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基于网络内容分析法的杭州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20:40

  本文关键词:基于网络内容分析法的杭州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分析 提升策略 杭州


【摘要】:随着旅游目的地竞争的不断深化,旅游地的竞争不再局限于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等单一要素的竞争,而是上升到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竞争。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转变了旅游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旅游目的地的传播方式也不再局限于纸质媒体、电视媒体、公众口碑。因此,从网络游记中探索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要素、特征词汇和内在语言联系,掌握游客的最真实感受和需求,以此来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已十分迫切。本文通过建立旅游目的地形象分析类目,进而构建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模型,对旅游地构成要素进行细分量化研究。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认知形象分析类目、情感形象分析类目、满意度、重游意愿、语言结构等测量指标,积极探索游客游后反馈机制,巩固感知形象的正面态度,改进游客感知的负面评价,为科学、合理、全面的旅游形象提升提供科学指导,为杭州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升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进行相关阐述,并系统全面的回顾了国内外有关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形象测量、旅游形象构成要素等研究,为全文的研究搭建理论基础,并找到本文的切入点。其次,以态度ABC模型、认知-情感-意动模型、旅游形象形成机理、情感形象模型及测量维度模型为依据,建立形象分析类目,进而构建以认知形象评价、情感形象评价、满意度、重游意愿、高频特征词为指标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模型。再次,对本研究进行实证研究,以杭州为例,以网络游记为数据来源,应用内容分析法对杭州旅游形象进行认知形象、情感形象、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的相互关系、总体形象的层次渐进研究。最后,从地域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旅游路线设计、特色商业街改造、旅游服务和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环境改善等方面提出提升策略,并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杭州的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可分为四大主类目,十七次类目;游客对四大主类目的关注度顺序为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旅游主体,对前三次类目的关注度顺序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餐饮美食;情感形象评价来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餐饮美食三大要素被提及并明确作出评价的次数最多,与游客的形象认知匹配度高;总体形象研究中,“人间天堂”作为杭州的代名词得到大多数游客的认同。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分析 提升策略 杭州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8-9
  • 1.1.1 现实背景8
  • 1.1.2 时代背景8-9
  • 1.1.3 理论背景9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9-11
  • 1.2.1 理论意义9-10
  • 1.2.2 实践意义10
  • 1.2.3 研究目的10-11
  • 1.3 研究内容11-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1.4.1 内容分析法12
  • 1.4.2 文献研究法12
  • 1.4.3 情感分析法12-13
  • 1.5 本文创新点13-14
  • 1.5.1 研究视角13
  • 1.5.2 研究内容13-14
  • 1.6 研究框架14
  • 2. 文献综述14-22
  • 2.1 相关概念界定14-16
  • 2.1.1 旅游目的地概念14-15
  • 2.1.2 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15-16
  • 2.2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起源16-17
  • 2.3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17-18
  • 2.4 旅游目的地的测量维度18-20
  • 2.5 旅游目的地形象满意度和重游意愿研究20-21
  • 2.5.1 旅游目的地形象满意度20-21
  • 2.5.2 游客重游意愿与旅游地形象的相关研究21
  • 2.6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网络传播与网络文本的研究21-22
  • 3.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模型设计22-30
  • 3.1 理论基础22-26
  • 3.1.1 态度ABC模型23
  • 3.1.2 认知—情感—意动模型23
  • 3.1.3 旅游形象形成机理23-24
  • 3.1.4 旅游形象测量维度24-26
  • 3.2 研究设计26-30
  • 3.2.1 测量对象26
  • 3.2.2 认知形象评价分析类目26-27
  • 3.2.3 情感形象评价分析类目27-28
  • 3.2.4 总体形象评价分析类目28-30
  • 3.3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模型30
  • 4. 实证研究30-56
  • 4.1 研究设计30-31
  • 4.2 研究工作步骤31-33
  • 4.2.1 系统搜集资料,即网络游记内容31-32
  • 4.2.2 资料归整,对网络游记进行阅读和归类32-33
  • 4.3 信度检验33-34
  • 4.4 游客基本属性特征34-37
  • 4.5 旅游感知形象评价性分析37-56
  • 4.5.1 认知形象分析37-42
  • 4.5.2 情感形象评价分析42-50
  • 4.5.3 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的关系50-52
  • 4.5.4 总体评价分析52-56
  • 5. 杭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策略56-59
  • 5.1 挖掘富含独特生活气息和地域文化的旅游产品57
  • 5.2 打造风格各异的主题旅游游线57
  • 5.3 提升商业街区特色,提倡差异化化经营57-58
  • 5.4 树立“旅游者满意”理念,提升旅游服务质量58
  • 5.5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休闲设施58
  • 5.6 重视城市环境治理,净化城市空气58-59
  • 6. 结论与展望59-61
  • 6.1 主要结论59-60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8
  • 致谢68-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永明;王美霞;李瑞;吴殿廷;;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凤凰古城旅游地意象感知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年01期

2 陈培;张红;杜雪楠;;基于网络游记的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探究——以西安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11期

3 屈册;;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世界建构对比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陈倩;;基于受众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要素分析——以北京为例[J];特区经济;2014年01期

5 金卫东;城市旅游形象浅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贾磊;基于网络内容分析法的成都市旅游感知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易晓诗;湖北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及其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3 刘昌杰;秦皇岛城市品牌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朱晓洁;湘西凤凰古城旅游地形象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3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123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9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