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06:17
本文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轨道交通是一种大运量、快速、舒适、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备受大中城市青睐。轨道交通项目造价高昂,错误的决策将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对轨道交通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轨道交通的客流组成出发,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计算方法。首先,论述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及其国民经济效益计算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对文献进行评述,并指出其中存在问题。其次,指出轨道交通国民经济效益概念和轨道交通对客流的影响范围,分析轨道交通的客流,包括诱增客流和转移客流,并且详细分析轨道交通转移客流的组成,指出文章在分析轨道交通国民经济效益时,主要考虑来自公交车、出租车、电动车和私家车四种交通方式。在客流分析的基础上,从轨道交通的功能出发,研究轨道交通国民经济效益产生的机理,提出轨道交通客流数量是影响效益的关键因素,并对效益进行分类,将轨道交通国民经济效益按照能否量化分为直接量化效益、间接量化效益和其他效益。然后,对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进行识别计算,根据国民经济效益识别原则,按照“有无对比”原理,在轨道交通的客流组成的基础上,对直接量化效益和间接量化效益提出计算方法,对于不可量化的效益作定性描述。在识别间接量化效益中,将轨道交通转移客流细化为自公交车、出租车、电动车和私家车四种客流,并分析其所占比例,打破前人只计算公交客流的弊端。同时,也计算了仍停留在道路交通的客流产生的国民经济效益,使效益计算更加全面。最后,对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进行实例分析,验证其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轨道交通 效益分析 效益识别 案例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72.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19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3
- 1.3 研究综述及评论13-17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3.3 文献评述16-17
- 1.4 研究方案17-19
- 1.4.1 研究内容17
- 1.4.2 研究方法17-18
- 1.4.3 研究路线18-19
-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特性19-25
- 2.1 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及分类19-21
- 2.1.1 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19
- 2.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19-21
- 2.2 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特性21-22
- 2.3 城市轨道交通的属性22-24
- 2.3.1 社会属性22-23
- 2.3.2 经济属性23-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分析25-34
- 3.1 城市轨道交通国民经济效益概念及其影响范围25-26
- 3.1.1 城市轨道交通国民经济效益的概念25
- 3.1.2 轨道交通对客流的影响范围25-26
- 3.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成分析26-28
- 3.2.1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成26-27
- 3.2.2 城市轨道交通转移客流分析27-28
- 3.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效益产生机理28-31
- 3.4 城市轨道交通国民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及分类31-32
- 3.4.1 城市轨道交通国民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31
- 3.4.2 城市轨道交通国民经济效益分类31-32
- 3.5 本章小结32-34
-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识别34-47
- 4.1 轨道交通国民经济效益识别原则34-35
- 4.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直接量化效益35-36
- 4.2.1 票务收入效益35
- 4.2.2 广告收入效益35-36
- 4.2.3 轨道交通站点商业租赁收入效益36
- 4.3 城市轨道交通间接量化效益36-45
- 4.3.1 时间节约效益36-38
- 4.3.2 减少交通事故效益38-39
- 4.3.3 提高劳动生产率效益39-40
- 4.3.4 节约能源效益40-41
- 4.3.5 改善环境效益41-42
- 4.3.6 节省土地效益42-43
- 4.3.7 减少道路建设费用效益43-44
- 4.3.8 沿线土地增值效益44
- 4.3.9 减少道路拥挤效益44-45
- 4.3.10 道路客流时间节约效益45
- 4.4 其他效益45-46
- 4.4.1 改善城市布局45-46
- 4.4.2 拉动城市经济发展46
- 4.4.3 创造就业机会46
- 4.5 本章小结46-47
- 第五章 案例分析47-54
- 5.1 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项目概况47
- 5.2 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国民经济效益计算47-53
- 5.2.1 直接量化效益48-49
- 5.2.2 间接量化效益49-53
- 5.3 本章小结53-54
- 第六章 结论54-56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54-55
- 6.1.1 主要研究成果54
- 6.1.2 创新点54-55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5-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60
- 作者简介60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60-61
- 附表 161-62
- 附表 2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晓舟;顾保南;孙世超;;2013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和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年01期
2 周刚;卢静;;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效益的识别与计算[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年12期
3 陈依仪;肖为周;;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4期
4 穆辉;;基于多层次模糊评判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国民经济效益评价[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年04期
5 陈福贵;;基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节约时间效益计算[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年10期
6 杨洪丰;张娜;蒋骏;;轨道交通广告收入测算方法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0年06期
7 张晓莉;林茂德;;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01期
8 李为;张长远;董方志;;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效益的识别与计算[J];中国铁路;2007年08期
9 陈福贵;向红;李远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评价系统开发[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7年06期
10 杨新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直接经济效益评估与实证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516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51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