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祥瑞和复古:南朝阿育王像的形制特征及其含义
本文关键词:政治、祥瑞和复古:南朝阿育王像的形制特征及其含义 出处:《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对成都出土六世纪阿育王像的形制特征进行分析,认定它们是在复古的理念下以中国四世纪造像为底本塑造的。其次,为了解复古形制所出现的历史背景,本文尝试对南朝阿育王像的特殊含义进行阐释,最后讨论复古形制所体现的政治性问题。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shape characteristics of Chengdu unearthed sixth Century Ashoka like, that they are in a retro concept to China fourth Century statues shaped. Dibon secondl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retro styl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ound on the special meaning like Ashoka, finally discusses the political problems embodied retro shape.
【作者单位】: 韩国圆光大学;
【分类号】:K879.4
【正文快照】: 一绪论印度阿育王所造的释迦牟尼像一般称为阿育王像,作为瑞像从南北朝至初唐受到推崇,因此与阿育王像有关的故事大量产生。唐人收集并记录了这些故事。实物方面,在四川成都出土了两件带(“阿)育王像”铭文的六世纪石造立像,可知六世纪阿育王像的流行情况,据造像进而可确认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阎步克;;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中)──《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李裕群;;试论成都地区出土的南朝佛教石造像[J];文物;2000年02期
3 张肖马;雷玉华;;成都市商业街南朝石刻造像[J];文物;2001年10期
4 袁曙光;;四川省博物馆藏万佛寺石刻造像整理简报[J];文物;2001年10期
5 雷玉华;李裕群;罗进勇;杨文成;;四川汶川出土的南朝佛教石造像[J];文物;2007年06期
6 王剑平;雷玉华;;阿育王像的初步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李霞;;论皖江佛教传播中心与文化特质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李和平;;略论古代西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阚绪良;《世说新语》词语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吕斌;;支遁生平事迹及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陶礼天;《出三藏记集》与《文心雕龙》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俞晓红;论唐五代白话小说的伦理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张勇;;寒山的论诗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邹星旺;;论赋对变文讲唱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10 王战睿;;理趣符老庄,风神类谈客——论魏晋之际的士僧交往与融合[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华;;秦汉时期的成都[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5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治;空间表达与寓意[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苗霖霖;北魏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丹;《沧浪诗话》的语言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鹏飞;音乐的宗教[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唐丽星;早期道教的行香文化[D];南昌大学;2010年
6 游云会;庐山慧远佛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马秀尊;菊花寂寞晚仍开[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志伟;辽代华严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夏仕勇;刘宋音乐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刘静;何承天文学综论[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成渝,张乃翥,张成岱;略论龙门石窟新发现的阿育王造像[J];敦煌研究;2000年04期
2 霍巍,罗进勇;岷江上游新出南朝石刻造像及相关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雷玉华;颜劲松;;成都市西安路南朝石刻造像清理简报[J];文物;1998年11期
4 李裕群;;试论成都地区出土的南朝佛教石造像[J];文物;2000年02期
5 张肖马;雷玉华;;成都市商业街南朝石刻造像[J];文物;2001年10期
6 袁曙光;;四川省博物馆藏万佛寺石刻造像整理简报[J];文物;200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毅;;南朝皇室与士族文学态度互动[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4期
2 孔定芳;;论东晋南朝文化精神对儒家理想的叛离——兼论东晋南朝的文化特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3 王亚杰;;祥瑞与孙吴政权的运行[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24期
4 张必忠;;康熙不重墫祥瑞[J];紫禁城;1993年05期
5 杨晓红;宋代的祥瑞与灾异初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夏日新;;陈宝信仰与古代祥瑞思想[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周保平;贺俊彦;;汉画祥瑞龙[J];中原文物;2008年06期
8 祁向文;;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学说述略[J];兰台世界;2011年16期
9 眭达明;;上表辞婚[J];写作;1997年04期
10 何蓓,邹兰芝;南朝文人艳情诗与乐府民歌产生背景的比较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可;;我国有组织犯罪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雷忠勤;;坚持政治上思想上建设党——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A];胜利旗帜 光辉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3 刘四辈;;思想 政治 文明[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1999-2000)[C];2001年
4 汪勇;;领导干部角色的扭曲——政绩造假现象的一点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汪勇;;领导干部角色的扭曲——政绩造假现象的一点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昀京;;从历史的角度浅论中国新时期科普创作[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7 李克飞;;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8 高驰;;党委在坚持政治上的定向职能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A];在党的旗帜下——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文集(上)[C];1991年
9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杨明伟;;正义:政治与法的核心价值[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 尹德慈;民众并未产生政治冷漠心理[N];社会科学报;2005年
3 记者 肖一沙;建设政治可靠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N];人民武警;2005年
4 史照栋 记者 郭晓宇;建设政治可靠的威武文明之师[N];法制日报;2005年
5 任文曼 齐明宇 ;建设政治可靠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N];人民公安报;2005年
6 记者 张东波;建设政治可靠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N];人民日报;2005年
7 记者 田之章;自觉践行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 建设政治可靠的威武文明之师[N];人民武警;2005年
8 ;“以公决划线”:法政治力量重组[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王志高 张金喜 周维林;南京南郊发掘大型南朝墓[N];中国文物报;2001年
10 汪长纬;政治诚信是社会之本[N];联合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意;南朝文学集团与南朝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田恒国;论“一国两制”条件下中央与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刘信一;中俄政治体制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崔英超;南宋孝宗朝宰相群体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5 王刚;学与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黄水源;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文学概论[D];苏州大学;2001年
7 程党根;游牧政治试验—德勒兹后现代政治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蔡典维;论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走向与政府新作用[D];山东大学;2003年
9 沈t ;南朝陵墓雕刻造型风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10 罗朋;193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政治[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伟;论蔡元培的民主思想[D];河南大学;2007年
2 何春雷;《诗经》政治怨刺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马霞;关于东亚经济一体化与中日关系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陈海;自由之路[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雨嘉;马来西亚政治中的伊斯兰因素探析[D];暨南大学;2004年
6 陈志伟;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理想国》的一种新的解释视阈[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睿;论丁玲的悲剧[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峰敏;伊格尔顿意识形态文学批评理论透视[D];山东大学;2005年
9 刘培延;新左派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顾力;浙派兴衰的背景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04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04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