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化旅游节庆政策分析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 文化 旅游 节庆 文化消费 旅游消费 韩国 出处:《理论月刊》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节庆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韩国从1995年开始试验、1996年试行"文化旅游节庆"政策。经过近17年的发展,韩国文化旅游节庆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地区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国文化旅游节庆政策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我国开展文化旅游节庆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及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festival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South Korea has been experimenting since 1995 and piloting the "cultural tourism festival" policy on 1996. After nearly 17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Korean cultural tourism festival policy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eeting the cultural spiritual needs of the masse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eople, and enhancing the regional image. It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festival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JY144)
【分类号】:F592;F593.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岚;袁金明;杨芳;杨鹛;;休闲旅游者消费心理研究[J];江苏商论;2009年07期
2 ;山东四大节庆剪辑[J];中国旅游;1996年06期
3 文赖;'97中国旅游年夏季节庆项目多[J];北京物价;1997年07期
4 徐飞雄;论旅游消费目标市场选择原则[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5 张凌云;旅游者消费行为和旅游消费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兼与余书炜同志商榷[J];旅游学刊;1999年04期
6 陈才,谢春山;畸形旅游消费行为的成因及其引导[J];商业研究;2002年18期
7 李银兰,范红;国内旅游消费模型初探[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杨路明,黄刚,巫宁;旅游消费与电子商务的相互作用[J];思想战线;2004年03期
9 史灵歌;推进我国旅游消费信贷发展的理性思考[J];经济师;2004年10期
10 廖晓静;;“旅游红包”不是拉动内需的唯一方式[J];旅游时代;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炳文;;韩国的观光业与观光开发[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2 肖振华;梁英斌;甄才富;;旅游消费环境现状、影响因素及治理对策[A];2002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2年
3 黄翔;郎丽;吴娟;;湖北旅游节庆与品牌建设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邹积艺;杨振之;;论旅游节事的社会文化影响——成都市洛带古镇火龙节居民反应个案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程永庄;;梁带村大墓主人是古韩国国君韩内公[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6 鲁峰;;T约束下的旅游消费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林雯娟;;影响城市居民旅游消费的诸因素分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曹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我国居民旅游市场开发[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9 何建民;;上海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潜力、差距与路径研究——对上海建设国际与国内旅游消费中心的探索[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10 付艳;简王华;张建辉;;引入收入和消费结构变量的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函数计量分析——以上海、南宁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素璧邋蔡晓玲;文化消费很热 文化旅游很冷[N];珠海特区报;2008年
2 广东记者站 王惠;粤旅游消费,,仅次于教育、食品列第二[N];中国旅游报;2000年
3 赵宗瑛;旅游消费热起来[N];经济消息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刘维善 通讯员 熊汉东;旅游消费要注意六个“明明白白”[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吴丹;旅游消费进入“廉价时代”[N];贵阳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拉毛措;旅游消费 升级换代[N];祁连山报;2008年
7 记者 刘艳芳;市民旅游消费日渐理性[N];廊坊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余虎;旅游消费有多大潜力可挖?[N];重庆日报;2009年
9 记者 胡一敏;宁波:将向社会发放亿元旅游消费馈赠[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蒋芳 郭奔胜;旅游消费券刺激了什么[N];中国质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霁雯;我国居民收入与国内旅游消费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忆;中国国内旅游消费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文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迎辉;陕西省旅游经济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梁春香;中日韩跨国旅游人口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康蓉;旅游卫星账户与中国旅游经济测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杨剑;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理论与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徐勇;敦煌壁画的材料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袁宇杰;旅游CGE系统开发及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闫金亮;中国森林公园旅游营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星;韩国客源市场分析及旅鲁市场开发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2 黄惠珊;苏州城市旅游发展论纲[D];苏州大学;2001年
3 周婷婷;旅游消费的文化解读[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4 杨晋;旅游消费的政策性影响因素感知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周源;旅游消费对新疆国民经济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2年
6 郭守龄;中国青瓷与韩国高丽青瓷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汪彦;上海市民旅游消费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国平;地方旅游节庆策划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玉新;节庆旅游理论及青岛市节庆旅游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10 李永红;上海女性旅游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07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507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