学、合理地制定适合新形势下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结合交通部课题项目从高速公路实行收费的源泉级差效益出发,对高速公路的合理收费标准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文论证了高速公路实行收费的必然性,然后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费率变化的各个因素。根据影响方式的不同,将影响因素分为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两个方面,为建立级差效益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本文针对高速公路级差效益分享理论模型的难点分享度的确定展开了研究,在以往对级差效益的研究实践中分享度的确定大多采用世界银行专家给出的建议区间,这样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尤其是不同地区差异性较大情况下,更显得无所适从。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分享度的确定提出更加科学的方法。为此,本文在对比目前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特点,选取模糊层次分...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高速公路收费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实行高速公路收费的必然性
1.3.1 符合经济学原理
1.3.2 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1.3.3 协同社会进步的需要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小结
第二章 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影响因素分析
2.1 直接影响因素
2.1.1 收费目的
2.1.2 收费交通量
2.1.3 高速公路运营成本
2.1.4 高速公路级差效益
2.1.5 投资规模和结构
2.1.6 通行车辆
2.1.7 收费期限
2.2 间接影响因素
2.2.1 区域经济发展
2.2.2 利率
2.2.3 环境成本
2.2.4 科技进步
2.2.5 公路网络布局与运输结构
2.3 小结
第三章 高速公路级差效益改进模型
3.1 级差效益理论提出
3.2 级差效益分类
3.3 级差效益改进模型建立
3.3.1 降低运输成本效益(B1)
3.3.2 节约时间的效益(B2)
3.3.3 提高舒适度的效益(B3)
3.3.4 提高交通安全效益(B4)
3.3.5 降低货损的效益(B5)
3.3.6 缩短里程的效益(B6)
3.3.7 总效益测算模型建立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高速公路级差效益最优分享度模型
4.1 综合评价方法评价
4.1.1 数据包络分析法
4.1.2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4.1.3 灰色综合评价法
4.1.4 模糊综合评价法
4.1.5 层次分析法
4.1.6 评价方法选择
4.2 模糊层次分析法
4.2.1 层次分析法基础介绍
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基础介绍
4.2.3 模糊层次分析法理论
4.3 高速公路级差效益最优分享度模型建立
4.3.1 建立层次结构
4.3.2 评价指标的量化
4.3.3 建立综合评判矩阵的集合
4.3.4 建立相对优属度矩阵
4.3.5 确定评价因素权重向量
4.3.6 模糊综合评价
4.4 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测算模型
5.1 收费定价方法比较
5.2 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模型介绍
5.2.1 趋势交通量预测
5.2.2 转移交通量预测
5.2.3 诱增交通量预测
5.3 车型划分与换算系数确定
5.3.1 车型划分
5.3.2 车辆当量换算系数
5.4 收费系数的确定
5.5 基于级差效益的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模型的建立
5.5.1 标准车收费费率模型
5.5.2 分车型收费费率测算模型
5.5.3 分车型收费费率的调整
5.6 小结
第六章 实例分析
6.1 概述
6.2 交通量预测
6.3 级差效益的测算
6.3.1 降低运输成本的效益
6.3.2 节约时间的效益
6.3.3 提高舒适度的效益
6.3.4 提高交通安全的效益
6.3.5 降低货损的效益
6.3.6 缩短里程的效益
6.3.7 总级差效益
6.4 最优分享度的确定
6.4.1 指标量化
6.4.2 确定指标权重
6.4.3 建立相对优属度矩阵
6.4.4 确定最优方案
6.5 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测算
6.6 模型有效性的验证
6.7 优化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的措施和建议
6.8 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79920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高速公路收费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实行高速公路收费的必然性
1.3.1 符合经济学原理
1.3.2 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1.3.3 协同社会进步的需要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小结
第二章 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影响因素分析
2.1 直接影响因素
2.1.1 收费目的
2.1.2 收费交通量
2.1.3 高速公路运营成本
2.1.4 高速公路级差效益
2.1.5 投资规模和结构
2.1.6 通行车辆
2.1.7 收费期限
2.2 间接影响因素
2.2.1 区域经济发展
2.2.2 利率
2.2.3 环境成本
2.2.4 科技进步
2.2.5 公路网络布局与运输结构
2.3 小结
第三章 高速公路级差效益改进模型
3.1 级差效益理论提出
3.2 级差效益分类
3.3 级差效益改进模型建立
3.3.1 降低运输成本效益(B1)
3.3.2 节约时间的效益(B2)
3.3.3 提高舒适度的效益(B3)
3.3.4 提高交通安全效益(B4)
3.3.5 降低货损的效益(B5)
3.3.6 缩短里程的效益(B6)
3.3.7 总效益测算模型建立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高速公路级差效益最优分享度模型
4.1 综合评价方法评价
4.1.1 数据包络分析法
4.1.2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4.1.3 灰色综合评价法
4.1.4 模糊综合评价法
4.1.5 层次分析法
4.1.6 评价方法选择
4.2 模糊层次分析法
4.2.1 层次分析法基础介绍
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基础介绍
4.2.3 模糊层次分析法理论
4.3 高速公路级差效益最优分享度模型建立
4.3.1 建立层次结构
4.3.2 评价指标的量化
4.3.3 建立综合评判矩阵的集合
4.3.4 建立相对优属度矩阵
4.3.5 确定评价因素权重向量
4.3.6 模糊综合评价
4.4 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测算模型
5.1 收费定价方法比较
5.2 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模型介绍
5.2.1 趋势交通量预测
5.2.2 转移交通量预测
5.2.3 诱增交通量预测
5.3 车型划分与换算系数确定
5.3.1 车型划分
5.3.2 车辆当量换算系数
5.4 收费系数的确定
5.5 基于级差效益的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模型的建立
5.5.1 标准车收费费率模型
5.5.2 分车型收费费率测算模型
5.5.3 分车型收费费率的调整
5.6 小结
第六章 实例分析
6.1 概述
6.2 交通量预测
6.3 级差效益的测算
6.3.1 降低运输成本的效益
6.3.2 节约时间的效益
6.3.3 提高舒适度的效益
6.3.4 提高交通安全的效益
6.3.5 降低货损的效益
6.3.6 缩短里程的效益
6.3.7 总级差效益
6.4 最优分享度的确定
6.4.1 指标量化
6.4.2 确定指标权重
6.4.3 建立相对优属度矩阵
6.4.4 确定最优方案
6.5 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测算
6.6 模型有效性的验证
6.7 优化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的措施和建议
6.8 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79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77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