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17:30

  本文关键词: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路运输 经济系统 耦合协调度 因子分析 灰色关联度


【摘要】:公路运输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效地连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区域、产业和部门,为它们之间商品的生产及劳务的流通等搭建起了桥梁,进而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促进了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动了交通运输的畅通发展。如何从公路运输系统的角度,侧重于探究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程度,进而促进公路运输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们对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系统理论为文章理论基点,分别从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两个层面,运用耦合机理遴选出相应的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构建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性评价,进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文章选取陕西省作为研究实例,首先分别对陕西省公路运输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陕西省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已有研究进行述评。然后,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因子分析法,针对陕西省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进行协调性评价。最后分析陕西省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这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体现出两系统间协调的内在动力,促使两系统的发展更为协调。基于以上研究思路,论文内容共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文章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研究内容与框架;第二部分是文章所研究问题的相关理论基础分析;第三部分构建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第四部分是实证(陕西省)分析;第五部分为建议对策的论述。论文对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的研究,既可以对公路运输体系与经济发展两者间的相关理论内容有所补充,与此同时,对制订公路运输以及整个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运输 经济系统 耦合协调度 因子分析 灰色关联度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F54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选题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1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11-12
  • 1.3.1 研究方法11-12
  • 1.3.2 研究思路12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5
  • 1.4.1 国外研究综述12-13
  • 1.4.2 国内研究综述13-15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15-18
  • 1.5.1 研究内容15-16
  • 1.5.2 研究框架16-18
  • 第二章 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研究理论基础18-25
  • 2.1 耦合理论18-20
  • 2.2 协调理论20-22
  • 2.3 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22-25
  • 第三章 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25-36
  • 3.1 指标选取25-29
  • 3.1.1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25-26
  • 3.1.2 公路运输系统发展水平指标26
  • 3.1.3 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指标26-29
  • 3.2 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水平的计算29-30
  • 3.3 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30-33
  • 3.3.1 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30-31
  • 3.3.2 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31-32
  • 3.3.3 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32-33
  • 3.4 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主要因素遴选33-36
  • 第四章 陕西省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分析36-60
  • 4.1 陕西省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现状36-46
  • 4.1.1 陕西省公路运输系统发展现状分析36-40
  • 4.1.2 陕西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40-42
  • 4.1.3 陕西省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分析42-44
  • 4.1.4 陕西省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已有研究述评44-46
  • 4.2 陕西省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性分析46-54
  • 4.2.1 数据收集与整理46
  • 4.2.2 陕西省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46-50
  • 4.2.3 陕西省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析50-54
  • 4.3 陕西省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主要因素分析54-57
  • 4.4 结果分析57-60
  • 第五章 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对策建议60-64
  • 5.1 深化改革固定资产投资,优化投入产出比60-61
  • 5.2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61-62
  • 5.3 推动公路运输转型升级,实现运输业多元化发展62-64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64-67
  • 6.1 研究结论64-65
  • 6.2 主要创新点及研究不足65-66
  • 6.3 研究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3-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清;公路运输多元化和集约化[J];中南汽车运输;2000年03期

2 ;“十五”公路运输大变样[J];轮胎工业;2001年11期

3 汤利平;浅谈公路运输抽样调查中的误差控制[J];浙江统计;2001年02期

4 ;公路运输[J];全国新书目;2001年05期

5 袁茂林;深化公路运输机制改革提高应对入世挑战竞争力——全省12市16家汽运企业34届交流会纪实[J];江苏交通;2002年05期

6 樊润清;公路运输统计数据不实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统计;2002年09期

7 解吕达;当前公路运输生产的喜和忧[J];交通企业管理;2002年08期

8 ;中国成为国际公路运输联盟正式成员[J];公路;2002年07期

9 ;公路运输[J];全国新书目;2002年01期

10 ;公路运输[J];全国新书目;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慧海;秦晓春;;公路运输环境安全评价与对策的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陈忠富;;重庆公路运输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侯子义;王国清;;行驶重载车辆的公路运输费用分析[A];2002年道路工程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朱虹;;国外智能公路运输系统的研究现状[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5 唐立国;;公路运输抬升企业物流成本的问题分析[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6 ;任豪祥会见国际公路运输联盟欧亚地区副秘书长[A];2010中国物流高层访加代表团考察报告[C];2010年

7 杨久东;张云霞;吴风华;;公路运输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7年

8 崔旭莲;;加入WTO对山西公路运输的影响及其对策[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9 周伟国;阮应君;王海;;LNG槽车公路运输危险性及其风险评价[A];中国城市燃气学会LNG专业委员会2009年煤层气液化主题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林志慧;;创新是交通发展的引擎[A];湖北省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内蒙古邮政快递物流公司 王世国 于蔼夫;努力拓展公路运输业务[N];中国邮政报;2003年

2 张鹤;我省建立电煤公路运输快速通道[N];甘肃日报;2004年

3 记者 吕娜;上半年地区公路运输稳步增长[N];阿克苏日报(汉);2013年

4 本报记者 韩朴;公路运输真的无能为力?[N];中国汽车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刘江洁;快速 长途 重载 提高公路运输效能[N];中国交通报;2006年

6 吴瑜章;如何硬化中国公路运输的软肋[N];国际商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亮;公路运输,谁主沉浮?[N];国际商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亮;中国公路运输进入互联网年代[N];国际商报;2006年

9 葛世明 柴凤伟;抢占中国公路运输市场[N];现代物流报;2006年

10 贾旮菲;公路运输:奏响新序曲[N];机电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志俊;区域煤炭公路运输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刘志鸿;农村公路运输主干线融资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袁长伟;公路运输统计体系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4 李健;低碳公路运输实现途径与碳排放交易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吴迪;公路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关系模型及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颜飞;公路运输的交易治理与经济管制[D];长安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璞;西部公路运输服务体系改善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2 汤云;基于DPSIR模型低碳绿色公路运输发展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林虎;LNG槽车公路运输风险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杨远;公路运输业政府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贾亚梅;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6 杨扬;“营改增”对YJ公路运输公司的影响分析[D];辽宁大学;2016年

7 匡伟明;黑龙江省公路运输口岸发展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屈小军;公路运输的社会管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熊金凤;黑龙江省公路运输应急保障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10 李晓宁;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49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949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4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