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05:03

  本文关键词: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航运物流 服务供应链 供应链协同 业务流程协同 资源配置协同


【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市场竞争由企业间竞争逐渐转变为供应链间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提供航运物流相关服务的企业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必须转变经营思路以及管理方式。构建服务供应链是应对新形势的一种思路,也是目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一种以整体优化为目标,由服务集成商将网链结构中提供代理、运输、装卸、仓储等功能服务的服务提供商有效地整合起来,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管理模式。航运物流服务企业构建服务供应链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供应链协同效应。清晰地掌握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的形成和演化机理以及运营中的业务和资源配置协同,能够为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构建和实际运营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正协同效应的形成。目前,关于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作为其在物流行业的重要分支,,理论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研究体系还有待完善。因此,论文运用协同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系统优化的理论、技术及方法相结合,以系统的视角对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同优化展开研究。 论文首先从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涵义出发,并对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构成和特征进行了探讨,为供应链的协同机理研究奠定基础。随后,通过分析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的内外部动力因素,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影响机制,明确了供应链协同是内外部动力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构建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多Agent模型,通过仿真结果分析研究运营中供应链协同的形成机理。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属于耗散结构系统,具有自组织特征,用系统状态方程来反应系统变化,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理论,论文研究了系统结构在内外部影响因素推动下的稳定性变化原理,以及系统在序参量起支配作用下的系统自组织演化机理,为理解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同本质提供了理论支撑。 其次,供应链为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协同一体化的服务,对节点企业间的业务流程进行协同是非常必要的。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主要包括航运企业、港口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等节点企业。这些企业间的业务流程协同实际上是跨组织的业务流程协同,也是业务流程协同的最高层次。为此,论文主要以集装箱出口业务为例,根据各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业务联系,建立相应的Petri网基础模型。接着构建了跨组织业务流程的协同框架,并运用随机Petri网等价算法对节点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简化,参与供应链整体业务流程的协同优化,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节点企业内部流程的私有性,还可以便于整体业务流程的分析与优化。最后,论文采用基于DSM矩阵编码的遗传算法对跨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求解。此外,论文简述了信息共享在供应链业务流程协同过程中的作用。 最后,供应链协同的实质就是对供应链资源的集约化使用。在分析资源、能力和活动的关系基础之上,论文明确了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资源的构成,从而确定了资源配置协同研究的范围,即节点企业间的资源配置协同。然后,论文从供应链横向和纵向的资源配置协同展开研究。针对横向资源配置协同问题,先建立优化模型,协调供应链横向节点企业间的服务能力,再建立基于提升供应链整体资源使用效率的DEA资源配置模型,对横向节点企业间的可变资源进行协调,确定与服务能力相匹配的狭义资源配置。针对纵向资源配置协同问题,同样建立了优化模型,用来确定纵向节点企业需向供应链提供的服务能力,之后又通过生产函数模型对纵向节点企业间狭义资源的协调配置进行了互补性匹配分析。
【关键词】:航运物流 服务供应链 供应链协同 业务流程协同 资源配置协同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5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4
  • 第1章 绪论14-3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4-18
  • 1.1.1 研究背景14-16
  • 1.1.2 研究意义16-18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8-25
  • 1.2.1 服务供应链的研究现状18-21
  • 1.2.2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现状21-23
  • 1.2.3 服务供应链协同研究现状23-25
  • 1.3 论文研究内容25-27
  •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25-26
  • 1.3.2 主要研究内容26-27
  • 1.4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27-30
  • 1.4.1 技术路线27-28
  • 1.4.2 研究方法28-30
  • 第2章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的理论基础30-44
  • 2.1 服务供应链相关理论30-34
  • 2.1.1 服务供应链的概念30-31
  • 2.1.2 服务供应链的框架模型31-33
  • 2.1.3 服务供应链的特征33-34
  • 2.2 自组织理论34-37
  • 2.2.1 自组织理论相关概念34-35
  • 2.2.2 自组织理论框架35-37
  • 2.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37-42
  • 2.3.1 复杂系统37-38
  • 2.3.2 复杂适应系统及其特征38-39
  • 2.3.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39-41
  • 2.3.4 CAS 模型的基本特性41-42
  • 2.4 本章小结42-44
  • 第3章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形成及演化机理44-68
  • 3.1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44-49
  • 3.1.1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涵义44-46
  • 3.1.2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构成46-48
  • 3.1.3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特征48-49
  • 3.2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内外部动力机制49-55
  • 3.2.1 协同外部诱因49-51
  • 3.2.2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内部动力51-54
  • 3.2.3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内外部动力影响机制54-55
  • 3.3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的形成机理55-61
  • 3.3.1 基于 Agent 的建模技术55-56
  • 3.3.2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的多 Agent 模型56-58
  • 3.3.3 模型仿真及协同形成机理分析58-61
  • 3.4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自组织演化机理61-67
  • 3.4.1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耗散结构分析61-62
  • 3.4.2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稳定性分析62-64
  • 3.4.3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自组织演化过程分析64-67
  • 3.5 本章小结67-68
  • 第4章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业务流程协同68-101
  • 4.1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业务流程协同概述68-70
  • 4.1.1 航运物流服务业务流程特征68-69
  • 4.1.2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业务流程协同概念69-70
  • 4.2 基于 Petri 网的业务流程协同基础模型70-78
  • 4.2.1 业务流程的 Petri 网模型表示方法70-72
  • 4.2.2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业务流程分析72-75
  • 4.2.3 业务流程协同的 Petri 网基础模型75-78
  • 4.3 跨组织业务流程协同建模与优化78-96
  • 4.3.1 跨组织业务流程协同框架78-80
  • 4.3.2 基于随机 Petri 网等价算法的内部流程简化80-84
  • 4.3.3 跨组织业务流程优化约束条件及目标84-90
  • 4.3.4 基于 DSM 矩阵编码遗传算法的业务流程优化90-96
  • 4.4 信息共享下的业务流程协同96-99
  • 4.4.1 业务流程中的信息化语义描述97-98
  • 4.4.2 信息共享对业务流程效率的影响98-99
  • 4.5 本章小结99-101
  • 第5章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资源配置协同101-136
  • 5.1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资源配置协同基本原理101-106
  • 5.1.1 资源、能力及业务活动间的关系101-103
  • 5.1.2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资源构成103-104
  • 5.1.3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资源配置协同概念104-106
  • 5.2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横向企业间资源配置协同106-124
  • 5.2.1 供应链横向企业间服务能力协调模型107-117
  • 5.2.2 节点企业内部狭义资源配置模型117-119
  • 5.2.3 供应链横向节点企业间狭义资源优化配置模型119-124
  • 5.3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纵向企业间资源配置协同124-134
  • 5.3.1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上下游合作模式124-125
  • 5.3.2 供应链纵向节点企业间服务能力协调模型125-133
  • 5.3.3 供应链纵向节点企业狭义资源的互补性匹配133-134
  • 5.4 本章小结134-136
  • 第6章 航运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保障策略136-140
  • 6.1 制定供应链共同发展战略136
  • 6.2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136-137
  • 6.3 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37-138
  • 6.4 其他支持保障策略138-139
  • 6.4.1 节点企业间文化及价值理念的融合138
  • 6.4.2 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138-139
  • 6.4.3 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139
  • 6.5 本章小结139-140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140-144
  • 7.1 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140-141
  • 7.2 论文创新点141-143
  • 7.3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143-144
  • 致谢144-145
  • 参考文献145-15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152-153
  •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152
  •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152-153
  • 附录153-168
  • 附录A 基于 DSM 矩阵编码的遗传算法程序153-161
  • 附录B 服务能力协调模型计算的部分程序161-165
  • 附录C 横向节点企业间狭义资源优化配置的计算程序165-1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刘晋;基于供应链的业务流程重构[J];商业研究;2003年10期

2 李宁;;我国港口为核心的供应链物流服务模式探讨[J];才智;2008年08期

3 黄旭,程林林;西方资源基础理论评析[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4 杨阳;林国龙;胡志华;;基于分形理论的服务供应链网络组织研究——以港口服务供应链为例[J];西部论坛;2012年02期

5 林国龙;杨阳;胡志华;;港口服务分形供应链自组织演化模型研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2年02期

6 谭跃进,邓宏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系统工程;2001年05期

7 张婕姝;真虹;李建丽;高洁;;基于供应链思想的第四代港口概念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09年05期

8 高洁;真虹;沙梅;;港口服务供应链按需集成模式内涵及其特性研究[J];港口经济;2011年09期

9 俞宏生;;构建港口服务供应链 提高港口物流效率[J];港口科技;2008年05期

10 张云婧;;港口企业基于服务供应链的物流服务合作模式研究[J];港口科技;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681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681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9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