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保定市旅游产品体系的优化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保定市旅游产品体系的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体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 保定
【摘要】:近年来,保定市旅游业发展一直很快,旅游接待量持续增长,旅游收入稳步增加,景区改造提升不断推进,旅游市场日益活跃。保定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品质高,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交通与通信网络发达。京津冀市场一直是保定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必然使三地之间合作交流更加频繁,从而导致来自京、津的游客比重在保定国内游客接待量中越来越大。从内容上来看,保定市现有的旅游产品体系包含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点100多处、十几条旅游精品线路和15个特色旅游节庆产品。随着京津冀居民收入的提高,旅游热情的高涨,旅游动机的多样化,人们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旅游产品体系已不能满足新环境下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旅游产品体系的优化设计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本文首先对保定市现有的旅游产品体系进行梳理,然后分析保定市的资源赋存情况和资源特征,再结合客源市场需求特征,进而得到现有的旅游产品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品牌特色不突出,景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2、产品展现形式单一,互动体验性不足;3、产品结构简单,产品设计缺乏细分市场针对性;4、空间布局不集中,景区之间缺乏合作;5、旅游产品升级滞后,对新环境的适应不足。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保定市的旅游产品体系优化需要找准保定旅游产业在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中的定位,从旅游产品表现形式的角度进行优化。单项旅游产品的开发注重体验性、互动性,体现区域特色和城市形象,打造旅游品牌。旅游线路产品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挖掘旅游者潜在需求,设计、开发符合市场的多主题的产品线路体系和时间合理的产品线路体系。区域旅游产品,以竞争为导向,挖掘自身特色,避免同质化开发。积极解读新环境下的游客需求,升级旅游产品。合理分析保定旅游产品的优势,建立、维护与竞争者的关系,探索区内或区际旅游合作。
【关键词】: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体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 保定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6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导论10-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综述11-14
- 1.2.1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技术综述11-13
- 1.2.2 保定市旅游研究现状13-14
- 1.2.3 评述14
- 1.3 研究方法14-15
-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15-17
- 1.4.1 研究思路15
- 1.4.2 创新点15-17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17-21
- 2.1 相关概念界定17-19
- 2.1.1 旅游产品17-18
- 2.1.2 旅游产品体系18-19
- 2.1.3 京津冀协同发展19
- 2.2 相关理论19-21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19-20
- 2.2.2 创新理论20-21
- 第3章 保定市旅游产品体系现状21-26
- 3.1 旅游景(区)点21-23
- 3.1.1 自然风光类旅游产品22
- 3.1.2 历史文物类旅游产品22-23
- 3.1.3 红色旅游产品23
- 3.1.4 特色休闲度假旅游产品23
- 3.2 保定旅游线路产品23-25
- 3.3 保定节庆旅游产品25-26
- 第4章 保定市旅游产品的RMP分析26-48
- 4.1 保定市旅游资源概况26-34
- 4.1.1 保定市旅游资源赋存分析26-28
- 4.1.2 保定市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28-32
- 4.1.3 旅游资源评价32-34
- 4.2 保定市客源市场需求分析34-43
- 4.2.1 保定市目前客源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34-42
- 4.2.2 保定旅游市场潜在需求分析42-43
- 4.3 保定市旅游产品现状分析43-48
- 4.3.1 保定市旅游产品的环境支持43-44
- 4.3.2 保定旅游产品体系存在的问题44-48
- 第5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保定市旅游产品优化策略48-59
- 5.1 旅游产品体系优化设计要求及设计原则48-51
- 5.1.1 设计要求48-49
- 5.1.2 设计原则49-51
- 5.2 旅游产品体系优化设计方案51-59
- 5.2.1 优化思路说明51
- 5.2.2 单项旅游产品51-53
- 5.2.3 旅游线路产品53-57
- 5.2.4 区域旅游产品57-59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59-61
- 6.1 研究结论59
- 6.2 存在不足59-61
- 参考文献61-65
- 附录65-67
- 致谢67-6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冬英;;九江市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与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2 谢彦君;;旅游体验的情境模型:旅游场[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2期
3 谢彦君;;旅游体验的两极情感模型:快乐—痛苦[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5期
4 谢志华;吴必虎;;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年06期
5 胡叶星寒;刘志平;;基于京津冀客源市场的保定旅游商品开发对比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6 刘志平;陈静;;评价理论视角下保定市旅游宣传材料中人际意义的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7 王险峰;;扬长避短:保定市旅游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路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王琳;;旅游产品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9期
9 高亚芳;何喜刚;;甘肃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CBA架构[J];开发研究;2007年06期
10 谢彦君;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旅游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卞宁;[N];保定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蔚;山东省休闲旅游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隆美云;广西药用植物园旅游产品及促销组合策划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74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074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