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旅游开展背景下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发展——以黔东南苗寨为例
本文选题:民族旅游 切入点:文化变迁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族旅游是一种游客以进入民族地区、在少数民族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中亲身体验少数民族生活、感知民族文化为主要活动的旅游形式,民族文化是其核心吸引物。对于少数民族村寨而言,开展民族旅游一方面会促使其传统民族文化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迁,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乡村的现代化与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通过个案研究,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民族认同及价值观三个方面展现民族旅游促发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发展图景,并探讨这种变化的特点。
[Abstract]:Ethnic tourism is a form of tourism in which tourists enter minority areas, experience the lif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natural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perceive national culture as their main activities. Ethnic culture is its core attraction. For minority villages,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tourism will, on the one hand, promote the change of their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in one way or another,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promote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society. Through the case study, it shows the cultural changes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prospect promoted by the ethnic tourism from three aspects: the mode of production, the way of life, the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valu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hange are also discussed.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基金】: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中的社区参与与社区发展——以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CSQ12001)
【分类号】:F59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建华;;夏至战国时期的黔中文化[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叶舫妤;;贵州施洞地区苗族传统服饰刺绣研究——苗绣手工业者概况田野调查实录[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3 李金莲,朱和双;论中国少数民族的月经禁忌与女性民俗[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王晓莺;贾芸;;施洞苗族服装染色中地方性知识的应用探讨[J];创意与设计;2011年05期
5 高燕;杨朝晖;;黔西北白苗服饰[J];大家;2010年20期
6 成皓;;三大方言区苗族服饰特点及其成因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年06期
7 陈庆纪;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桑意象[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陈旋;;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舞台;2010年10期
9 张玉华;;苗族服饰纹样的类型及其在数码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10年14期
10 张洪菲;;浅析贵州苗绣文化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卢钰;;广西苗族服饰纹样在当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吴家引;;黔东南苗族的生殖崇拜初探[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芳;;客家人与苗族等族群“二次葬”的比较研究[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4 佟德富;;神话宇宙观初探[A];宗教与民族(第七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欣;现代性体验下苗族乡村妇女的家庭生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罗丹阳;苗族古歌传承的田野民族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梁智勋;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及其特点[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王艳晖;湖南靖州花苗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8 刘芳;枧槽苗乡[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申卉芪;论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现代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张涛;消解的边缘[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丽;黔东南《苗族古歌》“数字”原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雪枫;傅里叶级数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邵靖;云南少数民族包的文化符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熊辉;怀化地区侗族与苗族传统聚落风土环境景观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蒋怡敏;苗族服饰图案在数字插画中的应用与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欧阳治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怡冰;少数民族地区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需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勇;麻山苗族史诗《亚鲁王》音乐文化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邹晶晶;苗族装饰艺术中女性纹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兰;苗族反排木鼓舞之教材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梅;;论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J];学术论坛;2011年03期
2 李旭东;;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一种理论概观[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3 吴晓萍,何彪;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王静;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变迁[J];学术探索;2004年07期
5 贺德红,方世敏,刘静江;旅游对民族旅游地文化影响探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6 张久瑛;;强力介入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基于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人类学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范小青;民族经济进程中的民族旅游价值分析[J];怀化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8 徐新建;人类学眼光:旅游与中国社会──以一次旅游与人类学国际研讨会为个案的评述和分析[J];旅游学刊;2000年02期
9 刘延平 ,徐嘉民;贵州能否构建民族文化乐园[J];西部大开发;2003年01期
10 李旭东;;民族旅游的真实性探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平;高成强;;基于文化变迁与习俗演化的城乡体育发展理念[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任容;;透过文化变迁审视价值观念更新[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曼莉;;论科普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魏文娟;;浅析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陆德生;;试论管子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思想与实践[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6 赵希亭;王玉会;;和谐行业机关的建设[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7 黄福东;;当代社会的文化变迁的突然加速与调适浅析——以龙胜各族自治县细门寨红瑶群众的春节活动为例[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8 ;抓好党建 推动改革 实现银行和社会发展共赢[A];改革创新铸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范秀英;;论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10 王红光;;对清代贵州民族文化变迁的思考[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正林;日喀则提升民族旅游产品[N];西藏日报;2003年
2 实习记者 谭新;四排赫哲族大兴民族旅游[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3 栾维敬;阿里河生态民族旅游快速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4 特约记者 覃遵奎 记者 向培东;李宏进100项民族文化建筑惊世人[N];团结报;2009年
5 记者 刘洪进 通讯员 钟庆华;清江画廊荣膺全国民族旅游十大新兴品牌[N];三峡日报;2008年
6 黄榜书;苗寨面貌日日新[N];贵州民族报;2005年
7 记者 岳跃强 陈昊 张谨;湘西举办首届民族旅游商品展销会[N];团结报;2004年
8 王太师;民族旅游村寨遭遇人才流失寒流[N];贵州日报;2005年
9 孙明;挖掘民俗文化经典 古为今用富民强区[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10 才让当智;河南县着力打好民族旅游“三张牌”[N];黄南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建萍;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刘超祥;民族旅游村寨的人口移动与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孙东方;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孙冰红;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7 李建华;社会发展中的公正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陈文祥;新疆东乡族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潘秋荣;文化变迁与认同—赛夏族与基诺族的考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10 陆焱;村落社区的傩仪与象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红梅;旅游业中呈现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变迁[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唐晴晖;湘西苗族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曹志斌;散居回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宋晓慧;当代文化变迁与青少年社会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斯琴;那音克乡蒙古族文化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董春;文化变迁中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夏雄峰;当代文化变迁与作文命题的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换军;近代文化变迁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旺旺;墨脱门巴族文化变迁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10 李芳芳;提升学生文化的育德效能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44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644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