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陕西省秦岭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会员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15:07

  本文关键词:陕西省秦岭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会员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意识 行为特征 户外运动俱乐部会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和利用,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存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不得出走出城市,投身户外。现阶段,虽然人们参加户外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但户外运动者对户外环境的保护意识却令人担忧。如何提高户外运动者的环境意识,增进户外运动者的行为特征,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影响着户外运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厘清并全面了解秦岭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会员的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现状,明晰秦岭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会员的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存在问题,剖析秦岭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会员的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影响因素,提出秦岭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会员的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促进对策。本文以秦岭户外运动俱乐部为例,对旅游者的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的关系进行研究,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来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总结归纳影响秦岭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会员环境意识和行为特征的因素,唤醒公众环境意识,激发环保行为,利于秦岭环境改善。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陕西省20个户外运动俱乐部的20名俱乐部管理人员和300名会员的环境意识和行为特征现状,调查内容具体涉及俱乐部环境意识和行为特征现状,会员环境知识、会员环境意识、会员行为特征等方面。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明晰了当前户外运动参与者的环境意识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行为特征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制约户外环境保护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俱乐部行为特征方面:各俱乐部在户外运动环保知识的宣传、组织、经费投入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2、环境知识方面:在对会员进行一般环保知识的调查中,平均正确率均小于50%,俱乐部会员对一般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会员们的专业环保知识也相当薄弱和匮乏,亟待进一步积累和增长。3、环境意识方面:俱乐部会员对户外环境及其户外环保有着较为敏感的认知度;俱乐部会员对于户外环保有着较好的意愿:绝大部分的俱乐部会员参与者拥有比较正确和科学的户外环境价值取向。4、行为特征方面:在户外运动过程中,俱乐部会员处理食品外包装的方式还不够科学;大部分俱乐部会员任意处置垃圾的现象很普遍,可能会进一步造成户外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但没有引起行为方式的改进,值得担忧。大部分会员明晰在户外运动过程中保护环境的正确方式,但在实际行动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议综合提升秦岭户外运动运动俱乐部会员环境意识和行为特征:1、加大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户外运动会员环境意识和行为特征2、加强执法监督力度,提高户外运动会员环保行为特征
【关键词】:环境意识 行为特征 户外运动俱乐部会员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9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前言9-22
  • 1.1 研究目的10
  • 1.2 研究意义10-12
  • 1.3 文献综述12-22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2-16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6-18
  • 1.3.3 环境意识和行为特征概念界定18-22
  • 1.3.3.1 环境意识的内涵18-19
  • 1.3.3.2 行为特征的内涵19-20
  • 1.3.3.3 环境意识和行为特征的关系20-22
  •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22-27
  • 2.1 研究对象22
  • 2.2 研究方法22-27
  • 2.2.1 文献资料法22
  • 2.2.2 访谈法22-23
  • 2.2.3 观察法23
  • 2.2.4 问卷调查法23-26
  • 2.2.5 数理统计法26
  • 2.2.6 逻辑分析法26-27
  • 3 结果与分析27-46
  • 3.1 陕西省秦岭山地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7
  • 3.2 陕西省秦岭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管理者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7-31
  • 3.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27-28
  • 3.2.2 关于户外运动俱乐部管理者环境意识的调查28-30
  • 3.2.3 关于户外运动俱乐部管理者行为特征的调查30-31
  • 3.3 陕西省秦岭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会员的环境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31-40
  • 3.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31-35
  • 3.3.2 环境知识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35-36
  • 3.3.3 户外环境认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36-37
  • 3.3.4 户外环境态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37-39
  • 3.3.5 户外环境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39-40
  • 3.4 陕西省秦岭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会员行为特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40-46
  • 3.4.1 户外运动个人卫生习惯特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40-41
  • 3.4.2 户外运动过程中垃圾处理行为特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41-43
  • 3.4.3 户外运动过程中对待动植物特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43-44
  • 3.4.4 参与环保行为特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44
  • 3.4.5 所在运动俱乐部行为特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44-46
  • 4 陕西省秦岭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会员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存在问题46-47
  • 4.1 俱乐部关于环保规章制度制定不完善,环保知识宣传不到位46
  • 4.2 俱乐部会员对一般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环境意识有待提高46-47
  • 4.3 会员处理一般生活垃圾行为不合理,行为特征表现较差47
  • 5 陕西省秦岭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会员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影响因素47-48
  • 6 提升陕西省秦岭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会员环境意识与行为特征的对策48-50
  • 6.1 加大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户外运动会员环境意识48-50
  • 6. 2 加强热法监督力度,提高户外运动会员行为特征50
  • 7 结论50-51
  • 7.1 相关政策法规现状50
  • 7. 2 俱乐部管理者基本特征50-51
  • 7.3 俱乐部会员基本特征51
  • 7.4 环境知识方面51
  • 7.5 环境意识方面51
  • 7.6 行为特征方面51
  • 7.7 俱乐部行为特征方面51
  • 8 建议51-53
  • 8.1 加大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户外运动参与者环境意识52
  • 8.2 健全法规加强执法,增强户外运动参与者行为特征52-53
  • 9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 附录57-71
  • 附录1 专家调查问卷57-61
  • 附录2 俱乐部管理者调查问卷61-62
  • 附录3 户外运动会员调查问卷62-65
  • 附录4 访谈提纲65-66
  • 附录5 访谈记录66-70
  • 附录6 问卷效度专家评定表70-71
  • 承诺书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朝阳,马志政;简论哲学的环境意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刘捷;简论中小学生环境意识与素质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0年06期

3 祝心汉;在素质教育中对环境意识的思考[J];环境教育;2001年01期

4 杨学峰,张汉武;环境意识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作用初探[J];天中学刊;2001年02期

5 雷钧;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几点思考[J];环境教育;2002年03期

6 魏清源;增强环境意识 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7 朱义年,李湘萍;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J];高教论坛;2003年05期

8 郭利娟;环境意识:全球化背景下主体素质结构的重要内容[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董爱平;妇女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10 姚从容,陈魁;环境意识与第三部门[J];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爱平;安和平;唐丽萍;;贵州省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对策[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2 依再提古丽;;浅谈努力提高广大妇女的环境意识[A];妇女·环境·健康——妇女与环境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周葵;朱明姣;;我国城乡居民的环境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都江堰市、合肥市、宁波市、黄石市及相应农村的调查数据[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4 吕勤智;;设计中的“大环境意识”观探究[A];新形势与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满福;;环境意识法律化[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6 杨林书;刘英;史雅娟;;母亲要当好孩子环境意识的启蒙老师[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7 宋春生;张欣;杨玉胜;;增强小学生环境意识的策略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8 吕耀平;求渊;;丽水市城区居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与评价研究[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9 季慧玉;刘金琰;;环境意识设计与绿色电器[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戴素芬;;环境保护进程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妇女环境意识的觉醒[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黄晓芳;我国报纸环境意识大增[N];经济日报;2000年

2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刘红梅;如何结合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环境意识[N];学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郭文生;增强领导干部环境意识[N];中国环境报;2013年

4 记者 陈谦;报纸环境意识大提高[N];中国环境报;2000年

5 记者 田新元;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启动[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记者 蔡忠平;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在我省举行启动仪式[N];福建科技报;2008年

7 张玉美;电工产品环境意识设计国家标准即将实施[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8 记者 吴志刚 通讯员 史红玉;我区启动环境意识项目培训[N];法治快报;2008年

9 记者 蒋鹏;我市领导干部接受环境意识项目培训[N];桂林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张如月;我市500多领导干部接受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培训[N];钦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丽娟;环境意识的组织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e

本文编号:1074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074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3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