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区域同城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5 10:33
本文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区域同城化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区域合作 同城化 旅游区域同城化 北部湾经济区
【摘要】:综观国内外各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经历,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现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旅游产业的发展亦主要受制于这些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但地区旅游开发不是封闭式的,而是与周边地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区域旅游合作成为相邻地区开发旅游产业的重要选择。随着国内多地区由“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政府、学者和企业等多方力量,纷纷开始寻找推动旅游产业区域合作的方式与方法。“同城化”的概念首次出现于《深圳2030年城市发展规划》,因其具有强调打破行政区划,注重地区间营销推广、形象定位、保障体系、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等特征,一经提出便受到众多地区政府及学者的推崇。旅游产业具有高度关联带动性,致使许多区域在发展同城化时多将旅游产业优先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打造成重要国际区域合作区为目标,四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旅游区域合作历来密切,政府、企业等对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区域合作认同度较高。但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发展水平较弱,旅游经济收入主要依赖南宁市,区域旅游合作深度有待进一步开发。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同城化将是四市旅游合作的又一契机,将有效激发四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以旅游产业为先导,带动其他产业的合作发展。论文借助经济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方法,综合旅游区域合作、旅游同城化等方面的研究,结合相关地区发展经验,指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同城化应走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即区域同城化,相应的旅游同城化应走旅游区域同城化之路。论文通过分析指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旅游区域同城化具有区位优势明显、政策扶持优厚,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区域联系密切、旅游合作已久的优势;而旅游产品同质性问题严重,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则是其劣势。总之,北部湾经济区具有发展旅游区域同城化的可行性。论文针对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旅游区域同城化的特点,提出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区域同城化具有必要驱动力和基础驱动力。论文还结合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得出其旅游区域同城化发展模式应采用增长极下的同质增强型。最后,论文认为旅游产品作为旅游区域同城化发展的关键内容,应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明确“一核两区三圈五线”旅游体系,同时,要积极完善旅游形象定位、政策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要素共享等体系,以促进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区域同城化的高效快速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伟兵;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2 李爽;黄福才;李建中;;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特征与分类框架[J];旅游学刊;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秦广庆;同城化背景下广佛产业合作协调机制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2 吕瑾万;厦漳泉同城化的空间架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43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143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