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雕花剪纸的发掘整理与数字化保护研究
本文选题:雕花剪纸 切入点:发掘 出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摘要】:沔阳雕花剪纸作为湖北民间美术的优秀代表,其发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文化时代,至明末清初形成自己的风格。然而近年来,随着老一辈雕花剪纸艺人年事已高,后继者因为各种原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应加强行之有效的发掘和数字化保护,做好沔阳雕花剪纸的艺术研究与文化整理工作,达到有效抢救、挖掘保护、利用和传承的目的,让沔阳雕花剪纸永葆艺术生命力。
[Abstract]:Mianyang carved paper-cut a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Hubei folk art, its origin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Neolithic culture era, to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to form their own style.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older generation of carved paper-cut artists have become older, The successors are gradually decreasing for various reasons. In view of this grim situation, we should strengthen effective excavation and digital protection, do a good job in artistic research and cultural arrangement of carved paper-cut in Mianyang, so as to achieve effective rescue and excavation protection. Use and inheritance of the purpose, so that Mianyang engraved paper-cut everlasting vitality.
【作者单位】: 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
【分类号】:J52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2006年01期
2 何红一;我国南方民间剪纸的文化生态环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杨薏;白亮;;湖北民间雕花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策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创明;龚义建;;楚国历史文化数字化研究平台构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邱望标;李超;;基于运动捕捉技术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保护方法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梁艳霞;;剪纸艺术设计的数字化技术研究[J];包装工程;2010年14期
4 邱望标;李超;;基于运动捕捉技术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保护方法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04期
5 李技文;龙运荣;;近20年来我国民族文化生态研究综述[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陈元玉;;中国民间吉祥“喜花”剪纸探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5期
7 汤艳;鲍希科;;九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数字化保护技术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2年07期
8 左尚鸿;;荆楚剪纸艺术与巫道风俗传承[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9 王海南;邱望标;黄克;;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逆向工程应用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09年05期
10 王东;程渊;罗建平;;数字化技术在“广昌孟戏”保护中的运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蒋秋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及思考[A];2014年07月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红;广西融水苗族服饰的文化生态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2 李涯;电子媒介传播与嘉绒“达尔尕”口承教育的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蔡飞龙;京剧脸谱数字化建模与绘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刘涛;音乐情感认知模型与交互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马晓京;加拿大西北沿岸印第安人图腾柱文化象征意义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彭冬梅;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冯彤;“和纸”的制作工艺及象征文化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 马莉萍;中国少数民族民间剪纸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赵东;数字化生存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梅立乔;晚清徽州文化生态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越;“红歌热”引发的红歌文化产业化运作思考[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2 黄婷;面向体育文化遗产的互动引擎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7年
3 王超;信息技术在古村落保护研究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吕智敏;四川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李倩倩;中国南方与北方民间剪纸的图形特征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胡小红;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小华;湘西踏虎凿花艺术图像形式语言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8年
8 赵倩;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9 李成;唐山皮影的包装设计与营销推广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10 周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与学校地理教育整合[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60年06期
2 ;江陵张家山三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J];文物;1985年01期
3 邵未,张倩,孙守迁;面向编钟乐舞的动作捕捉技术的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顺华;莆田市涵江新发现摩尼教文物古迹初考[J];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03期
2 杨芳;;匾额历史一席谈[J];东方收藏;2013年07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龚伟;竹制手杯[N];中国商报;2003年
2 记者 李剑军 通讯员 叶珍君 吴蔚葭;沔阳雕花剪纸入选世界非遗名录[N];湖北日报;2010年
3 陈长禄;平阳:中国木版画之源[N];山西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1654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65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