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内陆发展中国家经贸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00:13
本文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内陆发展中国家经贸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基础设施 丝绸之路经济带 内陆发展中国家 贸易发展 经济增长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我国当前“三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外交的重要手段。2016年是这一倡议提出的第三年,期间得到了众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但由于涵盖的国家、产业范围较广,现有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相比较而言,定量分析十分缺乏。“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的核心是做到《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的“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设施联通是当中的优先领域和基础领域。在金融领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LB)的建立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项目的开展与实施需要科学的研究作为支撑,因此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相关国家经贸发展的影响,就为必要和紧迫。交通基础设施是贸易发展的基础,它是商品和生产要素跨空间流动的基础工具。经济理论已经从各个角度对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经贸影响的研究进行了详尽分析,并且近二十多年来的实证研究不断证实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力。它会通过影响产品运输成本,进而影响贸易成本,从而影响两地的贸易量,最终传导到经济的发展。此外,交通基础设施的修建还能创造就业岗位,消耗过剩产能,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运用财政手段摆脱经济衰退的重要手段。交通基础设施还具有初始投资大,外部经济性强的公共产品特征,故合理融资修建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各国决策者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内陆发展中国家具有显著共性。它们普遍建国时间短,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受困于深居内陆、交通基础设施陈旧、难以到达世界主要市场之苦,贸易成本高,国内市场局限,经济结构单一。相比较于其他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内陆发展中国家,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更为迫切。此外,我国与这些国家签署的诸多双边、多边贸易便利性条约,并没有有效促进这些国家与我国双边贸易的增长。这更能看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不足已经成为了这些国家与我国进行双边贸易,乃至这些国家自身发展的瓶颈。因此,进行针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更为迫切。本文聚焦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抓住其中10个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共性,在进行基本宏观经济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TAP模型进行定量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该区域具有国际通道性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对于该区域、中国以及二者共同的贸易伙伴的贸易和经济发展都有正向的影响。其中,该区域所受到带动作用最大,中国紧随其后。这一结论不仅论证了交通基础设施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内陆发展中国家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 丝绸之路经济带 内陆发展中国家 贸易发展 经济增长
【学位授予单位】: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11;F112.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引言11-22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11-20
- 一、选题背景11-16
- 二、研究意义16-19
- 三、研究的问题和主要内容19-20
- 第二节 基本概念和含义的界定20-22
- 一、内陆发展中国家20-21
- 二、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基础设施21
- 三、贸易成本与运输成本21-22
- 第二章 文献综述22-30
- 第一节 经典著作的论述22-24
- 一、古典经济学理论22-23
- 二、发展经济学理论23-24
- 三、国际分工理论24
- 第二节 现代经济理论中的相关论述24-30
- 一、区域经济学视角24-25
- 二、新古典经济学25-26
- 三、空间经济学26-27
- 四、实证中的回归27-30
- 第三章 内陆发展中国家宏观环境分析30-43
- 第一节 政治、外交分析30-33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经济分析33-41
- 一、经济分析33-35
- 二、资源禀赋分析35-38
- 三、从生产法的角度分析经济38-40
- 四、中国与研究对象的双边贸易情况40-41
- 第三节 运输条件分析41-43
- 第四章 研究方法和模型43-53
- 第一节 GTAP模型和数据来源43-45
- 一、GTAP(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模型43
- 二、数据来源和分类43-44
- 三、运用的模型和核心变量说明44-45
- 第二节 模拟方案设定45-47
- 一、模拟方案设定背景45
- 二、模拟方案45-47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47-53
- 一、从GDP和贸易总额的角度47-50
- 二、从双边贸易的角度50-53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53-57
- 第一节 主要结论53-55
- 第二节 展望分析55-57
- 一、基于本文研究的展望55
- 二、相关建议55-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0
- 附录 GTAP模型原始数据60-64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4
本文编号:606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606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