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0个城市入境旅游流网络特征与地域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1 13:12
本文选题:入境旅游 切入点:经济联系 出处:《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中国的旅游产业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发育起来的,入境旅游是中国旅游市场的主体部分。对外开放以来,中国入境旅游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作为入境旅游的目的地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因各城市的旅游资源、经济基础和地理区位的不同,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有差距,形成了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复杂关系,对入境旅游城市体系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受到统计数据的限制,难以在全国层面对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 本文基于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模型构建全国层面的入境旅游城市网络,主要应用GIS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深入系统地分析入境旅游城市的空间结构、等级结构和拓扑结构上的特征及演化规律。该研究在理论上扩展并深入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旅游地理学中的应用,在实践角度,可以为国家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确定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序、优化旅游空间结构以及编制相关旅游规划提供依据。在区域旅游合作方面,可以明确各个城市在网络中的角色和地位,对各城市发挥自身优势,完善交通网络,正确选择合作伙伴,促进区域旅游的联合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①入境旅游主要城市在地理空间上由“东西强、中部弱”的马蹄形分布演变为现在的“东部强,中西弱”的“L”型分布。三大典型经济区中,1997年环渤海地区旅游规模最大而长三角地区的旅游规模最小,到2010年长三角成为规模最大的地区,而环渤海地区的规模最小。②网络中存在4个增长极,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其旅游总量占到60个城市总数的50%左右,北京和深圳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上海和广州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③基于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二元关系的研究发现,2010年与1997年相比,与其他城市产生较大联系的城市数在减小,而平均联系强度增长明显,广州和深圳是我国入境旅游经济联系最紧密的两个城市。④中国入境旅游城市网络是一个平均路径长度在1.7-2之间,聚类系数在0.7左右的“小世界”网络,各城市之间可以发生旅游经济联系的路径长度都比较短,比较容易成为旅游经济合作伙伴。⑤网络中各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发展空间较大。中国入境旅游城市网络的整体密度比较小,但是2010年与1997年相比有明显增加,从区域内部来看,东部地区内部密度最大,联系最紧密,西部次之,中部最小,甚至小于中部与东部和西部的区域间的联系;从区域之间的联系来看,东部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联系较紧密。根据E-工指数也可以看出,东部地区集群现象明显,西部地区次之,而中部地区的联系指向区域之外,其外向联系明显大于区域内部的联系。⑥网络中存在联系非常紧密的小群体,小群体个数较多,但是仅发生在少数几个重要城市之间,且多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中心,很多城市多次重复出现在不同的派系中。⑦本文研究的Top10网络属于“核心-边缘”结构,1997年上海的核心度最高,深圳和广州次之,北京排在第4位;2010年,四个城市的核心度基本相同,形成了四核鼎立的局面;以四个城市为核心的环渤海、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都有着相似的核心度,出现较均衡的发展格局:核心度最低的城市为西宁和拉萨,这两个城市不仅在地理区位上远离入境旅游的核心城市,而且其旅游丰度、交通通达性都较差,造成与其他城市联系较少,核心度较低的局面。通过中心性指标的进一步分析将我国入境旅游城市划分为核心城市、次级核心城市、一般城市和边缘城市4个等级。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是:①在研究尺度上,一般入境旅游研究中,由于数据的限制,大多数的研究尺度局限于省级行政单位,而对全国范围内的几十个城市的旅游流研究是比较少见的。本文突破数据的局限,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借助数学模型,建立全国范围内60个城市的入境旅游流网络,并对其进行网络结构的分析。②在研究视角上,突破传统的基于还原论的以个体研究为主的范式,基于结构主义和整体论视角,将系统成员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我国入境旅游城市网络进行研究。③在研究内容上,比价全面系统的从点、线、整体网络3个层次对中国入境旅游城市网络的结构进行1997年和2010年比较长时间段的研究,每个层面的研究互为印证和补充。
[Abstract]:Chinese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developed 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ocial background, the inbound tourism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China tourism market. Since the opening up,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inbound tourism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city as inbound tourism destination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but because of the city's tourism resources,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different geographic location, the social economic benefit gap, formed a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research on inbound tourism city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But under the limit to the data on the national level, it is difficult to study the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鏈枃鍩轰簬鍩庡競闂存梾娓哥粡娴庤仈绯绘ā鍨嬫瀯寤哄叏鍥藉眰闈㈢殑鍏ュ鏃呮父鍩庡競缃戠粶,涓昏搴旂敤GIS绌洪棿鍒嗘瀽,绀句細缃戠粶鍒嗘瀽鏂规硶,娣卞叆绯荤粺鍦板垎鏋愬叆澧冩梾娓稿煄甯傜殑绌洪棿缁撴瀯,绛夌骇缁撴瀯鍜屾嫇鎵戠粨鏋勪笂鐨勭壒寰佸強婕斿寲瑙勫緥.璇ョ爺绌跺湪鐞嗚涓婃墿灞曞苟娣卞叆浜嗙ぞ浼氱綉缁滃垎鏋愭柟娉曞湪鏃呮父鍦扮悊瀛︿腑鐨勫簲鐢,
本文编号:1643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64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