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庭农
本文选题:家庭农场 切入点:乡村旅游 出处:《理论探讨》2013年06期
【摘要】:乡村旅游订单化发展是克服当前农业、旅游业发展瓶颈的一条有效路径。文章以场所依赖的RI-C模型为分析框架,提出了基于"家庭农场"的订单旅游发展模式,即由家庭农场主开发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并与城市居民消费群体签订一定期限的旅游消费契约的行为,是对当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超越。该模式把订单旅游划分为信息采集、契约签订、契约实施和信息反馈四个阶段,该创新模式的实施能对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产业融合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order is an effective way to overcome the bottleneck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RI-C model of place depende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rder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family farm".That is, the behavior of developing diversified rural tourism products by family farmers and signing a certain period of tourism consumption contract with urban residents is a surpassing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mode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The model divides order tourism into four stage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contract signing, contract imple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feedback.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innovative model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g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化的影响因素及实现机制研究”(2012M521025) 江苏省社科研究课题“基于家庭农场的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研究”(13SQC-045) 江苏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基于家庭农场的乡村订单旅游发展模式研究”(201310299087W)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592;F3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黄延廷;;家庭农场优势与农地规模化的路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2 陈辰;;近二十年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进展——《Tourism Management》和《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文献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3 孙国强;关系、互动与协同:网络组织的治理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1期
4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年04期
5 孙华平;刘风芹;;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J];经济与管理;2008年10期
6 张春晖;白凯;;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与游客忠诚:以场所依赖为中介变量[J];旅游学刊;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惠萍;王玉玲;;乡村旅游体验质量实证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7期
2 谷秀兰;张玉靖;龙方;;河南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阶段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1期
3 董平;师守祥;张胜武;;论乡村旅游开发的民俗资源凭借——以甘肃陇南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4 麻桃红;;河阳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5 陈超群;罗明春;钟永德;;乡村旅游者体验真实性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6 卞琳琳;汤颖梅;王怀明;;依托城市型观光农业发展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7 汤澍;陈智博;丁蕾;周章;;基于乡村旅游多元影响效应的花卉旅游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8 杜艳;;基于文化生态平衡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9 伍进;莫丽燕;黄燕玲;;南宁市石埠镇乡村旅游开发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10 李杨;;鲁西北农业旅游的SWOT分析——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国;夏盛民;王祖良;;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休闲农业健康有序发展[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吴利来;;打造“一分地”休闲农业品牌 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定安县为例[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周俊;赵誉;;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贵州省兴义市下午屯为研究个案[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4 赵亮;李国庆;;浅析城市边缘区的生态景观规划[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5 张建国;;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6 潘爱玲;李彬;;合作网络视角下母子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构[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宁;张光生;;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8 彭正银;纪春明;;基于任务复杂性的企业网络组织协同特征分析——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伍蓓;陈劲;厉小军;;E-创新:一种新型的网络创新模式[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伍蓓;陈劲;;网络环境下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羊卫辉;商业地产中地产与零售企业间的协同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樊利钧;基于资源共享的价值网企业合作创造价值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林杰;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曾文杰;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张淑萍;我国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协同的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范水生;休闲农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8 夏青;团队创新网络运行机制与创新团队竞争优势提升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闫莹;基于合作竞争的网络组织演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邵腾伟;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农户联合与合作经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凤娟;基于管理熵的网络组织协调控制能力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陶逸;基于契约理论的网络组织协调控制机制与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吕琼艺;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4 方碧姗;乡村旅游利益主体均衡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郑艳玲;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祝勤玫;基于社区参与和影响感知的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灿灿;乡村旅游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姚丹丽;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海涛;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旅游村落形态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琳琳;肥城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谋洲;李红岩;;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6年21期
2 唐茂华;;充分认识农地规模经营的长期性和渐进性[J];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06期
3 徐琪;;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4 安士伟;;度假型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度提升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田传浩,曲波,贾生华;农地市场与地权配置: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6 姚治国;苏勤;陆恒芹;潘轼;冯书春;;国外乡村旅游研究透视[J];经济地理;2007年06期
7 孙国强;;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J];经济管理;2003年04期
8 张俊妮;江明华;庞隽;;品牌个性与消费者个性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5年06期
9 黄少安,宫明波;共同治理理论评析[J];经济学动态;2002年04期
10 黄胜兵,卢泰宏;品牌个性维度的本土化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作富;发挥家庭经营长处和机械化优势因地制宜兴办家庭农场[J];中国农垦经济;1985年20期
2 刘一军;总结经验教训 办好家庭农场[J];中国农垦经济;1986年15期
3 ;北方机械化家庭农场规模的研究[J];中国农垦经济;1988年04期
4 顾建洲;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农场[J];农村发展论丛;1994年02期
5 张晓丽;关于建立家庭农场的经济学思考[J];农村经济;2001年05期
6 姜惟栋,王倩;关于修改家庭农场会计核算办法的几点建议[J];中国农业会计;2003年11期
7 李金照;种植业家庭农场规模、经营形式和经济效益的比较[J];中国农垦经济;1985年14期
8 李长安;;要时刻关心家庭农场的经营情况[J];中国农垦;1985年08期
9 ;家庭农场在世界农业中的重要性[J];中国农垦经济;1986年Z2期
10 孙作舟;;办好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J];黑河学刊;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焕龙;陈晓键;;陕北地区乡村旅游思考——以陕西省延长县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农国忠;;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农民增收[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3 徐吉;;找准定位 创建全国文明生态乡村旅游示范区——定安县母瑞山革命老区“百里百村”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思考[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4 谷立异;;深度开发牡丹江市乡村旅游的对策研究[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晓鸿;陈东田;;乡村旅游导向下的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6 黄尧;;巴马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路[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7 邱云美;;乡村旅游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若干思考[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8 苏勇军;;发展乡村旅游 构建和谐新农村——以宁波市横街镇为例[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9 罗伟;鄢志武;;乡村旅游开发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初步研究[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许新建;黄金文;高金林;;发挥农业生态资源优势 依托盐城湿地生态公园发展乡村旅游[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法商学院 熊晓红;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浅析[N];中国旅游报;2008年
2 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黄笑;农村新型合作社的建立与乡村旅游的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8年
3 四川省旅游局 李永清;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河北省旅游局局长 王新勇;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结构调整[N];农民日报;2009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谢维贤;我国发展乡村旅游进入转型升级阶段[N];江南游报;2009年
6 李荣;上海农村种粮出现“家庭农场”新模式[N];农民日报;2009年
7 ;彭镇葡萄为媒发展乡村旅游[N];中国特产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朱邪;围绕特色和高效 推进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化发展[N];贵州日报;2010年
9 王立春;加拿大农民代表考察团 考察葛柏林家庭农场[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10 王瑞新;打造城市人的“家庭农场”[N];北大荒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刘静华;养种规模发展反馈仿真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段兆雯;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姜睿清;基于产业融合的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6 陈廉;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7 黄燕玲;基于旅游感知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承华;乡村旅游及其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梅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彦;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贡献率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于晓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成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D];西华大学;2010年
3 董丽丽;湖北省乡村旅游的区域差异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芳;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韩冉冉;基于体验营销的乡村旅游营销组合策略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6 薛贵儒;黄山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王延松;成都市锦江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鑫;福州市乡村旅游宣传手段创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高佩佩;西安市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渭;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及其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09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70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