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民俗文化中的数学通假

发布时间:2018-01-16 19:03

  本文关键词:民俗文化中的数学通假 出处:《教学与管理》2013年3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民俗文化 通假 数学概念 寓意深刻 数学文化 图形 修辞方法 概念分析 数字 活劳动


【摘要】:正人类在生活劳动中产生了文化,民俗文化是其重要部分,人们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在民俗文化中习惯于使用数学通假表达一种愿望,寓意深刻。一、数学通假的概念分析1.通假的含义古人在使用文字时,不用本字,而借用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通假是语文中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是汉字的通用假借,即用同音字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1]。2.数学通假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现实中总结出规律性的数学概念和图形特点及性质又反过来指导生活,借助于数
[Abstract]:In order to pursue a happy life, people are accustomed to use mathematics to express a kind of desire in folk culture, the meaning is profound. 1. The folk culture has produced the culture in the life, the folk custom culture is its important part, in order to pursue the happy life, people are used to express a kind of desire in the folk custom culture. The Conceptual Analysis of Mathematical pass false 1. The meaning of false communication in the ancients in the use of characters, not this word, but with its sound with or close to a word to replace.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false communication, which is a rhetorical method in Chinese. It is a universal loa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at is, the word is replaced by homophones or words with close pronunciation. [1] 2.The mathematics pass false mathematics comes from the life, sums up from the reality the regular mathematics concept and the graph characteristic and the nature in turn guides the life, with the aid of the number
【作者单位】: 江苏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K892;O1-0
【正文快照】: 人类在生活劳动中产生了文化,民俗文化是其重要部分,人们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在民俗文化中习惯于使用数学通假表达一种愿望,寓意深刻。一、数学通假的概念分析1.通假的含义古人在使用文字时,不用本字,而借用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通假是语文中的一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长元;;发明实施:创造过程的延续扩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2 刘结霞;卢汉桥;;政府宣传标语规范化管理初探[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3 王柏棣;王英杰;;想象、未来、美好,可能、不能、不想——简论理想、空想、幻想的异同[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郭春涛;;律师性质初论[J];中国司法;2008年11期

5 李铖;;法制宣传教育能力试论[J];中国司法;2012年02期

6 李清勇;;浅论海峡新闻资源特色优势及运作特点[J];东南传播;2009年01期

7 刘勇;王爽;;前瞻报道:确定性预测的报道——对2009年日全食报道的延伸思考[J];东南传播;2009年10期

8 潘红英;;英汉思维方式与语言隐喻表达法的对应与观照[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屈小顺;;论教育电视节目的形态创新[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何明波;;罪名的概括性及其程度的选择[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顾爱华;;第三章 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的内涵、特征与功能[A];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C];2009年

2 孔建霞;;试论数学教学中的四种学习方式的涵义[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良志;;政策导向型司法:“为大局服务”的历史与实证——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与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之比较(1980—2011)[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恺;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侯学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杨畅;基于政府绩效评估的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4 齐恩平;业主权的释义与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邱宝林;新世纪中国青年导演电影话语建构图景与传播逻辑[D];上海大学;2012年

6 李国强;政府采购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黄培杰;唐代工笔仕女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8 刘勇;旧住宅区更新改造中居民意愿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卢秀茹;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10 刘凤玲;元代散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朱毅君;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4 余梅;我国竞技健美操六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新文;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徐蓉;初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及提升策略[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沛霖;从传播学角度探索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8 杨怡;基于生态文明导向下的我国生态税制框架构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张花花;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10 何明波;罪名的概括性之理论及立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束永祥;卢蕊;;数学概念学习策略的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29期

2 汪晓勤;;数学与诗歌:历史寻踪[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03期

3 王兄;孙军英;;数学概念表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邓凤茹;毕雅军;;关于曲线积分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姜雪;刘智;;关于提高线性代数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唐虎;关于高等工科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大学数学;1992年01期

7 杨骞,房灵敏;掌握数学概念的心理过程探究[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1994年04期

8 杨禄源;数学概念教学浅谈[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3年04期

9 张丹心;;浅谈数学美[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王平;;数学概念的特征及其教学方式的探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咏梅;;数学教育中学生认知动机及学习方法问题的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范文贵;;基于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探究可视化的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钱小慧;张博;戴勇;;机电类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郁鑫泉;;神奇的珠心算[A];珠算珠心算对学习和工作的作用[C];2005年

5 姜晓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A];2005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李胜平;;论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讲授法的有意义教学[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杰;;数学错误的教育心理学分析[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夏幼安;;落影函数的估计[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9 黄勇;;关于数学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的思考[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10 王若恩;;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2006“数学技术应用科学”[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晓东;伊斯兰世界对数学的重要贡献[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数学原来如此精彩[N];浙江日报;2002年

3 水城县龙场中学 温荣鹏;如何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N];六盘水日报;2008年

4 记者  顾淑霞;第二届应用数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暨林家翘教授九十华诞庆祝会在我校举行[N];新清华;2006年

5 彤宇;吉林数学教师孙桂秋提出约等理论[N];科技日报;2004年

6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王艳梅;启发式教学法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波;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实体性知识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高雪芬;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翠萍;数学概念中的辩证关系及其教学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敏;斯根普数学教育思想之教学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沈长华;微积分概念的发展及其哲学解析[D];苏州大学;2007年

4 凌海生;高职定积分学习的调查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思永;试论数学史的教学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明秋;对口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特征及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何世芬;非数学专业《高等数学》概念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张中发;APOS理论下的数列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邓卫兵;大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素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玉文;影响大学生数学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34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34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7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