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基于CAS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多主体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21:06

  本文关键词:基于CAS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多主体协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复杂适应系统 SWARM 网络治理


【摘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产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运输过程也在由单一化方式向多样化协作发展。2012年6月,《“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已明确提出,“加快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从分散、独立发展转向一体化发展,初步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由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协调合作构建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综合运输体系不仅是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关系到交通运输发展全局、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所涉及到的环境特别复杂,是一个非线性动态的复杂巨系统。针对该系统越来越复杂这一问题,现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已经表现出了局限性,所以这就要以全新的角度去研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这一问题。本文以CAS理论的视角来研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全新的角度,综合运用CAS理论、治理理论和综合运输理论,对综合运输系统的复杂适应性进行深入分析,探析该系统利益主体之间复杂作用的运作机制,并提出如何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整体最优化,使他们之间的由竞争转变为互利合作,以期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和实践性的指导。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对研究的内容、论文结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进行说明,并阐述该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综述。首先,对研究本论文的两个理论依托—CAS理论和治理理论进行阐释,,并简要综述基于该理论进行的相关研究;其次重点综述国内外关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基于CAS理论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该章主要分为三节,首先阐述CAS理论的基本概念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体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说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开放地、具有适应性的复杂巨系统;其次,结合CAS理论,对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多主体分析研究,该部分包括多主体冲突分析,各主体优势分析以及多主体协调发展分析;再者,从旅客选择动机、选择需求方面,分析旅客对三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参考指标,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三主体的选择预测行进行模型构建,作为第四章仿真研究的核心模型。 第四章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多主体协调建模与仿真。本章主要包括四小节,一、关于系统仿真平台—swarm及其仿真结构、运行原理的简介;二、按照以下五步骤对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多主体协调模型进行构建,分别是:基本问题描述、消费者主体及其属性、准则模拟、环境模拟、时间表;三、仿真程序结构及结果分析;四、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多主体治理模式探析及多主体治理机制创新路径。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对论文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提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复杂适应系统 SWARM 网络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12.6;F2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课题的来源11
  •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11-12
  • 1.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12
  • 1.2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12-14
  • 1.2.1 论文研究内容12-13
  • 1.2.2 论文结构13-14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4
  • 1.4 论文创新点14-15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15-19
  • 2.1 相关概念定义15-16
  • 2.1.1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15
  • 2.1.2 复杂适应系统15
  • 2.1.3 治理理论15-16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6-19
  • 2.2.1 国外研究现状16
  • 2.2.2 国内研究现状16-19
  • 第三章 基于 CAS 理论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分析19-37
  • 3.1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19-21
  • 3.1.1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体现了 CAS 理论的基本特征19-20
  • 3.1.2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20-21
  • 3.2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多主体分析21-27
  • 3.2.1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多主体冲突21-23
  • 3.2.1.1 高铁与航空间客运冲突分析21-22
  • 3.2.1.2 高铁和高速公路间客运冲突分析22-23
  • 3.2.2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多主体各自优势分析23-25
  • 3.2.2.1 与高速公路、民航相比,高铁优势分析23-24
  • 3.2.2.2 与高速公路、高铁相比,民航优势分析24-25
  • 3.2.2.3 与民航、高铁相比,高速公路优势分析25
  • 3.2.3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多主体协调研究25-27
  • 3.2.3.1 多主体互为替代、集散客流25-26
  • 3.2.3.2 多主体组合发展、优势互补26
  • 3.2.3.3 多主体多式联运、无缝衔接26-27
  • 3.3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旅客主体研究27-37
  • 3.3.1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旅客出行行为分析27-29
  • 3.3.1.1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分析27
  • 3.3.1.2 影响旅客出行选择的因素分析27-29
  • 3.3.1.3 旅客出行选择过程分析29
  • 3.3.2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旅客出行选择指标分析29-30
  • 3.3.3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旅客出行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30-37
  • 3.3.3.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30-31
  • 3.3.3.2 BP 神经网络31
  • 3.3.3.3 旅客出行预测模型构建31-33
  • 3.3.3.4 BP 算法 java 实现33-37
  • 第四章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多主体协调建模及仿真37-63
  • 4.1 系统仿真平台-Swarm 简介37-40
  • 4.1.1 Swarm 仿真平台概述37-38
  • 4.1.2 Swarm 仿真平台的结构及运行原理38-40
  • 4.2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多主体协调模型构建40-44
  • 4.2.1 基本问题描述40-41
  • 4.2.2 旅客主体及其属性41-42
  • 4.2.3 准则模拟42-43
  • 4.2.4 环境模拟43
  • 4.2.5 时间表43-44
  • 4.3 仿真程序结构及结果分析44-53
  • 4.3.1 模型仿真实现44-48
  • 4.3.2 模型仿真结果及分析48-53
  • 4.3.2.1 模型仿真界面48-49
  • 4.3.2.2 模型验证49-51
  • 4.3.2.3 模型仿真51-53
  • 4.4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多主体治理53-61
  • 4.4.1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多主体治理模式探析53-56
  • 4.4.1.1 政府行政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54-55
  • 4.4.1.2 治理的主体55-56
  • 4.4.1.3 治理的基本原则56
  • 4.4.2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多主体治理机制探析56-61
  • 4.4.2.1 始终坚持“政府引导”治理机制,完善政府职能57-58
  • 4.4.2.2 积极实行“社会助推”治理机制,发挥市场作用58-60
  • 4.4.2.3 加强促进“多方参与”治理机制,调动公众力量60-61
  • 4.5 本章小结61-63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63-65
  • 5.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63
  • 5.2 不足与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振华;王勒;田尔布;张仁巍;;高铁客运专线对公路客运的影响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顾珊珊,陈禹;复杂适应性系统的仿真与研究——基于CAS理论的交通模拟[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年01期

3 蔡纪伟;朱建冲;阮冰;程路尧;;基于CAS理论的多智能体战斗模型仿真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9年02期

4 熊崇俊;宁宣熙;潘颖莉;;中国综合交通各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系统工程;2006年06期

5 白让让;;国有企业主导与行政性垄断下的价格合谋——“京沪空中快线”引发的若干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2期

6 万春;孙延明;;多主体建模仿真平台SWARM的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07年06期

7 郝勇;陈剑峰;;京沪客运通道的民航与高铁协调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陈绍宽;刘爽;何宇强;郭谨一;;城市间旅客运输需求预测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9年01期

9 邹海波;吴群琪;;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10 仇加印;;高铁时代的民航发展展望[J];空运商务;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978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978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b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