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弹性与规模经济的高速铁道定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22:46
本文关键词:基于需求弹性与规模经济的高速铁道定价研究
【摘要】: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注入了铁路行业新的活力,这将很大程度提高铁路运输的服务水平。但目前大部分的高铁路线存在上座率低的难题,较弱的高铁需求量与蓬勃发展的高铁建设互相矛盾。本文以高速铁路的定价分析为切入点,基于需求弹性与规模经济理论探讨提高高速铁路吸引力的调价方向。 首先,本文对需求弹性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进行综述,分析需求弹性系数的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从影响高速铁路运输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方面系统分析了弹性定价法在高速铁路定价中的应用,为增加高速铁路公司效益,提出了不同需求弹性的票价可进行调价的幅度:客票的需求缺乏弹性,当票价在P0基础上提高价格,幅度为(0,-1/Ed-1),收入是正增长;客票的需求富有弹性,当票价在P0基础上降低价格,幅度为(-1/Ed-1,0),收入也是正增长。其次,结合高速铁路规模经济的表现形式,考虑规模经济对我国高速铁路运价的影响。再次,基于需求弹性与规模经济分析运价变动对消费者和高速铁路公司的效用,以调查问卷形式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高速铁路需求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属性(职业、收入、出行费用来源、出行目的等)与高速铁路的运输特性(运价、出发和到达时间、速度等)。在建立京沪高速铁路需求量影响因素模型时,根据调查问卷研究总结归纳影响高速铁路需求量的综合影响因素,在此影响因素框架下筛选出对其需求量影响显著的5个因素指标,建立起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京沪高速铁路需求量影响因素的模型,根据对回归模型的分析,京沪高速铁路客运量的影响因素的构成主要为高速铁路的票价、既有铁路客运量、航空客运量。然后,以京沪高铁为例计算其在运输需求高峰期和非高峰期时的需求弹性系数。最后分析降低运价对高速铁路收益的影响,强调在定价模式的选择上发挥高铁的社会效益,测算京沪高铁现行票价可降价区间:目前京沪高速铁路300公里//小时的列车二等座为555元,按照非高峰期的需求弹性将其票价调整为(181.87,555)元时不仅能够获得正增长的收入,而且年收入最大增长幅度为1685.9亿元,每降低一元钱带来年收入最大增加46425.6万元;若按照高峰期需求弹性将其票价调整为(206,555)元时,不仅能够获得正增长的收入,而且收入最大增长幅度为1405亿元,每降低一元钱带来年收入最大增加40259.4万元。
【关键词】:高速铁路 需求弹性 规模经济 定价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32;F530.5;F224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目录9-12
- 1 引言12-18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4-18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方法15-18
- 2 文献综述18-30
- 2.1 有关高速铁路定价的研究18-19
- 2.1.1 国内研究现状18-19
- 2.1.2 国外研究现状19
- 2.2 有关高速铁路需求弹性的研究19-21
- 2.2.1 弹性理论综述20-21
- 2.2.2 运输需求弹性系数的测定21
- 2.3 有关高速铁路规模经济的研究21-27
- 2.3.1 规模经济概念22-25
- 2.3.2 规模经济的涵义与成因25-26
- 2.3.3 规模经济的类型26-27
- 2.4 高速铁路运价对需求及平均运营成本的影响研究27-30
- 3 需求弹性对高速铁路运价的影响分析30-38
- 3.1 高速铁路的运输需求30
- 3.2 高速铁路的运输需求弹性30-38
- 3.2.1 影响高速铁路运输需求弹性的因素31-32
- 3.2.2 需求弹性系数对总收益的影响32-34
- 3.2.3 弹性定价法在高速铁路定价中的应用34-38
- 4 规模经济对高速铁路运价的影响分析38-46
- 4.1 高速铁路的规模经济的复杂性38-42
- 4.1.1 铁路运输规模经济的表现形式39
- 4.1.2 高速铁路与既有铁路规模经济的区别39-41
- 4.1.3 规模经济显著程度的判定方法41-42
- 4.2 规模经济对运价和利润的影响42-46
- 5 基于需求弹性与规模经济的运价变动效应分析46-52
- 5.1 运价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46-48
- 5.1.1 买方市场上运价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46-47
- 5.1.2 卖方市场上运价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47-48
- 5.2 运价对生产者净收入的影响48-52
- 6 基于多元逐步回归的高速铁路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52-78
- 6.1 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52-57
- 6.1.1 统计分析的基础52-53
- 6.1.2 高速铁路需求的影响因素53-55
- 6.1.3 调查方法介绍55-56
- 6.1.4 调查方案设计56-57
- 6.1.5 调查的实施57
- 6.2 旅客选择意向调查结果分析57-65
- 6.2.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57-61
- 6.2.2 运价承受能力与高铁选择意向分析61-65
- 6.3 统计结果小结65-66
- 6.4 京沪高速铁路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66-75
- 6.4.1 指标的选取与变量的定义66-68
- 6.4.2 回归模型的构建68-74
- (1) 原始数据的收集68-69
- (2) 模型运行的结果69-74
- 6.4.3 回归结果的分析74-75
- 6.5 非高峰期与高峰期的高铁需求弹性分析75-78
- 7 运价对京沪高速铁路效益的影响分析78-82
- 7.1 京沪高速铁路项目简介78
- 7.2 降价对京沪高速铁路效益的影响78-82
- 8 总结82-85
- 8.1 结论82-83
- 8.2 尚待研究的问题83-85
- 参考文献85-89
- 附录A89-91
- 作者简历91-95
- 教育经历91
- 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91-95
- 学位论文数据集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茂盛,史峰,郑国华;不同票价客票需求强度参数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2 李怀;基于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理论创新——辅以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经验检验[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3 刘小丽;京九铁路运价政策与形式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4 王建明;需求价格弹性分析及其在价格决策中的应用[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5期
5 王彤;;关于京沪高速铁路客运科学定价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6 杨兆升,王殿海;运输弹性系数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7 程谦;牛惠民;;需求弹性理论在铁路运价调整中的应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8 王宛秋;刘璐琳;孙大伟;;关于我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10期
9 朱远民,邹俊万;改革铁路旅客运价制度 让旅客运输走向市场[J];价格理论与实践;1996年07期
10 张建同;孙启承;;中国铁路运输业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8年18期
,本文编号:733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733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