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休闲化协调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海城市休闲化协调发展研究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城市休闲化是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的一种形态,其水平高低是城市内部与休闲相关的各要素协调发展的结果。通过构建城市休闲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分析上海1978—2013年的城市休闲化协调发展过程及其特征,结果发现:第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上海城市休闲化经历了从低协调到较高协调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二,休闲相关产业和居民休闲消费是促进城市休闲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三,居民休闲消费水平的快速增长体现了城市休闲化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点的特征。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城市休闲化的指标体系、质量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13BGL09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6.1;F592.7;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城市休闲化是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的一种形态,一般是指一座城市在人均GDP达到3 000—5 000美元阶段以后,就将进入一个在居民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快速发展的城市休闲化时期。从国际经验看,欧美发达国家大致在20世纪60年代起逐步进入人均GDP 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石培基;杨银峰;;人口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甘肃省武威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11期
2 楼嘉军;徐爱萍;;试论休闲时代发展阶段及特点[J];旅游科学;2009年01期
3 楼嘉军;李丽梅;杨勇;;我国城市休闲化质量测度的实证研究[J];旅游科学;2012年05期
4 陈启杰,田圣炳;上海居民消费结构发展分析[J];上海商业;2005年Z1期
5 郑胜华;刘嘉龙;;城市休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雨;许云;;邯郸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协调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2 周文军;;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性评价指标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赵涛;李fE煜;;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袁军,宁大同;区域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测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5 张慧;;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隋映辉;;科技产业:系统特征、要素与功能[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杨勇;;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行为研究——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的数量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8 罗炜;论产业政策实施下的技术发展[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9 王辉;郭玲玲;宋丽;;辽宁省14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定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10 杨威;金凤君;王成金;;两广地区工业—资源—环境系统协调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隋映辉;赵琨;;我国城市清洁生产的问题、目标与政策——以青岛为例[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隋映辉;;经济全球化:中国改革开放与协调发展[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敏文;;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蒲婷婷;王家勋;王生林;;甘肃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刘邦凡;;中国城市休闲文化研究综述[A];学习“十八大”精神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隋映辉;于喜展;;产业转型-以青岛蓝色经济区为例[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钦文;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4 邵大伟;城市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志梁;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肖亮;城市休闲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孙立成;区域食物—能源—经济—环境—人口(FEEEP)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王国栋;沿海与内陆就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叶宏;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小红;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与控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快娟;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刘伟;基于市民体验效用的城市休闲企业区位管理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4 张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及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剑;关中地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机制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徐瑞;上海市居民休闲消费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曦;杭州茶馆区位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丁媛;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丽梅;上海体育休闲政策演变及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汪保林;信阳城乡居民休闲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家庭;唐袁;;我国城市化质量测度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2期
2 曹新向;苗长虹;陈玉英;王伟红;;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10年09期
3 寇晓东;薛惠锋;;1992~2004年西安市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4期
4 楼嘉军;徐爱萍;;基于新休假制度的上海居民出游方式及特点研究[J];旅游科学;2008年04期
5 杨勇;;中国省际旅游业竞争力分析——ARU结构与影响因素[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6 黄贤凤,何有世;江苏省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5年02期
7 陈正;;陕西省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年05期
8 曾嵘,魏一鸣,范英,李之杰;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管理科学;2000年S1期
9 桑秋;张平宇;苏飞;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沈阳市人口、经济、空间与环境的协调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2期
10 郑胜华;刘嘉龙;;城市休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跃;面向协调的区域经济环境系统管理模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楼嘉军;刘润;马红涛;;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质量的评价研究[J];城市观察;2014年01期
2 张广海;刘金宏;;中国城市休闲化影响机理研究及动态演进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年08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休闲商业地产中心 秦川 罗晓楠 林峰;从旅游角度看我国商业街的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桑;上海城市休闲化质量测度与优化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付莉侠;上海城市休闲化发展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187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1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