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15 19:07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逐渐成为仅次于能源和工业部门的主要碳排放源。由于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碳减排政策设计需针对具体的地方特性区别实施。因此,通过对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时空差异特征的探讨,识别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制定低碳交通运输碳排放政策,推进碳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IPCC推荐的“自上而下”法测算2000-2016年来我国30个省份(除港澳台西藏地区)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强度,并以碳排放量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ArcGIS、Geoda等地统计学软件和Eviews等计量经济学软件,分别从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其在时间轴上的发展演变趋势特征两方面测算、比较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差异。最后,基于Kaya恒等式的LMDI因素分解法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法,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建立影响因素模型,从时空二维视角,解析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交通碳排放的正、负关键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我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为:(1)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全局和局域空间正自相关性特征,Moran散点图将各省交通碳排放主要分布在HH和L-L两个...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28730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12000年、2006年、2011年、2016年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的Moran散点图;
30图4-12000年、2006年、2011年、2016年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的Moran散点图Fig4-1Moranscatterplotofcarbonemissionsfromtransportationin2000,2006,2011....
图4-12000年、2006年、2011年、2016年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的Moran散点图
30图4-12000年、2006年、2011年、2016年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的Moran散点图Fig4-1Moranscatterplotofcarbonemissionsfromtransportationin2000,2006,2011....
图4-2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集聚分布情况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由图4-1(a)可以看出,2000年我国交通碳排放量的局域Moran’sI指数为0.13,即各地区与其周边地区的碳排放量在空间上,其中分布在H-H集聚区的省份相对较多,表现出高交通碳排放—高空间滞后水平的正相关状态。由图4-1(b)、(....
图4-3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均值集聚分布图
图4-3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均值集聚分布图ThecarbonemissionaverageaggregateddistributionmapofChina'stranspindustry3为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均值集聚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浙南、北京、上....
本文编号:3928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928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