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会计论文 >

贷款损失准备金与股利分配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21:32

  本文关键词:贷款损失准备金与股利分配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商业银行 会计政策 财务政策 资本充足率


【摘要】: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商业银行高负债经营,使其常受到监管当局的重视。资本充足率是反映银行财务充足的重要指标,也是监管当局检测的重点。充足的资本不仅能够保证银行系统的安全,也能够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国际监管部门对银行资本的监管予以充分重视,为此出台的《巴塞尔协议》,不仅约束其成员国的资本充足率,更是对全球的商业银行提出标准。我国目前虽不是巴塞尔协议成员国,但很早就以巴塞尔协议规定的标准严格执行。 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会受银行管理者采用的会计政策和财务政策的影响。迫于监管压力,银行管理者可能会利用会计政策和财务政策来控制其资本水平。为了验证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多大程度上受到两大政策影响,我们对商业银行的会计政策和财务政策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贷款损失准备金是银行管理层可选择的会计政策指标;股利分配是银行管理层可选择的财务政策指标。那么,银行管理层是否会利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和分配股利的方式来操控资本充足率?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联?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 文章以中国A股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2005到2013年的财务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用实证的方法检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银行的管理者会利用会计政策和财务政策来调节资本充足率。文章的结论认为: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当管理者需要提高资本充足率时,他们会增加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进行资本管理;在财务政策选择方面,留存利润虽然能够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但银行的管理者受到股东分红的压力,不能少分,需要作下权衡。此外,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政策是财务政策的补充。根据文章得出的结论,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从银行外部来看:政府应积极完善股票市场;加强监管;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从银行内部来看:银行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监管理念;加强信息披露;科学有效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将会计政策和财务政策结合使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 会计政策 财务政策 资本充足率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3;F830.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研究方法和文章框架11-13
  • 1.2.1 研究方法12
  • 1.2.2 文章框架12-13
  • 1.3 文章创新点13-14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14-28
  • 2.1 资本充足率概念界定、影响及现状14-16
  • 2.1.1 资本充足率概念界定14
  • 2.1.2 资本充足率监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4-15
  • 2.1.3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15-16
  • 2.2 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比例概念界定、发展历程及现状16-22
  • 2.2.1 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比例概念界定17
  • 2.2.2 美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发展历程及现状17-18
  • 2.2.3 我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发展历程及现状18-22
  • 2.3 股利分配率概念界定、发展概况及现状22-26
  • 2.3.1 股利分配率概念界定22-23
  • 2.3.2 美国商业银行股利分配发展概况及现状23-24
  • 2.3.3 我国商业银行股利分配发展概况及现状24-26
  • 2.4 商业银行财务政策和会计政策的内容与辨证关系26-28
  • 2.4.1 商业银行财务政策和会计政策的内容26
  • 2.4.2 商业银行财务政策和会计政策的辩证关系26-28
  • 第3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28-36
  • 3.1 国内外文献综述28-32
  • 3.1.1 国外研究综述-贷款损失准备金28-29
  • 3.1.2 国内研究综述-贷款损失准备金29-30
  • 3.1.3 国外研究综述-股利分配30-31
  • 3.1.4 国内研究综述-股利分配31-32
  • 3.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32-36
  • 3.2.1 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比例与资本充足率假设32-33
  • 3.2.2 股利分配率与资本充足率假设33-36
  • 第4章 实证分析36-42
  • 4.1 样本的选择和来源36
  • 4.2 研究模型36-37
  • 4.3 模型分析37-42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37-38
  • 4.3.2 相关性检验38
  • 4.3.3 实证结果分析38-40
  • 4.3.4 稳健性检验40-42
  • 第5章 结论、建议和不足与展望42-46
  • 5.1 研究结论42
  • 5.2 研究建议42-43
  • 5.3 不足与展望43-46
  • 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52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5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军山;邹新月;周伟卫;;贷款行为、盈余管理与贷款损失准备的动态调整[J];金融论坛;2011年05期

2 蒋海;袁典;;商业银行亲周期性及逆周期监管的研究进展[J];南方金融;2014年05期

3 袁鲲;王娇;;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管理动机与商业银行顺周期性——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4年07期

4 陈旭东;何艳军;张镇疆;;货币政策、银行信贷行为与贷款损失准备——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10期

5 雷宇;;诚信、盈余管理与公众评价——对声誉机制公众基础的一个检验[J];当代会计评论;2014年01期

6 蔡逸轩;罗剑群;;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政策选择动因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年11期

7 项国鹏;张旭;;基于SFA的企业产融结合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9期

8 郭志芳;;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行为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3年12期

9 张金若;高洁;;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动机及启示[J];会计之友;2014年07期

10 魏琪;傅强;林荫华;;审慎性监管有助于改善银行效率吗?——基于门限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Dong-Hoon Yang;;Signaling through Accounting Accruals vs.Financial policy:Evidence from Bank Loan Loss Provisions and Dividend Changes[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雷宇;;诚信、盈余管理与公众评价——对声誉机制基础的一个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童娜琼;岳琪;;上市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操纵的实证研究[A];当代会计评论(第6卷第1期总第11期)[C];2013年

4 孙丽;徐一泉;;上市商业银行盈余管理手段的实证检验[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雷宇;;诚信、盈余管理与公众评价——对声誉机制公众基础的一个检验[A];当代会计评论(第7卷第1期总第13期)[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蓓蓓;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与控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2 李辽宁;税收成本约束下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3 喻凯;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盈余管理及其市场反应检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4 阮梓坪;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会计寻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碧荣;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影响因素[D];暨南大学;2011年

2 张帆;新会计准则下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黄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李振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准备金计提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李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损失金制度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

6 岳小迪;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会计政策与实务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赵纶;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崔圣豪;韩国金融贷款机构实施动态贷款损失准备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王芳;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与贷款波动的实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10 刘秋宇;终极控制人对盈余管理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68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kuaiji/768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f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