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自然旅游区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以贵州黄果树景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17 19:08

  本文关键词:自然旅游区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以贵州黄果树景区为例 出处:《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农业 旅游业 产业融合 黄果树景区


【摘要】:为给自然旅游区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条件的改善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措施,以贵州黄果树景区为例,对景区农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思路进行的研究认为:黄果树区域通过"政府+农户+景区"的组织发展模式实施旅游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扩大景区农业和旅游产业的边界,使景区农业与旅游产业融为一体,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和谐的发展。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takes Huangguoshu Scenic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research on the deep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scenic area holds that: Huangguoshu region implements the strategy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modern agricultur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mode of "government farm household scenic spot". To a certain extent, it is possible to expand the boundary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of scenic area, make the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of scenic spot merge into one, and then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安顺学院旅游系;
【基金】:2011年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黄果树旅游城镇移民社区研究”(11ZC104)
【分类号】:F592.7;F327
【正文快照】: 近10余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旅游产品丰富多彩,旅游客源不断增长,各种特色旅游需求不断增加,面对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旅游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1年9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要推动旅游行业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丁运超;;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2 黄英;冯开禹;王红;;黄果树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3 彭瑛;张白平;赵士钊;林琳;;安顺市农业结构调整与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思路[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4 罗浩;;旅游产业与信息技术进步[J];旅游学刊;2012年07期

5 白凯;;旅游网络交易中的顾客关系管理[J];旅游学刊;2012年09期

6 杨彦锋;;互联网技术成为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的主要驱动因素[J];旅游学刊;2012年09期

7 王俊文;;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金丹;方益群;;论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2 刘金海;;发展观的演绎与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徐剑;;城市人口功能区政策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大连干部学刊;2010年05期

4 徐琪;;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5 孙根年;范佩;;十一五省际节能绩效及绿色距离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8期

6 岳鹏;;胡锦涛发展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探析[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余万斌;;低碳时代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8 汤雯喻;;对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思路[J];经营管理者;2013年05期

9 高博;;兰州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年11期

10 傅雨飞;;整体政府实践与大部门制改革:契合及差异的比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培刚;郭素君;;西部高原地区农牧民安居点规划引导探索——拉萨市个案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向杰;公私合作项目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刘伟;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新花;中国的中亚能源策略[D];新疆大学;2009年

4 林冠;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与政府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祖浩;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大学生村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宋毅;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叶文彦;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娄冬;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金华;我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6 向泽雄;论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朱群英;“省管县”体制改革的新探索[D];浙江大学;2007年

8 李岩梅;公平与效率的理论探讨及我国的政策选择[D];厦门大学;2008年

9 邵正璐;天津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邵春妹;农村民居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龙;武邦涛;;乡村旅游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2 贺鹏飞;孟庆香;张敏;马腾飞;;郑汴一体划区域内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3 栾乔林;王芳;黄朝明;韦仕川;宋晓丽;刘民培;谷秀兰;;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4 吴壮金;周兴;毛蒋兴;左志莉;;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价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5 韩斌;孔继君;陈爱国;李笠;;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土地资源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6 王枫;张效军;刘海英;;广州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动态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7 查芳;对乡村旅游起源及概念的探讨[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8 刘萍;;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21期

9 柯立;余德贵;;观光休闲农业策划的思路和方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6期

10 包广静;李春燕;;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保山市隆阳区乡村旅游发展为例[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爱玲;刘军萍;任荣;秦向阳;;农业创意产业——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J];中国科技产业;2009年09期

2 李俊岭;;我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融合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03期

3 龚永新;;产业融合对茶文化产业形成的影响——兼论茶文化产业的分类[J];广东茶业;2009年Z1期

4 杨阿莉;;从产业融合视角认识乡村旅游的优化升级[J];旅游学刊;2011年04期

5 李碧珍;;产业融合:林业产业化转换的路径选择[J];林业经济;2007年11期

6 牛晋渝;;依托土地整理 发展现代农业[J];四川改革;2009年08期

7 赵承华;;我国乡村旅游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问题探析[J];农业经济;2011年04期

8 桂诗远;揭益寿;;河南省商城县金刚台乡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现代农业[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08期

9 ;提供发展平台 建设现代农业——横泾街道上林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年05期

10 胡舒,陈梅芬;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新思路[J];山东经济;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承忠;刘娟;郭建强;;北京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2 庞道沐;;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3 彭晨阳;周蒲荣;;开发农业人力资源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4 李瑾;;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目标的实现与对策[A];2004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曾跃先;梁云龙;刘省吾;刘建华;;浅析工业化、城镇化折射下的现代农业发展[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宝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A];第二届全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论坛会议交流材料[C];2003年

7 黄佩民;;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A];科技进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讨会文集[C];2003年

8 徐统仁;张永清;;休闲农业: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路径选择[A];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农业”征文选[C];2007年

9 李恩;;建设现代农业基地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10 邹丹;李国杰;;现代农业推动老工业基地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与模式选择[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涟浩;“接二连三”增加现代农业引擎[N];宁波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伟健;长沙探索现代农业新路[N];人民日报;2008年

3 记者 王乐飞;规模化科技化提升现代农业[N];苏州日报;2008年

4 胡键 岳宗;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现代农业[N];广州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严春霖;科技成为龙感湖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N];黄冈日报;2008年

6 王依龙 贾广文 记者 纪红;全国产粮大县依安为再增产打牢根基[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白明云;抢抓时节夯实基础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N];凉山日报(汉);2008年

8 市农业局局长 戎河山;借鉴先进经验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N];铜川日报;2008年

9 韩军营 周显云 刘洪成;现代农业焙香“海青绿茶”[N];青岛日报;2008年

10 本报评论员;推动现代农业实现新突破[N];新疆日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本喜;浙江现代农业模式、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温卡华;欠发达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3 席晓丽;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中会;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来生;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潘鸿;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7 邓启明;基于循环经济的浙江现代农业研究:高效生态农业的机理、模式选择与政府管理[D];浙江大学;2007年

8 李平;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及提升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9 肖建中;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10 张亮;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斌;松溪县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李健;潍坊市发展现代农业现状及对策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杜炜;包头市现代农业园艺示范园规划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军;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冉彬彬;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张银定;我国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政策取向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1年

7 代会娟;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社会化体系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忠;信息化在潍坊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9 侯雪锐;现代农业中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刘纳新;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37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37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a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