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广西恭城县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2 23:28

  本文选题:乡村 切入点:微型旅游企业 出处:《广西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广西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在国内外都享负盛名。乡村原生态旅游资源的规模和数量,也排在全国前列。随着国家进一步对微型企业的政策扶持,以及广西地区对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发展规划,都给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本文选取旅游资源丰富的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对象,它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早,乡村微型旅游企业众多,能够获得较为科学的调研资料。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恭城瑶族自治县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发展问题做了系统研究。在理论研究中,主要引入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旅游资源管理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以及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在实证研究中,到恭城瑶族自治县瑶族自治县的恭城瑶族自治县镇、栗木镇、莲花镇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主要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得到数据资料,并利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得到恭城瑶族自治县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经营者和对照者信息对比、微型旅游企业实体情况、三方(经营者、对照者、游客)对文化需求的认同情况、旅游者信息情况以及旅游者对旅游动机的认可度等数据,发现微型旅游企业发展过程中,既有外部环境的制约,也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以恭城瑶族自治县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文化、政策、人员、内部制度四个大方向去构.建企业发展的体制,从每个方向再找出具体的突破点。微型旅游企业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配合旅游业做好后勤和服务工作,是对微型旅游企业的定位,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感知,是微型旅游企业追求的目标和动力。发展好微型旅游企业,也能带动基础设施、村风村貌、人员素质的提高。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恭城瑶族自治县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的最后,提出了研究中的创新与局限,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者带来帮助。
[Abstract]:Guangxi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and enjoys great reput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scale and quantity of rural original ecotourism resources are also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rural micro tourism enterprises in Guangxi has brought new vigor and opportun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icro tourism enterprises. This paper selects Gongcheng Yao Autonomous County, which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s rural tourism starts early, there are many rural micro-tourism enterprises, and it can obtain more scientific research data.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icro-tourism enterprises in Gongcheng Yao Autonomous County. I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enterprise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 theory of tourism resources management,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theory and industry life cycle theory. In the empirical study, we conducted field research in Gongcheng Yao Autonomous County, Gongcheng Yao Autonomous County, Lianhua Town, Lianhua Town and other places, such as Gongcheng Yao Autonomous County, Li Mu Town, Lianhua Town and so on. The data are obtained by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and the data are sorted and analyzed by excel softwar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we get the comparison of the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operators of rural micro-tourism enterprises in Gongcheng Yao Autonomous County, the entity situation of micro-tourism enterprises, the tripartite (operator, control), The identification of cultural needs, tourist information and tourists' recognition of tourism motivation, etc., have been found to be restricted by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micro tourism enterprises. There are also internal constraints. Proceeding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rural micro-tourism enterprises in Gongcheng Yao Autonomous County, from the four major directions of culture, policy, personnel, and internal system, we will construct a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Find specific breakthrough points from each direction again. Micro-tourism enterprise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the foundation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e with tourism to do a good job in logistics and services. It is the orientation of micro-tourism enterprises, the improvement of service quality, the satisfaction of tourists' needs and perceptions, and the goal and motive force pursued by micro-tourism enterprise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icro tourism enterprises in Gongcheng Yao Autonomous County.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on and limitation of the research, hoping to help the researchers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旅游企业报刊巡礼[J];旅游学刊;1996年02期

2 姚素英;我国旅游经济联合体的发展现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3 郑基银,王刚夫;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创新探析──基于服务管理的观点[J];南开管理评论;1999年03期

4 张继成;旅游企业的质量管理[J];质量与可靠性;1999年03期

5 张显春;网络型组织——构建旅游企业组织结构的新选择[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6 高容;旅游企业雇员流失的对策分析[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邹宏霞,李唯宁;入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与对策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丁宗胜;对旅游企业实施危机管理的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李武武;论旅游企业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创新[J];财会研究;2004年04期

10 王平;旅游企业对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之必要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学成;;基于服务共享的旅游企业合作模式研究[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庄国栋;;基于企业能力的中国旅游企业品牌国际化探讨[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宁奉菊;;关于旅游企业集群与区域旅游竞争优势的思考[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尹贻梅;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王军;;贵州旅游企业网页CI策划的探讨[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曾毓林;;新闻营销:横店影视城的思考和实践[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7 李松柏;;旅游交易诚信研究[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8 王丽萍;;对我国旅游业行为服务质量的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顾金孚;王显成;;浙江旅游创新的理念、实践与途径[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10 冯春安;;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几点思考——新假日制度实施效果初探[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广博;旅游企业,,你网络化了吗?[N];中国旅游报;2003年

2 记者 王鹏飞;我市旅游企业“借风行船”[N];威海日报;2006年

3 山东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 仪孝法;培训员工强于简单裁员[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田凤;重庆:有的放矢培养人才[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福建记者站 史蔓蓉 习玲;福建首评“百佳诚信旅游企业”[N];中国旅游报;2005年

6 张燕燕;危机中求生[N];中国旅游报;2005年

7 张云;全国百余家旅游企业在晋促销[N];山西日报;2005年

8 叶建华;细节:服务的“魅力” 企业的竞争力[N];江南游报;2006年

9 特派记者 陈芳;宜昌50家旅游企业参加展示[N];三峡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建国 通讯员 孙鹤临 周华;阿克苏市旅游企业节前接受安检[N];阿克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勇;旅游企业隐性知识创新与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邵金萍;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李进兵;旅游资源保护中的企业自愿环境行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李永刚;中小企业群落衍生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庞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朱昔群;现代中国执政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陈宝峰;新时期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毕琳;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刘春明;我国油菜生产与生物柴油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赵升;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钰;广西恭城县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赵畅;价值工程在旅游企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3 吴纪滨;论旅游企业信用制度建设[D];华侨大学;2005年

4 何樱;河南旅游信息网络系统公共商务网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严辉华;新世纪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王光辉;我国旅游企业引入环境会计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谢志华;广西与东盟旅游企业建立电子商务战略联盟初探[D];广西大学;2005年

8 高建芳;旅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皮骏;生态学视角下的区域旅游企业竞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莎莎;基于web2.0的旅游企业网络营销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03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603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c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