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网络对杭州旅游产业资源配置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04:15

  本文关键词: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网络对杭州旅游产业资源配置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速铁路 旅游资源 要素分配 影响因素 发展建议


【摘要】: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区域内密布着的城市构成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群。经济的繁荣与交通的便利使得该区域内的旅游经济较为发达、旅游产业发展也较为成熟。沪宁、沪杭与宁杭三条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长三角区域高速铁路网络的建成,这使得区域内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利、时间距离进一步缩短以及可达性大大提升,从而进一步刺激与促进了区域内旅游产业的发展。本论文主要研究高铁对于旅游产业带来的影响,并从两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首先研究分析了高铁对于单个城市旅游业的影响,也即高铁对单个城市不同旅游产业的具体影响;其次研究了高铁对于城市间旅游产业的影响,也即高铁对于旅游资源在城市间流动的影响。在研究高铁对于单个城市旅游产业影响时,本文将问卷统计分析法与实证研究法相结合,首先分析得出高铁给旅游产业带来的可能影响,从这些可能的影响入手设计了调查问卷,继而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得出了高铁对单个城市旅游产业带来的可能影响。在研究高铁对于城市间旅游产业的影响时,我们从高铁将城市间时间距离缩短入手,使用引力模型对旅游资源的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研究的层次关系,本论文被分成了五个章节,在第一章中,论文说明了研究课题的背景、意义以及具体的研究目标,并将国内外相关工作的研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介绍完研究现状后,具体介绍了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与创新性;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产业资源配置的现有理论,为全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对旅游产业资源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界定,结合理论基础,介绍了旅游产业资源对于地理位置的特性,通过归纳这几种特性,给出了高铁对于相近地理位置的城市间旅游产业资源流动的定性分析,得出了高铁对于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特定分布形式的结论;在第四章中,论文以浙江省杭州市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高铁对于单个城市旅游产业的具体影响,分析表明高铁对单个城市中旅游行业的促进作用并不一致,对于交通、餐饮行业而言,促进作用比酒店住宿业更为明显。接着使用了引力模型作为量化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高铁对旅游产业资源在城市间流动的影响,最后对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网络背景下杭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城市内部旅游产业的发展重点和长三角地区城市间如何协作发展这两个方面给出对策。第五章主要是对全文研究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对于单个城市内部的影响表现在对旅游产业各部分发展影响程度不一致,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发展较慢行业的扶持力度;对于沿线城市旅游产业在城市群中的发展,高铁体现出来的影响有两点,一是沿着高铁形成了旅游资源集中的带状分布,增加了聚集效应,二是由于时空距离缩短,旅游产业资源流动性进一步增强。这两个特点带来了几个问题,首先是城市内部旅游产业发展的平衡问题,其次是区域城市之间旅游产业协调发展问题。此外,对于杭州市而言,还存在着旅游产业资源扩散效应不足和旅游经济辐射力较弱的状况。
【关键词】:高速铁路 旅游资源 要素分配 影响因素 发展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92.7;F532.8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12-15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5-16
  • 1.3.1 研究目标15-16
  • 1.3.2 研究内容16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性16-17
  • 2 产业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17-20
  • 2.1 增长极理论17-18
  • 2.2 点轴理论18-19
  • 2.3 核心边缘理论19
  • 2.4 交通经济带理论19-20
  • 3 高速铁路网络对旅游产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分析20-26
  • 3.1 旅游产业资源的概念及构成20-23
  • 3.1.1 旅游产业资源的概念20-21
  • 3.1.2 旅游产业资源的构成21-23
  • 3.2 高速铁路对旅游产业资源流动的影响23-24
  • 3.2.1 旅游产业资源的聚集效应23
  • 3.2.2 旅游产业资源的断点效应23-24
  • 3.2.3 旅游产业资源的转型效应24
  • 3.3 高速铁路对旅游产业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24-26
  • 3.3.1 高速铁路沿线区域旅游经济带的形成24-25
  • 3.3.2 高速铁路沿线区域旅游经济带的特点25-26
  • 4 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网络对杭州市旅游业的影响分析26-38
  • 4.1 杭州市旅游产业概况26-27
  • 4.2 长三角高铁网络与杭州旅游产业发展相关性问卷调查27-29
  • 4.3 长三角高铁网络对杭州旅游产业资源流动性分析29-37
  • 4.3.1 引力模型概念30-31
  • 4.3.2 引力模型量化分析31-33
  • 4.3.3 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对城市间旅游产业要素流动影响分析33-37
  • 4.4 长三角高铁网络背景下对杭州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37-38
  • 5 结论与展望38-40
  • 5.1 主要结论38-39
  • 5.2 研究展望39-40
  • 参考文献40-43
  • 附录一:杭州旅游高铁相关度调查问卷(杭州火车东站)43-45
  • 附录二:杭州旅游高铁相关度调查问卷(西湖景区)45-47
  • 致谢47-48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晓明;;河南省批发零售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河南科技;2010年23期

2 许长新;;上海市产业关联效果的测定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0年04期

3 罗军;;中国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4 程连生;北京产业关联分析[J];经济地理;1992年03期

5 吴开亚,陈晓剑;基于二元关系的产业关联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3年03期

6 胡华杰;;中国产业关联效果的实证分析与理性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于谨凯;曹艳乔;;海洋产业关联模型分析[J];海洋信息;2009年02期

8 周振华;产业关联与经济增长[J];财经科学;1991年04期

9 沈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科技与经济;2006年05期

10 汤晓莉;尚文英;苗长虹;;河南省产业关联能力变动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杨雪春;王茂军;;区域产业关联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分析——以四川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姜洁;;关于如何发展小城镇问题的几点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4 李国平;王春杨;袁薇薇;马小雨;;我国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与科技资源配置的匹配关系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国平;;产业升级的核心:拓展企业主体行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6 黄选高;;关于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若干思考[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耿鹏;赵昕东;;基于GVAR模型的产业内生联系与外生冲击分析[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志文;;林下产业的发展与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韩军;雷娟;;流通业对山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作用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钟明;张晓彤;危海霞;;城市产业发展的研究——以葫芦岛市为例[A];2013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国;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向与我们的对策[N];常州日报;2006年

2 王志国;产业转型应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N];河北日报;2013年

3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赵鑫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吴石磊;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N];光明日报;2014年

4 ;产业经济学基本知识问答[N];山西日报;2001年

5 李正发 (作者单位:市社科院城经所);产业创新的四个关键环节[N];长江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谷亚光;文化产业在应对危机中异军突起[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郭玉志 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办副主任 高书生;社会资本有望支撑文化产业步入上升期[N];中国企业报;2009年

8 记者 胡敏 许静 曾小清;灾区产业在恢复重建中优化升级[N];四川日报;2010年

9 徐德昭 黄虎波;战略性产业选什么?[N];东莞日报;2010年

10 ;去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63.39亿元[N];深圳商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琪;北京市第三产业升级与协调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2 肖建勇;饭店产业融合的机理、路径与风险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3 韩颖;我国若干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数量分析[D];东北大学;2007年

4 张云;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迎旭;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建平;东亚产业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徐强;中国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9 高宇列;天目山区山核桃产业成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张孝锋;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怡;广州市产业创新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宋安宁;文山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外部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凯华;中国造船产业关联演进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伯彦村;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我国金融业产业关联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5 黄丹;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6 张莹;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互补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刘志康;赣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智元媛;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网络对杭州旅游产业资源配置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9 束菊萍;试论饭店产业融合及其程度测量[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年

10 晁艳霞;基于社会资本的河南省创意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74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974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7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