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木构件侵蚀微生物的防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0 04:15

  本文关键词: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木构件侵蚀微生物的防治研究 出处:《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遗址 侵蚀微生物 抑菌作用 保护


【摘要】:为研究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木构件免受微生物危害的方案,本工作采用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Iodopropynyl Butyl Carbamate,简称IPBC)处理的方法解决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木构件侵蚀微生物的防治问题。将遗址中处于潮湿环境条件下的木构件经IPBC处理5年后,测得其细菌总量减少89.25%,真菌总量减少55.56%,且木构件中微生物主要类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表明,IPBC对于可能导致潮湿环境条件下木构件材质软腐的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控制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木构件的微生物危害提供了有效的备选方案。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project of protecting wood components from microbial hazards in Zhidanyuan sluice site in Yuan Dynasty. Iodopropynyl Butyl Carbamate was used in this work.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IPBCfor short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revention and cure of the erosion microorganism of wood component in Zhidan Yuan sluice site. After 5 years of IPBC treatment, the wood component in the site is in humid environment. The total amount of bacteria decreased 89.25%, the total amount of fungi decreased 55.56%, and the main microbial groups in wood components changed a lot. IPBC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which may cause soft rot of wood components in humid environment. This study provide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the microbial hazard of wood components in Zhidan Yuan sluice site. Options.
【作者单位】: 浙江省微生物研究所;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
【分类号】:K878.4
【正文快照】: n _ 0引§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志丹路和延长西路交接处,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结构严谨、做工考究的古代水工建筑遗址,距今700多年。它对上海城市发展史的研究、对素有“母亲河”之称的吴淞江的历史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保护价值不言而喻。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小平;三星堆遗址旅游价值及其保护与利用定位[J];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04期

2 张屏,张克平;古楼兰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刍议[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陈先枢;;如何合理保护与利用长沙辛亥革命遗迹遗址[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安平;四川水电产业开发与文物古迹保护双赢刍议[J];四川文物;2004年02期

5 江学礼;陆德良;;成都青羊宫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59年08期

6 胡春涛;上高县发现九处古文化遗址[J];南方文物;1982年04期

7 王庆莘;上高县蒙山银矿遗址[J];南方文物;1983年04期

8 胡迅富 ,霍升平 ,李蕴林;元昊离宫与拜寺口遗址[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9 胡雅丽,王红星;秭归官庄坪遗址试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4年03期

10 李家和 ,刘诗中;清江樊城堆遗址发掘简报[J];南方文物;198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欣;;浅论衢州民间文物收藏与交流[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王志俊;;从半坡遗址的保护现状看史前土遗址的保护工作[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许卫红;董卫剑;;宝鸡市陈仓区宁王村遗址调查简报[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4 王鑫;楼朋林;;平谷县龙坡遗址发掘简报[A];北京文物与考古第6辑[C];2004年

5 高强;;白家文化经济类型的初步考察[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6 吉学平;Nina G.Jablonski;George Chaplin;刘建辉;董为;李枝彩;王黎锐;;云南保山塘子沟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A];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相涛;;简述青岛历史灯塔的保护与修缮策略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袁靖;;中国古代家马的研究[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9 项莉芳;;浅谈畲族文物的界定、分类和定级[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10 高建国;;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思考与建议——以北京中南海为例[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熊远帆 通讯员 尹检顺 徐佳林;洞庭湖掩盖的青山遗址[N];湖南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文亮;若羌县境内新发现三处遗址[N];巴音郭楞日报;2009年

3 记者王伊明;圆觉寺遗址初步清出各类文物数百件[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4 王晓军;旬邑完成革命遗址普查工作[N];咸阳日报;2010年

5 刘洁;侵华日军七三一遗址能否申遗[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记者 阙爱民 通讯员 冷新星 刘国奇;淅川发现“全岗聚落大型遗址”[N];河南日报;2010年

7 冯深;保护锡崖沟挂壁公路遗址原貌迫在眉睫[N];山西日报;2010年

8 ;皮央东嘎遗址[N];西藏日报;2001年

9 申佐军 杨枢通 记者 张铭;新发现长城遗址500余米[N];牡丹江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杜玮;张柏视察西安西市遗址[N];陕西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政权;襄汾陶寺等遗址的植硅石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申云艳;中国古代瓦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石荣传;三代至两汉玉器分期及用玉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陈国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芸;长江流域全新世以来环境考古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6 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杨占风;鸭绿江、图们江及乌苏里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朱剑;商周原始瓷产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于孟洲;峡江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潘碧华;三峡早期人居环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芸;济南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2 黄万稳;钦州坭兴陶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3 季发;加拿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D];山东大学;2008年

4 徐倩倩;小清河下游商周制盐遗址聚落考古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5 沈晓文;新疆地区佛寺遗址储藏设施的考古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6 张萌;双塔遗址一期的动物利用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水碧纹;我国古代夯土建筑遗址灰土材料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申静怡;东天山地区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遗址陶器制作工艺与产地的相关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杨懋杰;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特点[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杨宽;内蒙古林西白音长汗遗址出土兴隆洼文化石铲的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03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03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2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