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九县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
本文关键词:哈尔滨九县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 出处:《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哈尔滨九县(县级市) 旅游产业 层次分析法 发展潜力
【摘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旅游业随之而体现出的一种具有一定潜力、在一定要素下可以激发出的一种推进旅游产业向前发展的能力。这一能力,可以较为完整地推断出此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前景及其发展的持久力。近年来,虽然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并由此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然而,哈尔滨下属的九县(县级市)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旅游产业发展受到各方面的桎梏。因此,对哈尔滨九县(县级市)旅游产业进行发展潜力评价,有利于其了解自身的不足和发展方向。通过定性与定量测评,并加以比较来确定其潜力等级与开发方向,对于促进县域旅游合理规划与开发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各县市可以参悟本地旅游发展的实际状况,充分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从而促进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通过介绍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内涵,由此出发,进一步分析影响哈尔滨九县(县级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能力,并推测其发展的方向。在对于相关理论研究并阐述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的原则,从三大方面构建具有22个影响因子的哈尔滨九县(县级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查找2002年至2012年哈尔滨九县(县级市)相关的统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与加权求合法对哈尔滨九县(县级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定量数据,从其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计算出九县(县级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综合排名,并得出三大集团的分布格局。通过分析得知,虽然目前九县(县级市)旅游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但是潜力较大,可以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拓展人文环境、各级政府带动支持、加强监管力度等方面来挖掘哈尔滨九县(县级市)的旅游发展潜力。
[Abstract]: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potential, ref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ourism followed by the embodiment of a certain potential. The abilit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can be stimulated under certain factors. This ability can completely infer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this region and its development persistence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which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howev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ine counties (county-level cities) subordinate to Harbin is relatively slow,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s restricted by various aspects.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ourism industry in nine counties of Harbin is helpful for them to understand their own shortcoming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roug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to determine its potential level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It is of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county tourism. Each county and city can realiz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oc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fully tap its own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Harbin nine counties (county-level city)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future development capacity, and speculate on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laboration. According to scientific, practical, forward-looking principl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nine counties (county-level cities) of Harbin from 2002 to 2012. Relevant statistics. Using AHP and weighted method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ourism industry in nine counties of Harbin (county level city) and taking it as the quantitative data.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human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calculate nine counties (county-level cities)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potential comprehensive rank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three groups, we know that although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nine counties (county-level cities) is relatively slow, but the potential is great, we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nine counties (county cities) in Harbin, the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should promote and support the humanities environment,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so on.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荣;论少数民族文化创新与湘西旅游核心竞争力[J];企业技术开发;2005年11期
2 朱至珍;;做大旅游产业 建设旅游强市[J];宁波通讯;2005年08期
3 林源源;;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02期
4 郑少林;;我国旅游产业经济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06年05期
5 杨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框架中的“文化”因素分析:一个综述[J];旅游学刊;2006年12期
6 罗丽丽;;河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侯祥鹏;;我国区际旅游产业竞争力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6年23期
8 文南薰;;浅论旅游产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06期
9 王兆峰;;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4期
10 郑治伟;;京津冀都市圈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J];经营与管理;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弘;王惠莹;刘正伟;赵轩维;;沈阳市旅游聚集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对策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锋梅;曹明明;邢兰芹;;资源转型期山西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陈文君;;对广州科技旅游发展一些问题的探讨[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祖群;王子杰;崔旭;;京津冀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初步研究——兼论“十二五”京津冀旅游政策调整[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胡宇娜;曹艳英;李凤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6 王乾亮;;威海旅游品牌化发展的对策研究[A];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选[C];2007年
7 崔晶;徐淑梅;;提高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徐虹;;实现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一体化的几点思考[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熊琼;崔黎波;;旅游贸易对上海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10 高蓉;李长青;;首都经济圈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分析及可行性研究[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尹瑶;今年5月底前我市建成“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N];乐山日报;2011年
2 四川省旅游局 李永清;以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省为契机 努力提升四川旅游发展品质[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青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N];青岛日报;2011年
4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博士后 李想;旅游产业期待又好又快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3年
5 驻河南记者 张明灿;河南加快金融与旅游融合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马波;发展旅游必须依靠科技[N];科技日报;2000年
7 胡敏;振兴旅游要创新[N];云南政协报;2003年
8 本报评论员;把我市的旅游品牌打出去[N];临汾日报;2007年
9 郑璇 驻四川记者 白骅;四川成全国唯一旅游标准化试点省[N];中国旅游报;2010年
10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邵琦;加快长治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建;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何池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宿倩;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易丽蓉;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模型及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张秀华;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李莉叶;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7 李勇;吉林省旅游产业区域影响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秀娟;旅游目的地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孟祥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10 沈莹;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41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4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