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新语境—综合材料介入现代陶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31 07:38

  本文关键词:新语境—综合材料介入现代陶艺研究 出处:《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综合材料 现代陶艺 介入 新语境 价值


【摘要】:综合材料介入现代陶艺使现代陶艺的创作产生了新的形式和特点,增强了陶艺作品各种表现的可能性,使陶艺创作的空间更加宽广和自由。陶瓷材料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挖掘材料新的属性及其表现形式,丰富陶艺语言,使陶艺的空间展示方式、视觉的多样性、新样式不断产生。本文采用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玻璃材料的纯净无瑕与神秘、金属材料的强劲挺拔与细腻、木材的自然清新与古朴以及其他材料的虚实空间与历史感介入现代陶艺产生的新语境进行了论述;从材料技术工艺可能性的探索、材料本体语言的挖掘以及审美范畴的拓展三个方面对综合材料介入现代陶艺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综合材料介入现代陶艺产生的新语境及价值的研究,,以期望能丰富现代陶艺的表现语言、拓宽现代陶艺的艺术表现形式、完善现代陶艺的审美理论体系,更希望对陶艺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工作者有所裨益。
[Abstract]:The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involved in modern ceramic art make the creation of modern ceramic art produce new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enhance the possibility of all kinds of expression of ceramic art works. Make the space of ceramic creation more broad and free. The richness and creativity of ceramic materials are fully developed. Excavate the new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nd their forms of expression, enrich ceramic language, so that ceramic art space display. Visual diversity, new styles are constantly produced. This paper us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elaboration and case analysis of the method of pure and mysterious glass materials, metal materials strong straight and delicate. The natural freshness and simplicity of wood and the empty space and historical sense of other materials involved in the new context of modern pottery art were discuss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lue of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in modern ceramic art from three aspect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material technology technology, the excavation of material ontology language and the expansion of aesthetic category. In order to enrich the expression language of modern ceramic art and broaden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form of modern ceramic art, the study on the new context and value of the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involved in modern ceramic art i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enrich the expression language of modern pottery art. To perfect the aesthetic theory system of modern ceramic art, we hope to benefit the workers of ceramic art creation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芳;雍幼青;;综合材料在现代陶艺中的运用[J];中国陶瓷;2006年06期

2 占中华;;综合材料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J];景德镇陶瓷;2008年01期

3 庄鸣;;浅谈现代陶艺——“百花争艳,万象并存”[J];陶瓷研究;2010年03期

4 吴忠;商亚敏;;浅议现代陶艺欣赏[J];美与时代;2006年02期

5 黄美尧;;现代陶艺初探[J];陶瓷研究;1988年02期

6 吴立君;浅析现代陶艺的神秘性[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程耀;试论现代陶艺的设计意念[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林冰;对中国现代陶艺本土理念的再认识[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5年02期

9 秦锡麟,张婧婧;现代陶艺的世界性、民族性、地域性及个性[J];陶瓷学报;2005年01期

10 邓和清;赵中良;;陶艺 文化[J];景德镇陶瓷;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运;;现代陶艺装饰中的形式美法则[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2 袁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综合材料艺术[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宁钢;;现代陶艺观念和语言的创新[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李雪玲;;论民间美术和现代陶艺的契合[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云奇;;情况综合的艺术[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6 刘畅;;探寻综合材料在水彩教学中的应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邹幸;;延伸与突破——论构成主义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景辉;施琪;;浅论现代陶艺的造型特征[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阿岚;;浅谈制作性肌理在陶艺作品创作中的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10 程红璞;徐玉玲;;开拓生活陶艺的现实意义[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舒涵;到市博欣赏现代陶艺[N];昆明日报;2008年

2 鲍峰淮南市寿州窑陶瓷研究所;论现代陶艺的继承与创新[N];安徽经济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周慧;“泥”与“火”的艺术[N];郴州日报;2009年

4 吴忠;现代陶艺再生之浅见[N];美术报;2004年

5 白明;关注现代陶艺[N];北京日报;2001年

6 陶淘;关于现代陶艺的收藏[N];中国矿业报;2001年

7 白明;现代陶艺走出深闺[N];北京日报;2001年

8 记者 严长元;中国美协成立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乔雯;东亚现代陶艺小心在边缘化中走失[N];消费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王臻青;现代陶艺让泥土“说话”[N];辽宁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毛雄飞;传承与超越[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佃校;现代陶艺装饰设计中综合材料的适用性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2 魏传涛;新语境—综合材料介入现代陶艺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3 易尚上;论现代陶艺中的装置艺术[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4 孟蕾;中美现代陶艺创作比较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5 王建梅;西方抽象艺术对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影响[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6 余雪莲;论禅对美国现代陶艺起源的影响[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7 李婷婷;论现代陶艺在室内环境中的人文价值[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8 赵克;流—涌动“关系”态势中的现代陶艺[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9 付丹;现代陶艺中“禅”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10 赵洁;现代陶艺在景观艺术中的应用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58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58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2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