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本文关键词: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该文认为,作为国内三分之一的苗族和超过半数的侗族聚居区,黔东南州拥有非常丰富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因此开发此地的文化旅游事业具有先天优势。通过分析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深入阐释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良与创新之处,并就具体开发举措提出开发策略:加强政府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化设计,避免同质竞争,深挖文化内涵;打造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走个性化发展道路;侧重体验式旅游、开发和保护并重;旅游和文创事业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黔东南州民族研究所;
【分类号】:F592.7;G127
【正文快照】: 黔东南州是指贵州省东南地区的苗族侗族自治州,在这个多民族聚集的区域中居住着汉、苗、侗、布依、土家、仫佬等三十余个民族的群众。在全国三十个民族自治州里,黔东南州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所占比重居于榜首,其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占比超过八成。一、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三晋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中心[J];太原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梁晓玮;;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02期
3 罗新;;北海u嵓伊感叛鑫幕捌渎糜慰⒀芯縖J];语文学刊;2011年15期
4 陈岩英;谢朝武;;基于氛围管理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0年07期
5 李子良;;真实性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3期
6 陈艳萍;;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7 刘凡;;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J];大众文艺;2014年16期
8 励继红;;浙江省非遗表演的旅游开发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9 练红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10 张魏;;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以云南七宣彝族哑巴节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苏林;;主打周文化牌是岐山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振兴的主题[A];宝天论坛论集[C];2013年
2 孙立群;;浅论甘肃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创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李明伟;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一)[N];中国旅游报;2011年
2 吴鑫 王静;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名镇[N];重庆日报;2014年
3 记者 周波邋通讯员 杨润华 容睿;福利古镇“五月八”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N];桂林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大壮 王晓宇;首届民俗文化旅游周启幕[N];吉林日报;2009年
5 金良 李键 记者 张立平 实习生 冯维;杨柳青文化节拉开帷幕[N];天津日报;2007年
6 记者 梁粝元;阿旗打造汗廷文化品牌 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赤峰日报;2012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 张广瑞;勿把活民俗变成死文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记者 张鸣岐 实习生 刘蕊 苏通;大打“民俗牌” 津城闹元宵[N];天津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陶禹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
2 米格玛苏仁;蒙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3 宋春梅;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4 贾超;天津市五大道文化旅游区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白帆;基于体验视角的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6 孙晓舒;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媛;唐宋清明节俗及其旅游开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徐全利;异地安置下的羌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86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286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