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区域竞合视角下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以青海祁连山区域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17 16:23

  本文关键词:区域竞合视角下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以青海祁连山区域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旅游 竞合机制 祁连山区域


【摘要】:在深入了解青海祁连山地区旅游资源竞争态势的基础上,从区域旅游竞合角度出发,分析了制约当前祁连山区域旅游竞合发展的现状,并针对区域旅游竞合发展中存在的资本投入、管理合作、统一规划和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以资本为纽带、拓宽合作领域、加深竞合关系、促进部门协调管理、打破区域人才壁垒、共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等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管理学院;
【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2013年研究课题“低碳经济导向的民族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研究”(项目编号13JJ607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采取何种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发展区域旅游经济,有多种发展策略可选择,如区域旅游竞争力、区域旅游创新机制等。[1]区域旅游竞合便是其中一种以区域内外旅游发展竞合对象为参照系,采取动态可适性的竞合机制,从而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实现多边共赢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史春云,张捷,沈正平,钟静;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2 马艳霞;范钛;石川;;基于空间重构的区域旅游资源竞合研究——以青海祁连山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3 石培基;尹秀;李巍;刘润;;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区域竞合模式研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及其周边地区为例[J];旅游论坛;2012年02期

4 单纬东;林伦伦;许秋红;;资源理论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竞争优势——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5 陈蓉;耿筱青;李生梅;张忠孝;;基于旅游空间结构和旅游形象理论的青藏生态旅游竞合策略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蒋志成;汪有奎;;生态旅游对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林业;2012年1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玮;;基于区域空间关系分析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战略——以灵璧县楚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孙娇;夏宇;;北京市南窖乡旅游资源竞合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7期

3 李伟;;超竞争格局下的主题公园合作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3期

4 王亚奇;;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7期

5 孙贤斌;谭绿贵;李传武;傅先兰;;皖西大别山“三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策略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陈志钢;蔡泽辉;;非均衡性旅游地空间竞争中搭便车问题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5期

7 杨效忠;张捷;;旅游地合作研究综述及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6期

8 张补宏;伍卓深;;基于政府主导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6期

9 江金波;余构雄;;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竞合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5期

10 史春云;张捷;尤海梅;;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旅游地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J];地理研究;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小雨;李话语;曾克峰;;构建中原旅游圈的四大要素分析[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2 杨小雨;于吉涛;曾克峰;;构建中原旅游圈的四大要素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3 杨新春;;环渤海区域旅游竞合模式与机制研究[A];“决策论坛——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2 文彤;旅游目的地标志景区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陈实;国际合作背景下的西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与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温秀;区域旅游合作主体行为与合作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于秋阳;中国旅游产业潜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雪鹏;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魏宝祥;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与文化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祝晔;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思敏;集中连片贫困区旅游发展动因与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小明;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康晓霞;大庾岭梅关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郝娟;基于生态位测评的河北省区域旅游发展及空间格局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秦艳萍;桂南旅游产业集群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左文超;民族社区旅游资源特殊性及居民对门票分红感知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丽;我国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8 杨荣斌;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理论与案例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小洁;区域旅游品牌构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李伟;主题公园竞合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锦河;旅游区域形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韩晶晶,郑大为,李星明;试论旅游目的地空间关系马太效应的成因及影响[J];商业研究;2005年10期

3 翟辅东;环洞庭湖旅游区空间结构探析[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李世泽;;广西与东盟旅游市场竞合模式研究[J];创新;2007年01期

5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6 曹诗图,崔进,郑宇飞;论"大三峡旅游经济圈"构建中的鄂西与渝东区域整合[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3期

7 邱继勤,朱z,

本文编号:1196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196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6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