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同蒲铁路在民国山西社会中的多重面相

发布时间:2017-08-19 08:17

  本文关键词:同蒲铁路在民国山西社会中的多重面相


  更多相关文章: 同蒲铁路 山西 阎锡山


【摘要】:同蒲铁路为民国山西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它在经济、政治,抑或华北抗战等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条铁路从酝酿、设计、修筑至完工历经多年,期间伴随着山西社会多个重要历史关节点,可以说同蒲铁路见证了民国山西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作为三晋动脉,其地位不容忽视,也正是因为这条铁路,民国山西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其独特性。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关键词】同蒲铁路 山西 阎锡山
【分类号】:F532.9;F129
【正文快照】: 修筑同蒲铁路符合民国山西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它对日后山西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格局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变化。对同蒲铁路加以研究,便可发现它是民国以来山西社会发展的产物,其适时修筑反过来又促进山西各项事业的发展。本文拟对同蒲铁路修筑的历史轨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陵合;论甲午前借债筑路的开启及其困境——兼评李鸿章的铁路外债观[J];安徽史学;2002年01期

2 刘光永;国民公德与宪政框架——梁启超的政治文明整体发展观[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3 熊亚平;任云兰;;铁路与沿线地区城乡经济关系的重构——以1888-1937年间的石家庄、郑州、天津为例[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4 王列辉;;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5 李成新;;论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铁路外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邰顺雷;钱文华;;民初民营铁路政策调整述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郭海成;;民国时期(1931-1937)陕棉运销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8 付海生;黄小军;;阎锡山与抗战前夕山西近代农业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9 任培秦;周娴丽;;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获取与维护[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孙自俭;晚清铁路政策的官办与商办之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军;;浅论近代广西龙州铁路之筹建[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张复合;;历史建筑改建中的原有部分保护问题——从原京奉铁路北京正阳门东车站改建工程谈起[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C];1994年

3 陈绛;;陈宝琛的近代化思想与事业[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4 纪辛;;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粮食进口[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5 仇华飞;朱振娟;;论诺克斯计划的得失[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6 樊卫国;;孙中山与民国时期国货运动[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7 李占才;;铁路与近代中国民俗的嬗变[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8 李庆刚;;论早年周恩来的现代化意识[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9 赵立彬;;孙中山西北铁路计划及其在民国史上的命运[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郑智鑫;;对侵华战争加速推动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反思——从日本殖民经济统治看[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淑东;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意识前提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应成;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君;“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段海龙;京绥铁路研究(1905-1937)[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英姿;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汪仕凯;工人政治的逻辑及其变革: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房正;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张永帅;近代云南的开埠与口岸贸易研究(1889-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祥祯;抗战时期泰和市政建设与管理研究(1939-194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褚明露;国民政府时期财政部的金融监管研究(1927-1940)[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晓建;士绅、赋税与社会风气:清末江西社会管窥[D];南昌大学;2010年

4 张宗学;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谢勇军;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经济若干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梁克旭;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罗巧华;村委会选举中失范行为及其制度化弥合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羽;党的现行农村土地政策思考[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伍红香;西南地区的洋务工矿业(1861-1895)[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扬;明清山西煤炭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国贤,何最新,吕忠扬;发展铁路短途客运的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2 于军;论中国铁路重组的模式选择──基于干线一体化的区域公司[J];铁道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3 陈小雅;中国的高速铁路之梦[J];金融经济;2003年12期

4 郭勤柱 ,王庆中;感受铁路大提速[J];税务;2003年09期

5 江宏;再论宜加速修通上海—拉萨铁路[J];铁道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6 ;2004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将大面积提速[J];铁道标准设计;2004年01期

7 廖涌泉,易婷,汪晓霞;铁路信息共享需求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彭小莉,杨小风;解读中国铁路第五次提速[J];交通企业管理;2004年06期

9 李红昌;中国铁路:负重下的超越[J];南风窗;2005年03期

10 吕振宇,倪鹏飞;铁路公益性:理论与经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冬树;;铁路发展的回顾和21世纪发展的展望[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易惠莉;;有关孙中山早期铁路建设规划的一条重要资料[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3 吴剑杰;;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4 黄翰鑫;;正式制度安排下清季“铁路修筑之争”与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A];云南省社科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文集[C];2011年

5 马陵合;;清末民初安徽铁路发展历程考察[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6 杨永红;;青藏铁路与国家安全[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7 张学兵;;关于开发城际铁路客运市场的思考[A];推进铁路新跨越加快经济大发展——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8 张文尝;;论京九铁路江西段新兴经济带的形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马陵合;;江南铁路与近代长三角地区商贸格局的变动[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10 何华武;;灾害对铁路影响及其防御对策[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特邀报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连成;广珠铁路十年“难产”复工[N];光明日报;2007年

2 郭达飞;陇海铁路到兰州迟了35年[N];兰州日报;2006年

3 李汉超 欧苗生;中国铁路百年 中山人书写精彩篇章[N];中山日报;2007年

4 张三民;敦格铁路前期工作将全面启动[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涌 黄筱棠;古叙进入铁路时代[N];泸州日报;2009年

6 陶晓林 记者 杨勇进 彭凯;为了铁路“大动脉”的平安畅通[N];法制生活报;2009年

7 刘硕;铁路新革命[N];中国旅游报;2004年

8 特派首席记者 李昕昕;平安铁路示范区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N];北方法制报;2010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陈锴;非公新36条东风吹度国恒铁路罗岑残局[N];证券时报;2010年

10 自治区护路办;赶超跨越推动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深入发展[N];广西法治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敏;中国铁路重组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及协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丁戎;津浦铁路研究(1898-1937)[D];苏州大学;2013年

3 殷红军;我国铁路项目融资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王都;铁路特种货物物流网络构建及运作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孙玉升;中国铁路产业激励性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李冰;铁路运营费用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庞广仪;粤汉铁路早期历史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孙长松;交易成本视角的铁路客运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琳;铁路客运网络演化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黄华平;国民政府铁道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嘉;铁路对都市圈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朱树森;近代中国铁路的修筑及其地理分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书领;试论晚清时期国人的铁路文化观[D];山西大学;2006年

4 王璐璐;简论加拿大早期铁路发展(1850—1870年代)[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长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铁路政策研究(1927-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吕剑;中国铁路的民营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李燕;保险资金投资铁路产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吴朝阳;中国铁路规制改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9 陈国波;我国铁路“主辅分离”改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李娟;铁路制服的研发[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99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699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5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