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中国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空间关联与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5 21:28

  本文选题:旅游产业结构 切入点:旅游产业集聚 出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摘要】:本文对中国31个省份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和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及两者之间的空间依赖性进行检验和分析,并揭示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联程度。研究表明,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旅游产业集聚提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自均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二者之间亦存在显著的空间联系和作用关系。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在空间上带动旅游产业的集聚发展,而旅游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发挥着促进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and analyzes the level of tourism industry structure, the degree of tourism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their spatial dependence in 31 provinces of China, and reveals the interaction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ourism industry struc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agglomeration.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adjust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structure and the promo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re a complex process, each showing certain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there is also a significant spatial relationship and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The adjust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structure drives the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space, and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tourism industry agglomeration plays a promoting role in the optim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structure.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关联机理研究》(12CGL05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滨海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开发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11YJC63013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培育项目《中国海岛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2012JDPY02)
【分类号】:F224;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贻梅;刘志高;;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条件及效应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6期

2 赵书虹;罗明义;;技术变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升级优化的途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的理论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4 吴玉鸣;李建霞;;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经济地理;2006年05期

5 黄蔚艳;;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经济地理;2009年04期

6 张河清;王蕾蕾;田晓辉;;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绩效及竞争态势比较研究——基于广东省21个城市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12期

7 赵磊;夏鑫;全华;;基于旅游产业链延伸视角的县域旅游地演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5期

8 张立生;旅游业部门结构演进规律及演进模式[J];经济经纬;2005年02期

9 刘敏;冯卫红;;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类型的探讨[J];经济问题;2010年01期

10 罗能生;谢里;谭真勇;;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峦;;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9年11期

2 李向农;;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潜力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3期

3 王亚奇;;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7期

4 薛丰昌;;空间信息分层复合分析模型[J];测绘科学;2011年05期

5 郭伟锋;郭进辉;;产业转型期国内旅游发展态势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6 冯国强;黄国徽;;基于空间关联性的广深两地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珠三角经济区域背景下的考察[J];城市观察;2012年03期

7 钟冲;;中国旅游产业政策的演变趋势与展望[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杨晓玲;;河南旅游资源整合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12期

9 张旭亮;宁越敏;;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时空差异及其形成机理探析[J];地理科学;2010年04期

10 麻学锋;;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评价体系建构——基于张家界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智容;王宁;;昆明在滇中城市群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与实现途径[A];2009-2010昆明市社会科学院成果选集[C];2011年

2 卞显红;;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及其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师守祥;徐丽霞;;论旅游产业构成界定的逻辑与原则[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杨振之;张冠群;;区域旅游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全域度假发展研究——以成都市大邑县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5 刘涛;;葡萄酒旅游的集群化发展路径研究——基于烟台市葡萄酒旅游发展的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6 黄光文;刘斌;;推进江西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初探[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7 查方勇;郭威;;旅游产业集群:概念、形成条件与效应[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欧洋;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多尺度景观与水质响应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金萍;基于IANN的县域农业可持续性预警模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8 陈苏;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苏振;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0 谢里;制度安排与产业集聚:理论与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娟;基于GWR模型的经济空间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丹;基于地理加权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空间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魏巍;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廖莉霞;重庆区域旅游产业素质高级化机理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5 南瑞江;旅游产业集群为何难以“星火燎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海群;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项伟;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8 顾伟平;我国制造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统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9 殷胜磊;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计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高志娟;旅游产业集群的GEM模型竞争力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钰霞;;基于“农家乐”的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2 杨瑞霞;;我国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淇县旅游发展规划为例[J];商业研究;2006年09期

3 郭峦;;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9年11期

4 王亚奇;;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7期

5 张陆,徐刚,夏文汇,杜晏;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层次结构问题研究——兼论旅游产业和旅游业的内涵及外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6 张梦;以产业集群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J];财经科学;2005年06期

7 邓宏兵;刘芬;庄军;;中国旅游业空间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3期

8 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传导机制与途径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9 姜泽华;白艳;;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10 尹贻梅;刘志高;;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条件及效应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秀琼;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竞争力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新军,马晓龙,霍云霈;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合理性的SSM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5年01期

2 赵雅如;;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不均衡性透析[J];知识经济;2008年03期

3 邓佳;;香港、上海旅游产业结构比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3期

4 蒋溢;钟文静;;四川省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分析[J];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5 康传德;;青岛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0期

6 曹兴;;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代表作——评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李扬扬;;偏离-份额模型下的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顾德道;;旅游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的思考[J];浙江经济;1999年03期

9 汪惠萍;章锦河;;黄山市旅游产业结构评价与优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1期

10 冉彬彬;;浅析我国西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梅雪;;论沈本一体化中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李海蓉;杨林生;王五一;谭见安;;福建省历史鼠疫流行的时空迁移特征及其空间自相关性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修春亮;;东北区域经济极化的新格局[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周国法;李天生;;时间-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其在害虫测报中的应用[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夏证券研究所 沈周翔;京西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开始见效[N];财经时报;2001年

2 王胜虎;今年地区力争接待游客455万人次[N];吐鲁番日报(汉);2011年

3 广东省政协委员 陈刚军;调整旅游产业结构 推动广东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官锡强(作者系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副主任、副教授);发展生态旅游产业[N];广西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用新理念大融合推动转变[N];中国旅游报;2010年

6 吕文;邵琪伟访问瑞士[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记者 李玲;北京谋求新起点上大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0年

8 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刘思翔;重建规划中生产力布局和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N];中国旅游报;2008年

9 杨建平;汉中旅游产业翘首盼望西汉高速开通[N];陕西日报;2007年

10 胡平;老年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对策[N];中国旅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谢春山;旅游产业的区域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军;毛红椿天然居群遗传结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4 李勇;吉林省旅游产业区域影响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亚令;猕猴桃属植物自然居群的遗传结构与种间基因渐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6 吴祝华;百合属部分种亲缘关系与岷江百合群体遗传结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张新峰;空间自相关的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与发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1年

9 盛岩;梭梭种群分子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10 黄秀娟;旅游目的地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巍;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静;重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反思[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崔振兴;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可持续性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珍杰;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龙;辽宁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6 廖涛;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陈智慧;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实证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3年

8 黎美洋;四川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吴铮争;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0 程亚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16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716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d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