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共同参与下的国际旅游岛开发模式探究——以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平潭岛为例
本文关键词:海峡两岸共同参与下的国际旅游岛开发模式探究——以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平潭岛为例 出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旅游岛 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 五个共同 海峡两岸 平潭岛
【摘要】:海岛旅游是海洋旅游的前沿和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旅游岛是当前国内一些海岛型旅游地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文章从保障、基础、支撑、目标、出发点和核心等六个方面界定了国际旅游岛的内涵,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国际旅游岛开发的"城旅融合"、"分区设置"、"四个唯一"和"特别自治"四种典型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平潭岛作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国家旅游岛的区位资源的优越性和先行先试政策的特殊性,提出了创新"独特"发展道路、发挥"二元"主体作用、明确"三宜"发展目标、完善"四和"发展环境、采用"五共"发展举措、共建"六区"共同家园的开发模式。
[Abstract]:Island tourism is the frontier and important part of marine tourism,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is the goal and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island tourism destinations in China.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in six aspects, such as starting point and core,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at home and abroad, such as "city tourism integration" and "zoning setting". "four unique" and "special autonomy" four typical model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periority of Pingtan Island as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reform experimental area to construct the national tourism island location resources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first trial policy, and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on of "unique" development road and the role of "dual" main body. Make clear the development goal of "three appropriate", perfect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four and", adopt the "five Communist" development measures, and jointly build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six areas" common home.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21世纪被誉为是海洋新世纪,以海洋经济为主体的“蓝色经济”正日益成为各海域国家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海洋旅游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海洋石油、海洋工程并列为海洋经济三大支柱性产业,是海洋经济中发展最快和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①。海岛是海陆的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中燕;林友华;路琴;;基于礼俗的海峡两岸旅游产品开发[J];发展研究;2007年02期
2 刘东南;徐爱萍;;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对策分析[J];东南传播;2007年04期
3 徐爱萍;袁书琪;;从竞合关系看海峡两岸旅游合作[J];发展研究;2007年04期
4 海林;;美丽宝岛,我们来了![J];城色;2008年07期
5 陈丽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外贸的影响[J];才智;2009年13期
6 黄建宏;龚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与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5期
7 郝书文;杜娜;;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J];城市规划;2009年S1期
8 袁平;;论节庆旅游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影响及其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9 过建春;李壮;朱剑锋;马玉春;;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信息化必须先行[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陈太玉;黄辉;符瑞武;;海南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时代金融;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长江;;海峡两岸“嗦UpU薄埠S肼垢鄱宋缬跸八壮跆絒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2 刘晓君;黄硕琳;;海峡两岸休闲渔业发展、管理状况比较分析及其启示[A];中国工程院第77场工程科技论坛·2008水产科技论坛——渔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8年
3 吴传钧;;贺“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胜利召开[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孙文昌;;中国旅游的潜势与海峡两岸旅游业的发展[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1年
5 郑健雄;;前言[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吴仪;;新世纪观光旅游与环保意识[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7 陆景武;;金融危机对海峡两岸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周大围;;序文[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9 陈职棋;;为了生存 谋求生存——仙游、惠北、台湾的传统信仰[A];惠安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10 郭焕成;王云才;刘盛和;;“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撰述;首届“海峡两岸台北旅展”在台举行[N];亚太经济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冯颖;精心培育海峡两岸旅游市场[N];中国旅游报;2008年
3 记者 龚立仁;邵琪伟会见参加旅交会的台湾嘉宾[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记者 王舒;海峡两岸抱团海西游[N];温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晓良 赵垒;两岸情谊深 旅游谱新篇[N];中国旅游报;2006年
6 记者 陈静;“海峡两岸台北旅展”凸显四大特点[N];中国旅游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陈静;两岸旅游交流与合作史上的空前盛事[N];中国旅游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旭波;十年成大事未来更辉煌[N];中国旅游报;2007年
9 记者 彭溢;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在哈举行[N];黑龙江日报;2006年
10 吴淑娇邋黄长秋;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将在东山举办[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钱文科;基于转型增效的海南旅游产业暨国际旅游岛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巍;闽台通婚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世刚;长沙居民拟赴台旅游动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智略;关于构建“海峡旅游区”空间结构的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5 张t,
本文编号:1437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3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