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旅游需求与当前休假制度的矛盾分析
本文关键词:大众旅游需求与当前休假制度的矛盾分析 出处:《人民论坛》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12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旅游拥堵现象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种种现象反映出大众旅游需求与休假制度的矛盾。文章通过对黄金周的现象和数据的分析,探究大众旅游需求与休假制度的矛盾成因,并就解决存在的矛盾冲突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旅游的发展和休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献计献策。
[Abstract]:During the golden week of the National Day in mid - autumn of 2012 , the phenomenon of tourism congestion occurred on the mainland of China , which reflect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emand of tourism and the system of leave .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and data of the golden week ,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emand of the public tourism and the leave system ,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settlement of the conflict , with a view to further 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and leave system of China ' s tourism .
【作者单位】: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旅游教研室;
【分类号】:F592
【正文快照】: 引言休假制度是指为保障职工享有休息权而实行的定期休假的制度。中国宪法提出要规定职工休假制度。按现行制度,各种休假日均带有工资。中国人现在每年共享有115天的法定假日,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基础上对文化精神需求日趋高涨。近十年,服务于休闲消费需要的各种产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蕴;;中国主题公园营销模式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1年15期
2 明君;;影响中国滑雪旅游场地分布的因素初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张阳;;浅论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贾姗姗;李经龙;孟飞;;我国黑色旅游地的开发[J];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李泽;孙才志;邹玮;;中国海岛县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J];资源科学;2011年07期
6 Laura;董曦韵;;陆唯:国际美食先锋在中国[J];华人世界;2011年06期
7 赵安周;白凯;卫海燕;;中国入境旅游重心演变与省域空间分异规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8 苏建军;孙根年;王丽芳;;1982年以来中国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关联带动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9 李莎;臧福来;王默;张红;;饺子·鞭炮·中国年[J];对外大传播;2004年01期
10 郭光磊;;交通对旅游的影响及发展对策[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后立胜;;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艺;李健;邓金阳;;游客对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的政策、角色、作用和合适用途的态度[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3 王剑新;;中西花卉旅游景区设计之比较[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郴;;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旅游需求预测模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朱同林;吴高华;;九华山客源地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的市场调查与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彭华;赵飞;周婷婷;;旅游需求调研方法及应用研究——以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隋鑫;;区域气候变迁与特殊天气事件对目的地旅游需求影响研究新进展[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8 胡柏叶;孙静春;常琳;;汇率波动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影响研究[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殷红梅;陈永孝;;区域旅游开发中旅游资源供需关系探讨[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10 余青;蒋依依;;贵州省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森隆;全面支撑个性化旅游需求[N];人民邮电;2008年
2 记者 吴娟;“端午”小长假 我市旅游需求旺盛[N];泸州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吴丹;尽快增加直航航班 服务两地旅游需求[N];贵阳日报;2010年
4 记者 叶向挺;杭州十大特潜行业中,仅四个行业就能基本满足你的旅游需求[N];杭州日报;2010年
5 张圣;旅游需求具有广阔的空间[N];中国旅游报;2003年
6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张文建;以有效供给应对旅游需求常态化[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龚永泉;旅游业是服务业支柱[N];华东旅游报;2006年
8 罗文斌;浅谈旅游需求的创造[N];中国旅游报;2005年
9 记者 徐蕴海;看苏城新年 观台湾年俗[N];苏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唐福勇;2004:旅游需求充分释放[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军;中国古陶瓷饰纹发展史论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 朱璇;背包旅游:基于中国案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龙天);我国旅游需求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王颖;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5 张玉娟;基于双对数线性模型的中国入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李君轶;基于Internet的陕西国内旅游市场虚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剑;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理论与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杨树;旅游供应链竞争与协调[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张滢;旅游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10 林昊俊;旅游企业运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文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阮德寿;越中旅游服务贸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巍;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张英俊;中越旅游客源市场合作开发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5 马昀;论中国服饰审美思想的历史演变[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6 穆宪菊;中国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清平;中国分时度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贺德红;我国旅游景区危机预警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9 刘静江;论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D];湘潭大学;2006年
10 常宏;中日面具艺术的审美比较[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04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04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