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界首彩陶的意象造型及农耕文化渊源

发布时间:2018-01-02 09:53

  本文关键词:界首彩陶的意象造型及农耕文化渊源 出处:《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界首彩陶 以象尽意 固本重德 农耕文化


【摘要】:界首彩陶古朴率真,以刻为主、刻绘结合的独特装饰手法在中国民间彩陶艺术中独树一帜,是我国民间刻画陶艺术的典型代表。界首彩陶艺术风格的产生是与黄淮流域几千年的农耕文化积淀分不开的,其追求喜庆、吉祥、重德、敦厚、简约的审美意蕴,蕴含着深厚的农耕文化内涵。
[Abstract]:It i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folk art in Chinese folk art . The generation of the artistic style of the first color potter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agricultural culture accumulation in the Yellow - Huaihe River Basi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

【作者单位】: 蚌埠学院;
【基金】: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淮河流域庙会民俗艺术活动调查与研究”(编号:SK2013A107) 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重点资助项目(编号:BBXYHHWH2010A01)
【分类号】:J527
【正文快照】: 产生于安徽西北部淮河支流颍河南岸界首市田营镇的界首彩陶是我国民间刻画陶艺术的典型代表,是首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艺术。界首彩陶造型古朴率真,装饰风格夸张、粗犷,极富动感,享有“东方之秀”的美称,独特的表现手法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极具研究价值。上个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孙广清;;河南裴李岗文化的分布和地域类型[J];华夏考古;1992年04期

2 范楚玉;;试论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阶段——兼谈犁耕和牛耕[J];农业考古;1983年02期

3 李新华;踏遍中州 访古寻源——朱仙镇年画考察记[J];齐鲁艺苑;1986年01期

4 赵冰;;四艺纹刻画彩釉陶盆与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的历史渊源[J];收藏家;2008年01期

5 王连海;;中国剪纸源流考[J];中国美术馆;2012年01期

6 高峰;;界首戏曲人物纹饰彩陶的成因及其艺术特征[J];装饰;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效月;安成邦;;中国农业起源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2 刘宝山;;论关陇文化与青海史前文化的关系[J];东南文化;2007年03期

3 胡泽学;;试论中国犁耕技术进步的推动力[J];古今农业;2006年04期

4 胡金华;;河北省中南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与成因的探索[J];华夏考古;2007年02期

5 钱小康;犁(续)[J];农业考古;2002年03期

6 刘国旭;;南阳盆地史前文化分布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王星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文明[J];史学月刊;2005年04期

8 段宏振;张渭莲;;北福地与磁山——约公元前6000~前5000年黄河下游地区史前文化的格局[J];文物;2006年09期

9 徐南洲;;井田制起源于“鸟田”说[J];学术月刊;1987年04期

10 陈报章,李广策,,赵青;试论农业资源利用的辩证发展史与现代农业地理学研究[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星光;;“仰韶温暖期”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文明[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明章;仲景方用药剂量古今折算及配伍比例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佘薇薇;我国农业技术异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田春芳;河南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小燕;新石器时代中期伊、洛河流域考古学文化观察[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沈之瑜;;剪纸探源[J];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08期

2 胡平;颍水行——界首土窑考察记[J];文艺研究;2000年02期

3 杨永善;中国现代民间陶瓷及其文化内涵[J];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文兵;;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9期

2 马预其;;贵州苗族蜡染审美内涵探源[J];作家;2010年08期

3 袁炯;;从中国民间雕刻艺术看中国的天人合一精神[J];当代艺术;2010年04期

4 袁雪雯;;农耕文化在在中国景观设计中的价值[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毕剑锋;;略论胶东文化影响下的胶东剪纸[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王伯敏;;农耕文化在历史上对民间美术影响的新思考——首届杭州国际剪纸艺术论坛发言稿[J];浙江工艺美术;2007年02期

7 高峰;;界首彩陶艺术及其文化生态情境下的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3期

8 肖亚旭;陈静;;论界首彩陶的现状及发展[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年03期

9 高俊虹;;多元文化的结晶——蒙古族图案[J];前沿;2011年19期

10 徐华;;石磨盘上的阴阳鱼——农耕文化中的美学探索[J];文艺评论;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玉鹏;;多措并举 协调联动 全力抢救保护农耕艺术的“活化石”[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刘默;;武强年画的抢救、保护、利用和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张树贤;;乐清细纹刻纸的价值和保护意义[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常宏;;论以图腾制研究草原文化的可行性——兼论蒙古族的图腾制相关问题[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5 王军;;中国古代农耕图像初探[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6 张旗;杨玉梅;;当代北京民间美术的走向研究[A];2011北京文化论坛——打造先进文化之都培育创新文化论坛文集[C];2011年

7 张茜文;;从纹饰角度看界首彩陶与民众生活的审美关联[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师正伟;为农耕文化节献份厚礼[N];陇东报;2009年

2 翟万益;读张改琴书画集《塬上风》[N];甘肃日报;2006年

3 刘金英;武强年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李祥石;游牧先民的宏伟史册:大麦地岩画[N];西部时报;2006年

5 徐虹;画不尽的题材——农民[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邵志华;“临海剪纸”的复兴之旅[N];台州日报;2007年

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刘咏阁;与牛为伍 耕犁试早春[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记者 苏同敏;我省一村一品精彩亮相中国农民艺术节[N];陕西日报;2010年

9 张亚武;南沟剪纸的“四绝”[N];洛阳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晓芳邋杨燕 实习生 赵伊莎;隆德农民画:期待又一春[N];宁夏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自R

本文编号:1368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68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4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