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社会关系视角下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6 17:17

  本文关键词: 社会关系 优势 乡村微型旅游企业 出处:《农村经济》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建构的新型农村社会关系,在促进农村家庭和谐、促进农村社会交往由"利益"向"利益"与"情感"并重转变、推动农村社区治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针对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在发展中面临受重视不够、支持保障欠缺、自身能力限制的制约,本文认为应当从提高乡村微型旅游企业重要性认识、完善支持保障体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促进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健康发展。
[Abstract]:The new rural social relations constructed by rural micro-tourism enterprises have promoted the harmony of rural famil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social interaction from "interests" to "interests" and "emotions". Promoting rural community governance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view of the rural micro-tourism enterpri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ce of insufficient attention, lack of support and security, their own capacity constraints, This paper hold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ural micro-tourism enterprises from the aspects of enhancing the importance of rural micro-tourism enterprises, perfecting the support and security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their own capacity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广西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发展问题研究”(编号:11YJA6301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C912;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军波;;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户利益分配问题与对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2 喇明英;关于四川省泸沽湖旅游景区开发模式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美英,徐邓耀;BOT投资方式及对我国古城旅游开发模式创新的启示[J];生态经济;2005年02期

2 廖世超;论旅游景区发展的战略制度和动力机制[J];商业时代;2005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罗国容;川西天然林保护区自然旅游资源景观评价及其经营模式实例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2 朱强华;民营资本开发旅游景区的整体租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渝娟;泸沽湖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舒;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农业旅游共同参与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5 崔林;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2 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地理学报;2006年04期

3 贺雪峰;人际关系理性化中的资源因素——对现代化进程中乡土社会传统的一项评述[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4 高元衡;阳朔乡村旅游发展中各方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5 梁德阔,王邦虎;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经营管理体制探索(上)[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文军;李星群;;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现状调查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2期

7 文军;李星群;陆明;;广西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与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5期

8 谢建社,牛喜霞;乡土中国社会“差序格局”新趋势[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王素洁;;旅游开发、经营的外部不经济及其内化探析[J];旅游科学;2006年01期

10 邱继勤;;旅游小企业与就业研究——桂林阳朔西街案例[J];旅游科学;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珂;;发挥优势,促进民族社会工作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2 朱四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的优势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7期

3 王丹;;简析优势视角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4 东方;邓灵斌;;以社会关系为视角研究社会知识转移的障碍[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0年02期

5 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2011年04期

6 郑中玉;;互联网对社会关系的影响:争议与方向[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吴愈晓;;社会关系、初职获得方式与职业流动[J];社会学研究;2011年05期

8 CHOW;;职场,美丽是一种优势[J];沪港经济;2011年07期

9 许涛;;在华非洲商人的双层叠加关系格局及其渗透与转化——广州地区非洲商人社会交往关系的再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朱晖;;别落入自已的优势陷井[J];涉世之初;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志龙;;论新时期整合社会关系的利益协调力[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侯衍社;;发生本质论:探讨人的本质的新思路[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丁未;田阡;;新媒介技术的使用与流动人口社会关系研究——以深圳石厦村湖南攸县籍出租车司机为个案[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4 胡敏中;;论人的创造性本质[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贺圣迪;;说亲缘[A];海峡两岸五缘论——海峡两岸五缘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继鹿;;家和,老人的幸福[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胡延风;;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顾爱华;;第五章 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C];2009年

9 王善超;;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几点思考[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陆剑杰;;人性问题辩证法论议[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毅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消费者研究工作室;礼尚往来维系社会关系[N];南方日报;2004年

2 潘允康;和谐社会与社会关系和谐[N];天津日报;2006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马剑芳;“过度交往等于不交往”[N];深圳商报;2006年

4 弓克;人应在关系中认识自我[N];吉林日报;2007年

5 艾福梅邋刘晓莉;“朋友”成负担,社交疲劳困扰大忙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张治库;社会关系的选择与现代人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7年

7 ;“网友最重”?网在改变各种关系习俗[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陈u&;DNA对社会关系的决定力究竟有多大[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蒋京议;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自主创新[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10 王晓河;净化“交往”[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灵斌;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知识转移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2 杨东柱;社会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李立新;电子化市场中基于社交谈判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卢斌;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王富伟;工商活动与村庄社会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乔丽荣;石桥村纠纷中身份、认同与权利[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高红艳;社会网络与“新生存空间”的生成[D];上海大学;2007年

8 邱梦华;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合作与村庄秩序[D];上海大学;2008年

9 王兴周;农民工城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10 赵定东;市场渗透中的利益关系协调[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兴景;我国转型社会中社会关系的理性选择[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2 申存慧;萧山居民的人际交往与社会网络[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刘楠薇;社会学视野下的组织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朱兴涛;转型期中国东北乡村的社会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袁丽萍;美容护肤品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6 赵凯;市场中的社会网络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马丽娜;农村女性“产期忧郁”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8 夏兰兰;都市近郊村落的终结与延续[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振宇;实践哲学视野下的利益观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张媛;礼金背后的社会交换模式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38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538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2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