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分析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分析研究
【摘要】:旅游和度假已经成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国内外各个城市都在充分挖掘本市资源,发展旅游业。较高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对促进经济转型、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甚至成为城市发展的引擎。山东省要实现旅游强省的目标,就必须综合分析山东省17城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有针对性地做出理论指导,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避免盲目探索,实现17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整体提升,科学发展。论文分为六部分,循序渐进地展开讨论,直到得出结论,完成本文。第一部分,明确对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有效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特别关注国内省域视角下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总结研究内容发现国外研究较难形成统一观点,而国内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难以指导实践。而省域视角下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成果较少,不利于充分认识不同城市之间的旅游竞合关系,鉴于此,本文明确研究主体,确定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绘出技术路线,理清研究思路。第二部分,结合既有的研究成果,界定本文涉及的“城市旅游”和“旅游竞争力”概念,详细阐述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并介绍比较优势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学理论等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学科理论知识。第三部分,针对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特点,从旅游业发展源头到竞争过程,提出并分析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八个因素,构建符合山东省城市现状的旅游竞争力系统模型,将这个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方便分层研究。第四部分,严格按照既有的原则构建包含11个专项指标及32个细分指标的指标体系,解释32个细分指标,对17城市32个指标的来源进行收集或计算,并介绍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原理和适用范围,为实证分析做充分准备。第五部分,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提取山东省17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子,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四个主要旅游竞争力子系统权重,对17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测评,进行城市聚类。分析出山东城市旅游竞争力整体呈现为“一城领先,少数良好,部分中游,较多靠后”的金字塔结构,发展极不平衡,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第六部分,根据前五部分的分析,提出符合山东省城市旅游业竞争力发展特点的对策,四类城市提高旅游竞争力的努力方向分别为:多元化发展、提高形象识别度、扩大产业规模和人才培养、加强基础建设,而整体旅游竞争力提升对策从旅游企业、政府管理部门、行业组织等层面多角度提出,促进不同类型的城市协调进步。山东省17城市近年来在山东省政府领导下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得各城市和山东省整体旅游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但各城市“单打独斗”、埋头发展无法从容应对来自各方的强大竞争压力,因此必须将“一家独奏”变成“集体合唱”,把17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谱写美好篇章。而且综合评价分析研究山东省17城市旅游竞争力,加强协作,共同进步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清霞;秦张平;;国内旅游竞争力研究进展与评述[J];世界地理研究;2011年03期
2 把多勋;徐金海;杨志国;;甘肃省14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7期
3 莫帮洪;杨剑川;;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框架初探[J];社会科学家;2005年S2期
4 马艳;胡晓娟;;东北四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年01期
5 吴国琴;;论信阳市旅游竞争力的提升[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吕建华;徐淑梅;;黑龙江省旅游竞争力提升浅析[J];商业研究;2006年11期
7 杨莎莎;;各省(市、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因子聚类评估[J];发展研究;2006年06期
8 王凯;韩贵锋;;中国省区旅游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9 黄耀丽;李飞;李凡;;基于竞争力要素和空间尺度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刍议——兼与城市竞争力比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4期
10 张广海;李雪;;国内外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龙江智;;旅游竞争力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批判[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刘德谦;;中国旅游竞争力的弱势与前瞻[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3 刘德谦;;附1: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旅游竞争力报告》里的中国[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刘涛;;山东省乡村旅游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方志玉;;我国华东地区省市旅游竞争力因子和聚类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6 李建卫;何佳梅;;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田大江;刘家明;王润;;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以中国西北五省会城市为例[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史本林;尤瑞玲;贺振;;河南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提升战略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汪宇明;;“围城”效应与区域联动——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成长机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爽邋河北记者站 李勇;用特色增强奥运旅游竞争力[N];中国旅游报;2008年
2 记者 梁圣嵩 谢臻 通讯员 童莉 王建业;南京旅游竞争力:全国排前十[N];南京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李晓良;2009年度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揭晓[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何晓丽 王万礼 杜佳丽;我市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旅游竞争力[N];达州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刘亚媚;宝鸡跻身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N];宝鸡日报;2006年
6 涂燕 李海涛;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范围和对象[N];中国旅游报;2006年
7 祖立柱 记者 彭溢;四市一县跻身中国旅游竞争力城市[N];黑龙江日报;2006年
8 杨汛;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结果发布北京全国第一[N];江南游报;2006年
9 记者 赵志伟 实习生 贾放 通讯员 王继军;工业强市:前三季度我市增速继续领跑全省[N];洛阳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赵志伟 张亚武 实习生 贾放 通讯员 王继军;工业强市:前三季度我市增速继续领跑全省 旅游强市:中国旅游竞争力洛阳排第15位[N];洛阳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雪鹏;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洛阳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玉孔;成都市旅游竞争力分析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汪晓鹏;延安市旅游竞争力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宏兰;屏南乡村旅游竞争力分析与提升战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良冰;中部六省会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6 蒲雪芹;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伍阳;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徐U,
本文编号:1161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161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