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铁路运输发展与中国城市化格局演变

发布时间:2017-08-17 02:30

  本文关键词:铁路运输发展与中国城市化格局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化 铁路提速 高速铁路 可达性


【摘要】:城市化是我国一个正在发生的重要社会发展进程。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通过降低运输成本,改变城市区位条件,促进经济活动向城市集聚,从而影响城市人口增长,导致城市化格局发生变化。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指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成以“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为主体的高速铁路网络。这必然会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本文研究了铁路六次大提速与城市人口增长的关系。从不同线路、区域,以及城市规模等层次,使用包含了城市可达性变化的城市人口增长模型,分析了在铁路提速影响下1997-2011年城市可达性改善与其人口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上,铁路提速引起可达性每提高1%,可引起城市人口增长0.67%。从不同线路上看,铁路提速对于提速沿线城市人口增长具有更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可达性每提高1%,可引起城市人口出现1.38%的相应增长。而对于非提速沿线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从不同区域来看,铁路提速对提速沿线城市人口增长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铁路提速所导致的沿线城市的可达性每提高1%,可引起其人口出现2.11%的相应增长,而其他区域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其次,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本文测算了2020年高速铁路网络建成后城市可达性的变化,从不同线路、区域、城市规模及城市群等层次,使用所建立的可达性变化与城市人口增长的方程,预测2020年城市人口增长及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到2020年,城市可达性的提升将会使城市人口增长率总体上提高45.8%。从线路差异、城市群、城市规模以及区域分布来看,城市化格局将会呈现如下变化:(1)城市人口将向高速铁路沿线城市集聚。(2)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将呈橄榄形分布。(3)不同区域的城市人口增长将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格局。(4)城市群作为城市人口主要集聚区的趋势将进一步增强。由此可见,高速铁路的建设及运营将是影响我国城市化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需要针对高速铁路建设规划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利用其对城市化格局变化将会产生的有利影响,并预防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从优化城市化格局的需要看,国家还可考虑对高速铁路网络建设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更好地发挥高速铁路对未来城市化格局变化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城市化 铁路提速 高速铁路 可达性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99.2;F5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图表索引8-9
  • 1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主要研究内容10
  • 1.3 研究价值10-11
  • 1.4 研究方法11-12
  • 1.5 论文结构12-14
  • 2 文献综述14-25
  • 2.1 中国城市化格局及趋势14-16
  • 2.2 交通运输对城市化的影响16-20
  • 2.3 高速铁路与城市化20-24
  • 2.4 现有研究的不足24-25
  • 3 铁路提速对沿线城市可达性及人口增长影响的初步分析25-32
  • 3.1 铁路提速概况25-26
  • 3.2 铁路提速对城市可达性的影响26-29
  • 3.3 铁路提速阶段人口分布变化29-30
  • 3.4 小结30-32
  • 4 铁路提速对沿线城市人口增长的进一步分析32-38
  • 4.1 研究方法32-34
  • 4.2 结果分析34-37
  • 4.3 小结37-38
  • 5 高速铁路网络对城市化格局变化的影响分析38-48
  • 5.1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38-40
  • 5.2 研究方法40-41
  • 5.3 结果分析41-47
  • 5.4 小结47-48
  • 6 结论和建议48-52
  • 6.1 主要结论48-49
  • 6.2 政策启示49-50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55-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成林,周立云,覃成菊;北京城市人口增长调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06期

2 钱善刚;;中、西部地区大城市人口增长途径研究[J];特区经济;2007年09期

3 管陵;葛扬;;住房泡沫与城市人口增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12期

4 胡兆量;近二十年我国部分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分析[J];城市问题;1986年02期

5 钟少颖;;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的阶段性影响因素[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6 ;我国城市化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年04期

7 水延凯,柳祥珍;应改变向大中城市倾斜的偏向[J];小城镇建设;2002年11期

8 覃成林;朱永磊;;区域性交通条件改善与沿线城市人口增长——基于铁路运输提速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9期

9 邬翊光;关于确定城市发展合理规模的原则和方法探讨[J];城市问题;1988年06期

10 袁良;危辉;白宇;徐庆新;刘大勇;;基于多主体系统和GIS的城市人口增长仿真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李惟玮;应对城市人口增长 更要做足服务文章[N];联合时报;2012年

2 ;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N];经济观察报;2006年

3 珠海特区报评论员;决不许新增一寸[N];珠海特区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继承;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化研究(1871-1910)[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永磊;铁路运输发展与中国城市化格局演变[D];暨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86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686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1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