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居民旅游感知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7 03:42

  本文关键词: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居民旅游感知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开发 人口特征 感知 态度 文化和自然遗产地 遗产保护 因子分析


【摘要】:旅游地居民的感知和态度被认为是评价旅游发展状况最直接的因素。为充分了解武夷山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内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情况,进而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方式调查了武夷山双遗产地核心旅游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及其发展需求,运用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居民对旅游开发影响的感知及其与人口社会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建立的指标体系能从基础建设、环境体验、经济观念、收入就业、原始文化、美誉传承和商机分配7个维度(公因子)揭示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状况。居民普遍认为旅游已成为当地经济支柱产业,旅游开发改变居民经济意识的同时,居民观念也更加积极与开放;居民已对文化习俗的改变有所认知。但居民旅游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受到外来人口对自身旅游收益分配的冲击,承受着因环境和居住体验改变导致的负面影响。人口特征不同的居民对经济观念的感知差异程度最突出,对原生文化与基础建设的感知差异次之,对收入就业、商机分配的感知差异较小,对环境体验、美誉传承的感知无差异。性别、年龄和家庭年收入不同的居民对7个公因子感知均无显著差异;文化程度、职业、家庭规模、家庭年旅游收入和家庭旅游收入比例不同的居民对公因子的感知均有不同程度差异。不同村庄居民对基础建设、经济观念、收入就业和商机分配感知有显著差异(P0.05);政策制定应关注各村庄居民对基础建设、经济观念、收入就业和商机分配感知等方面的不同需求。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203,30870435)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20133515120007)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青年科学基金(6112C035F) 福建农林大学A类毕业生科研启动资金(132130012)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福州350002)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必须把遗产保护放在首位,其旅游开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间的协调发展[1]。原住居民作为旅游地中的重要群体,其对当地旅游发展的认知与参与程度与当地管理部门政策制定以及实施密切相关,是旅游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基于因子分析的济南市软件产业竞争力评价[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蔺全录;孟毅;;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小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J];企业导报;2013年22期

3 翟航;周俊;李世梅;张丹;辛欣;;因子分析法在污染源解析方面的应用[J];中国环境管理;2014年01期

4 尹子民,罗丽兮;因子分析在企业增长方式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年04期

5 高素英,金浩;因子分析在市场问卷调查分析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李升学,康彦彦;我国各地区企业融资差异的多变量因子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杨淼P,

本文编号:1150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150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c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