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敦煌旅游地生命周期分析与调控
本文关键词: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敦煌旅游地生命周期分析与调控
【摘要】:引用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定性阐述了热点旅游城市敦煌旅游地具体的生命周期特点与规律,认为敦煌作为旅游地正处于其生命周期的快速发展阶段。近几年"敦煌热"的兴起,导致该旅游地的旅游人数开始产生"井喷式"增长迹象。基于此,通过构建敦煌旅游人数的GM(1,1)模型,对未来敦煌市旅游人数进行客观预测,为实现敦煌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调控方法。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旅游地生命周期 旅游人数 灰色预测模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元目标体系导向的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编号:09BJY086)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不同地区旅游经济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旅游地开始陷入“生命周期局限”困境,国内相关学者纷纷将研究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对具体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分析与调控领域。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一直作为一个能合理解释旅游发展的模型,因其发展的成熟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性,在旅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文全;敦煌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市场开发战略[J];甘肃理论学刊;2003年04期
2 包东红;打造国际精品线路 建设敦煌旅游名城[J];发展;2004年06期
3 黄银珠;杨建明;陈雅丽;;基于灰色模型的福建省入境旅游客源预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4 刘明;;基于灰色理论的国际旅游客源市场预测——以云南省为例[J];旅游研究;2009年02期
5 周霓;;山东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预测研究——基于灰色GM(1,1)模型[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郭琦;许海平;;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海南省旅游客源市场规模预测研究[J];特区经济;2013年06期
7 杨永丰;罗仕伟;王昕;;基于拐点理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预警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8 王海燕;李晓东;;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产品开发初探——以新疆喀纳斯湖为例[J];资源与产业;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孜军;灰色系统基本方法及其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J];四川有色金属;1996年03期
2 彭建政;何广杰;周灵源;;灰色聚类方法在建筑结构鉴定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3 梁本亮;刘建新;;基于灰色关联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子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4 杨攀;张宇;;灰色控制系统理论在火灾预测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06年03期
5 项伟;周加来;;安徽省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程亮;;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7 孙洪美;焦传兵;李永胜;张蒙蒙;臧德奎;;山东省紫薇品种观赏价值的灰色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8 刘国璧;袁宏俊;孙群;孟涛;;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刘翔110m栏成绩预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潘友仙;过建春;;海南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肖懿群,唐家驹;灰色预测超前质量控制[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玉顺;;临川县小麦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2 施式亮;伍爱友;;GM(1,,1)模型与线性回归组合方法在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郑作亚;卢秀山;陈永奇;;附有指数系数的灰色模型及其在实时GPS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静;;消防指挥决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5 张欣海;李智毅;王建锋;;灰色聚类方法在山区城市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6 敖文波;夏斌;胡光道;;模糊综合评判在航空伽玛能谱参数解释评价中的应用[A];泛珠三角港澳台地区地球物理研讨平台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梅波;;三比值法与灰关联分析法在色谱分析技术中的运用[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优秀论文集[C];2010年
8 蔡求源;崔斌;乔辉;;气象因子对万寿西宫子站周边空气质量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9 胡永梅;;灰色系统GM(1,1)模型在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10 闵瑞;肖新平;;武汉市高新区企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建军;基于提速线路TQI的轨道不平顺预测与辅助决策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黄光东;基于智能算法的滑坡稳定性建模与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魏晋宏;预测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雷军;宜万铁路施工期隧道岩溶突水地质灾害形成规律与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俊;结构健康监测中的测点优化布置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冯启高;农业机械化系统分析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8 李翠林;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罗文柯;上覆巨厚火成岩下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治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李振霞;沥青路面复合基层结构与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伍;杉木树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丹;郑州市区深部地热资源水利用优化配置[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宇轩;电子信箱的可用性实验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科;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分析与评价[D];郑州大学;2010年
5 叶公伟;基于模糊优选的PPP项目特许权决策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井锋;大连市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新艳;企业持续成长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庞大芳;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技术及其在屯兰矿的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9 雷康;软土路基沉降的组合预测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孟晓凤;基于FLAC~(3D)的水工结构工程施工期、运行期安全评价案例[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阶;对环境预警的探讨[J];重庆环境科学;1996年05期
2 吴江,黄震方;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模拟的初步研究——Logistic曲线模型方法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5期
3 戴光全,吴必虎;TPC及DLC理论在旅游产品再开发中的应用——昆明市案例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4 杨效忠,陆林,张光生,卢松,宣国富;旅游地生命周期与旅游产品结构演变关系初步研究——以普陀山为例[J];地理科学;2004年04期
5 任宏伟;张吉献;;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河南旅游业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6 谢先全;福建省4个境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灰色预测[J];福建地理;2002年03期
7 蒋长春;;福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基本格局与发展态势预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刘旭玲,杨兆萍,谢婷;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中的应用——以喀纳斯禾木图瓦村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5年03期
9 刘宇峰;孙虎;原志华;;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规模预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10 康传德;庄小丽;魏龙吉;;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市场潜力预测模型——以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为例[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海琳;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控制策略[J];企业经济;2005年06期
2 覃江华;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3 徐致云;陆林;;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进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杨永丰;罗仕伟;王昕;;基于拐点理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预警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5 杨振之;试论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模式[J];人文地理;2003年06期
6 邵晓兰;高峻;;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现状和展望[J];旅游学刊;2006年06期
7 付洪利;汪明林;;反馈闭环系统理论在资源型旅游地生命周期中的应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8 阎友兵;蒋晟;;旅游地生命周期衡量标准创新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9 朱元恩;吴倩妮;;旅游地生命力理论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3期
10 徐伟;李立华;付涤非;;区域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以都江堰市为例[J];江苏商论;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颜元;;基于信息熵的旅游地生命周期量化研究——旅游地演化实质的一种假说[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杨振之;借助策划、管理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模式(中)[N];中国旅游报;2011年
2 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杨振之;借助策划、管理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模式(上)[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杨振之;借助策划、管理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模式(下)[N];中国旅游报;2011年
4 陆胜;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分析与应用[N];江南游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洪利;名山旅游地生命周期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2 邓贵平;岩溶洞穴旅游地生命周期延长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云;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利益相关者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s
本文编号:1084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08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