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
本文关键词: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
【摘要】:BOT项目融资作为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为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BOT模式也成为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筹集资金的卓有成效的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落后、资金不足的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BOT项目融资模式为解决大型工程项目资金和技术的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与传统的依靠公司资信及综合债务偿还能力的融资方式不同,BOT项目融资的根本特征在于以项目为导向,项目参与各方共同分担项目风险。BOT项目融资也有其自身特点,如项目周期长、项目结构复杂、参与机构较多、融资规模大、经营时间长等。这些特点都导致BOT项目融资风险较大。因此,BOT项目融资更需要全过程,多角度的风险管理,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BOT项目融资以被融资项目本身的经济能力作为是否提供融资贷款的首要考虑因素,贷款方自始自终着眼于积极控制融资风险,满足项目投资方的不同需求,这样能使一些在传统融资条件下不能取得资金的项目,通过BOT项目融资的方式,得以顺利进行,发挥经济效益。本文对国内外BOT项目融资理论和案例的研究基础上,对BOT融资模式的产生及意义,BOT融资模式的应用情况,BOT融资模式的运作流程及关键因素的分析,详细介绍BO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过程,即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监督。建立BOT项目融资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框架。并且结合各类风险管理成功及失败的实际案例,对我国BO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中,在风险识别阶段,运用了专家打分法,头脑风暴法等,识别风险因素。在风险评估阶段,采用了德尔菲法,对BOT项目融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最终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现象与本质相结合,运用项目管理学的有关知识,提出了我国BO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思路,这对我国积极使用BO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综合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在我国推广应用中遇到的诸多风险,如政策风险、法律和投资环境风险、管理体制风险、利率及外汇风险等,对BOT融资模式中的风险评估和处理方法做了介绍。对项目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设性的风险管理策略。
【关键词】:BOT项目 项目融资 风险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42.3;F28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的背景10-11
- 1.2 研究的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2-13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12-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13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3-14
- 1.5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14-15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15-19
- 2.1 BOT项目15-16
- 2.1.1 BOT项目的含义15
- 2.1.2 BOT项目的特点15-16
- 2.2 风险的基本理论16-17
- 2.2.1 风险的含义16
- 2.2.2 风险的特征16-17
- 2.3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17-19
- 2.3.1 风险管理的概念17
- 2.3.2 风险管理的过程17-19
- 第三章 BO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19-27
- 3.1 BOT项目融资风险识别19-22
- 3.1.1 BOT项目主要风险类型19-21
- 3.1.2 风险识别方法介绍21-22
- 3.2 BOT项目融资风险评估22-24
- 3.2.1 BOT项目融资风险评估方法23-24
- 3.3 BOT项目融资风险处理24-26
- 3.3.1 BOT项目融资风险处理方法24-26
- 3.4 BOT项目融资风险监督26-27
- 第四章 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基本情况27-33
- 4.1 京承高速三期项目概况27-29
- 4.2 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融资介绍29-31
- 4.3 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31
- 4.4 本章小结31-33
- 第五章 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融资风险识别33-40
- 5.1 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融资风险识别的依据33
- 5.2 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融资风险识别的方法33
- 5.3 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融资特点分析33-35
- 5.4 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融资风险识别过程35-38
- 5.5 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风险识别的结果38
- 5.6 本章小结38-40
- 第六章 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融资风险评估40-48
- 6.1 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融资风险评估方法40
- 6.2 德尔菲法的评估流程40-45
- 6.2.1 专家问卷调查41
- 6.2.2 专家意见的汇总和分析41-43
- 6.2.3 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风险总结43-44
- 6.2.4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评估44-45
- 6.3 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融资风险评估结果45-47
- 6.4 本章小结47-48
- 第七章 京承高速三期BOT项目风险管理建议48-53
- 7.1 法律风险的应对策略48
- 7.2 经济风险的应对策略48-49
- 7.3 环境风险的应对策略49-50
- 7.4 建设风险的应对策略50
- 7.5 经营风险应对策略50-51
- 7.6 技术风险的应对策略51-52
- 7.7 完工风险应对策略52
- 7.8 本章小结52-53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53-55
- 8.1 全文总结53-54
- 8.2 后续工作展望54-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5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荣仙,尚改珍,魏道宁;构建我国投资项目监测评价体系的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庄清文;BOT投资方式在高等级公路项目中的应用[J];国外公路;2000年06期
3 郑强;BOT——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J];中外公路;2002年01期
4 孙慧;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机制研究[J];化工装备技术;2001年02期
5 吴坚,王顺洪;灰关联分析在房地产开发方案评选中的应用[J];基建优化;2004年05期
6 项银仕;NPV与IRR在项目评估中的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03年02期
7 陶应虎;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监测评价体系构想[J];农村经济;2005年02期
8 孙续元;论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科学化管理的思路[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欧崇阳;张鹭鹭;张志峰;杨祖兴;李凌;;医院现代化垂直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长见;中国农业项目监测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2 张方;上海投融资的产业调控与区域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尹航;基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刘井建;企业高新技术创新项目R&D绩效测度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岷;青岛卷烟厂膨胀丝线生产线技改项目的设计与实施[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郑锋林;W公司X产品扩产项目可行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3 钟雪;需求转型下汽车产业园区位优势与功能定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肖骥;华菱连轧管公司特大口径无缝钢管项目投资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5 崔璨;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后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赵英杰;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投资项目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7 刘绍云;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8 刘丹;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模型[D];中南大学;2002年
9 李文波;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10 马辉;风险投资的运作与投资决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23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52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